APP下载

凡人可做非凡事

2018-01-11陈霞张梁

户外探险 2018年1期
关键词:登山家山峰登顶

陈霞++张梁

巴基斯坦时间 2017 年 10 月 2 日中午 12 时 40 分,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员工张梁成功登顶海拔 8125 米的世界第九高峰—南迦帕尔巴特峰,代表着他成为国内首位完成14座8000米民间登山者。

从2000年第一座雪山玉珠峰开始,17年26座雪山33次攀登,其中包括登顶14座8000米和七大洲最高峰中的6座。在这期间,他也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抵达过南北两极。2005 年经过 7 天徒步滑雪 120 公里抵达南极点。2008 年,张梁作为第一个参加“北极挑战赛”的中国人,和两个法国人组队历时 20 天、跋涉 600 公里抵达北极点。

至此,张梁成为世界上最有希望完成“14+7+2”伟大目标的人。他已计划2018年去攀登七大洲最高峰的最后一座——北美洲最高峰麦金利山。

“除了机遇之外,更多的是因为我骨子里的不安分,才会选择了登山这个难度大、有挑战的事。”一个普通人逐步完成伟大的巅峰计划,达到今天的成就,除了机遇和上天的眷顾之外,他身上一定也有值得骄傲和肯定的东西。比如吃苦耐劳的品质和顽强的意志力,比如敢于直面危险的勇气和从容淡定的心理素质,让他在8000米之上保持镇定、全身而退。登顶了,完成壮举了,他总是心平气和,从来不会刻意去强调登山这件事多么伟大,也不会刻意去烘托登顶的情绪多么激动。

14座8000米

一直以来,8000米级山峰都是各国攀登者展示实力的舞台。地球上共有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均分布在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8000 米以上氧气含量极低、气候极端,意味着穿越云端抵达平流层边缘,难度极大,死亡率极高,不确定性极强。人们称8000米以上为“死亡区”。登山者在攀登过程中要面对各种复杂问题:体力透支、冰壁攀登、雪崩掩埋、陡然坠落、天气突变、线路迷失等,不少已经登顶多座8000米级山峰的登山家最终折翼。

14座8000米在国际上有个专门的名称“fourteen eight-thousaner”,意大利登山家莱茵霍尔德·梅斯纳尔从 1970 ~1986 年,历时16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攀 14 座的登山家,此后,登山界人士或明或暗地以14座为终生目标。在张梁之前,全球仅有 39 人无可争议地进入了这个登山顶级俱乐部。

自2004年起,张梁几乎以一年一座8000米的速度迈进了“fourteen eight-thousaner”俱乐部。

对话张梁

outdoor:完成14座8000米山峰,对于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梁:我把这看作是生活中的一个阶段,人生的一个小结。登顶14座8000米,唯一在顶峰流下眼泪的是K2,最后一座南迦帕尔巴特登顶时也没有欢呼雀跃,没有看得特别神圣,感觉就是顺理成章,一步一步完成。

outdoor:在攀登14座的最后一座南迦帕尔巴特时,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张梁:南迦帕尔巴特登了两次。第一次是在2017年6月,我们在选择冲顶路线的时候犯了个错误,从6800米就开始冲顶,那儿到峰顶的垂直距离还有1300米!好不容易熬到了7918米,发现氧气和体能都消耗殆尽,然后又返回6800米,整个用了43个小时,下撤途中也是险象环生。为了不耽误K2的攀登计划,我们就撤了。

2013年南迦帕尔巴特大本营的恐怖袭击让我们很不安,虽然有警察跟着我们进山,途中经过的几个村子,村里的小孩都背着AK47乱跑,好像武器就是他们的玩具一样。6月的大本营海拔低,植被茂盛,鲜花盛开,我们晚上不敢睡,胆战心惊。这种视觉和心理上的反差很强烈。我们在这里给老杨他们洒一杯酒点几支烟聊以祭奠。

第二次去是9月,满山红叶层林尽染,风景很美。由于之前有南迦和K2的攀登基础,不需要再适应高海拔,后面的线路也都相对熟悉,攀登相对顺利:24日到大本营,27日开始往上攀登,10月2日登顶,冲顶大概用了14个小时,下撤约12个小时。这次我们建了4号营地,从7400米开始冲顶。从7918米再往上走,仍然感觉山外有山,大部分都是岩石、冰岩混合路段,很漫长,翻了很多山头才到达顶峰。攀登南迦帕尔巴特不容易,难度可以和K2、安纳普尔娜媲美。

outdoor:登山是一件耗时间的事,您能做到爱好、工作、家庭生活的平衡吗?

张梁:我跟父母、哥哥姐姐保持着一个平等对话的状态。每次登山之前顶多跟我姐说一声我出发了,登顶下撤回到大本营才会给家人打电话。中间不会和家人通电话,不想给他们造成困扰。对单位也是如此。我知道家人和朋友关心的是我安全,所以我会在准备得很充分的前提下去迎接挑战。当然,目标选择是第一的,如果瞻前顾后可能什么事也不用做了。科学攀登,对自己有信心,才能让别人对你有信心。

outdoor:我很想问问您的同事们“有一个登山很牛的同事是一种什么感受?”

张梁:哈哈,同事们可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吧,我认为他们会是这样的感受啊。我经常会带着大家在周末、假期去走一些户外路线、登个小山,很乐意跟大家一起玩。不过受我影响而去登高海拔的同事还没有,参与徒步、跑步、穿越的同事很多,我们单位还成立了萤火虫登山队。

outdoor:您常常在登山归来之后举办分享会、去学校给学生们演讲,您觉得做这些事的意义是什么?

张梁:通过分享,可以传递我登山探险的理念—我很少谈到技术方面的东西,更多传达的是这么多年坚持攀登的精神,如何克服在攀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谈论自己人生的成長、状态的转变、精神层面的提升、攀登的理念等等。

我经常说,高海拔登山等极限运动要具备强大的意志力、良好的心态。特别强调阳光心态的重要性。因为极限挑战本身就是在恶劣的环境下,这种不确定性因素非常多,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想着一蹴而就,要用沉稳的心态面对。

我对自然的敬畏是发自内心的,从来不敢用“征服”两个字,以平和、循序渐进的方式去达成挑战。你需要人生阅历、团队精神、处事能力、处变不惊、体力的积累等等,这些因素缺一不可,才能去做这种极限的挑战,否则容易发生危险。

我会强调我是一个清醒、理智的攀登者,任何时候,我都要学会放弃,但是我仍然会继续前行。珠峰、希夏邦马、安纳普尔娜、南迦帕尔巴特都是放弃过一次之后第二次才登顶,乔戈里登了三次。无数次山峰的放弃,才让我今天能够安全地活着站在这里。

outdoor:您觉得,登山教会了您一些什么道理?

张梁:对于我来说,登山这个“追求卓越,挑战极限”的人生目标,在将近20年的挑战中,收获是远远大于付出的,各方面都得到提升和升华,收获除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外,更是心理和心智的成长,人也变得开朗活泼,人生变得非常丰满和有意义。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向跟大家传递一个概念:凡人一定可以做不平凡的事情。

outdoor:攀完14座之后,您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张梁:航海,2018年横渡太平洋。我将参加一系列的帆船赛。北美洲最高峰也会去攀登,还会选择一些沙漠越野、穿越亚马逊等挑战。尝试一种不同于高海拔的极限挑战,我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去,就想尽量活得更精彩一些。50岁,人生才刚开始。endprint

猜你喜欢

登山家山峰登顶
天空低了
尼泊尔向导26次登顶珠峰
5G登顶
成功之后
拥抱
我们为什么攀登
有些高度需要仰望
Because It?s There
下山才算成功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