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尨锋芒

2018-01-11张宝龙

户外探险 2018年1期
关键词:贡嘎山峰营地

张宝龙

提名

巅峰户外团队 开辟小贡嘎峰新线路—出尨

时间: 2017年11月24~29日

路线:小贡嘎(西北山脊)新路线命名为“出尨”

难度: AI 3+/ 60度/技术攀登高差1200米

提名理由

四川贡嘎山区攀登资源丰富,是可预见的登山热门目的地,但目前在此区域的攀登探索非常少,此次小贡嘎攀登再一次将贡嘎山域拽入人们的视野。这次攀登开辟了新路线,同时攀登过程快速、干净、简洁,是阿式攀登的典范。无论从新区域、新路线、新团队,还是轻装快速的攀登方式来说,都是2017年重要的攀登之一。

巅峰户外运动学校小贡嘎新线路攀登报告

供图 巅峰户外运动学校

2017年10月下旬,巅峰户外运动学校将冬季教练团队内训的地点定在了四川的贡嘎山域,逯海川负责收集山峰资料,由于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贡嘎山域,且资料匮乏,实际上并没有明确山峰的目标,只是确定了后勤补给等信息,山峰目标当时初定为勒多曼因。我个人认为仅6天的攀登周期,来攀登一座6000米级技术山峰并不靠谱,所以对于内训的期待仅仅是团队内部可以攀爬周边海拔4000~5000米的岩石山峰,练习技术操作,同时有机会去贡嘎山主峰考察,为明年我的个人攀登做准备。

  下午2点,宝龙和海川已经完成了所有技术路段,在等待后面几人上来的时候,已经开始狂风大作。

5分钟的决定

内训时间最终定为11月23~29日。21日我们从成都到康定老榆林村,22日与海川、Tom进山考察内训结束之后教练班的路线,走到4200米然后返回老榆林多吉大叔家,23日休息,孙斌、徐磊、万聪晚上11点到达与我们会合,决定第二天就上山到达下日乌且营地,心想他们能不能适应海拔还是未知数。

11月24日一早,早饭后8:40出发,乘坐小面包车到达沟口,雇了5匹马驮物资。路上大家说说笑笑,看不出有什么高反,特别是孙斌,走得飞快。下午2点左右,走到两岔口,忽然看到左侧有一座金字塔形状的雪山,孙斌说那就是小贡嘎,并且攀登路线很清晰,所以当即决定就去爬它,我们就这样5分钟决定了攀登目标。我之前只听说周鹏、李爽、严冬冬曾经爬过这座山峰,看过他们的纪录片,觉得此山难度应该不算太高,因为他们的线路名称叫“爽”,而我曾经听周鹏分享说太难的山他不会带李爽爬的。同时7月时我去博格达,发现自己真正到山上时并不会因为害怕而撤退,攀爬的勇气还是有的。而且队伍里还有孙斌,他爬了那么多山,应该可以做我们坚实的后盾。海川5月速登哈巴创纪录,攀爬经验虽然还欠缺,但是跟攀绝对没问题。既然是内训,我也没考虑别的,也没想过一定要登顶。

虽然我自己心里并不想爬新路线,但为了多多积累攀爬经验,心想,爬就爬,要勇敢突破自己,很多时候恐惧来自于陌生,你想将来攀登得更加安全吗?如果想,那就利用这次机会,去丰富自己的攀登经验吧。抱着这样的心态,开始了本次攀登。

下午3点到达临时大本营,位于两岔口上方500米,前往小贡噶山的沟口。到达后,决定先运输一部分物资上去,减轻第二天的负担,运送所有个人技术装备以及公用装备,包括4条绳子、冰锥、机械塞、扁带,并于下午5:30返回营地,有约1公里的挖虫草小路,之后全是巨大的乱石,估算如果想要到达起步点,至少要走4个小时。晚上11点睡觉,睡在挖虫草的棚子里暖和又舒适。

25日7点起床,8点40分出发。全队6人上山,万聪有一些感冒的迹象,我们考虑如果状况恶化就不让他上山。下午3点左右到达C1营地,营地非常完美,是一块不大的草坪,距离起攀点冰川1小时路程,可以扎三四顶帐篷,没有水源,但可以融化积雪取水。因为我们只带了两顶2人帐篷,所以我和海川只用睡袋,露天睡在外面。晚上8点大家开始休息,我看着星空心想,人是可以进步的,回想在博格达C2时还忐忑得无法入睡,现在居然也可以心态平稳了。而我边上的海川就没那么安稳了,他说自己忐忑焦虑,跟我在博格达的状态一模一样。徐磊在上来的路上被乱石砸中了腿,受了不大不小的伤,决定不继续上了;而万聪看样子感冒加重,明天也不上了。

四人攀登队

26日早7点起床,9点10分,只剩下我、孙斌、海川和Tom共4人出发了。孙斌看了一下路线,认为7段可以到顶,我也差不多,看着最多8段也到了。10点10分到达线路根部,硬雪坡35~45度,孙斌建议大家穿上冰爪,走了3段约180米到达硬雪末端根部冰川。到达冰川后,建立第一个保护站,赶紧让Tom挂上。Tom是第一次接触技术山峰,所以大家都有点担心他。我建好保护站,打了两根冰锥,开始准备攀登。

在4人攀登团队中,孙斌和我有攀登经验,海川和Tom的经验较少,所以孙斌建议采用如下攀登方式:海川保护我先锋到达顶点建立保护站,固定绳子,然后海川推上升器上升,携带另一条绳子给我;海川到达后保护我继续先锋固定,同时Tom、孙斌上升到达保护站;我来建立保护站,孙斌将下面绳子拆卸给海川递送给我,如此往复。这种4人攀登方式非常合适队伍,效率不错,这算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先锋高山冰,真是比水冰硬很多,同时穿的新鞋,没有系紧,第一段爬得非常累。

前两段都是50米,AI2,3根锥到达保护站;第3段45米,AI3,3根锥到达保护站。第3段有些紧张,腿特别疼,当时孙斌说你怎么不把绳子爬完,我心想我也想爬,但是再爬就要掉了,真心想让孙斌上来爬,可是我开不了口;在保护站重新系了一下鞋,感觉好多了,一下子有了信心。

第4段55米,AI2,30米,40度雪坡。25米开始渐入佳境,脚不疼了,强迫自己放松,不然太累,同時预感线路没有预想的短,看样子长很多;第5段55米的硬雪,35度雪坡,到上面用岩石做保护站;第6段是60米的硬雪,40度雪坡,顶端用一根雪锥竖着做保护站;第7段60米硬雪,50度雪坡,顶端用一根雪锥横着做保护站;第8段为55米硬雪,40米50度雪坡、冰雪15米,50度冰顶端用2根冰锥做保护站;第9段60米,AI3+,少量冰岩混合,顶端用2根锥做站,是这一天的最难点。爬到这里已经下午6点,预计快要天黑。因为对山峰资料不熟悉,来之前在google earth看,在这段顶上应该可以找到合适的平台。而到这个时候,今天的攀爬时间已经大大超出预期,大家都有些疲惫,而且确实非常冷,每一段到顶我都要等15分钟,而我在攀爬的时候,海川也要等15分钟,所以我一直都在颤抖,穿多了不灵活,穿少了就瑟瑟发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而且到后面我在先锋的时候已经不在中间设置保护点,因为不想花费更多的时间,孙斌也一直在强调快快快!endprint

第10段60米,AI2,用岩石和1根锥做保护站,我到顶后发现在右前方可能有营地,但是天马上就要黑了,我对自己的判断不是特别有信心,所以决定等孙斌上来。这一段大家都很累,海川20分钟才上来,等孙斌上来的时候天已经大黑。我问孙斌,他说我应该自己行动,不动是最坏的做法,所以我决定向右前方前进,下降两段应该可以到达疑似营地。我牵着绳子横向移动一个绳距,用岩石固定绳索,等海川过来后固定另一条绳索下降到底,到底后,发现果然可以扎营,赶紧用冰镐刨雪,刨了5分钟后打算先去20米外的岩石山脊方便一下,过去一看平得不得了,还有岩石挡风,所以就把营地设在这里。大家也陆续过来,开始平整搭建营地。大概晚上9点搭好营地,进入帐篷感觉真是天堂一般。两条绳子留在上面,明天再去取下来。

大家商量后决定第二天休息一天,把路绳拆下来重新固定线路,为后天的攀登做准备。那一晚风很大,我的MSR帐篷一直是歪的。

稳步上升

11月27日早上9点起床,在帐篷里休息。午饭后又睡了一觉。下午3点出发,把前一天的绳子取下来,然后决定solo两段,再固定两段路繩,这样明天出发就可以节省4段时间,会比较快。28日5点 起床,6点10分出发,天还是黑的,我们用了1个小时走完4段绳距,开始后续的攀登。

第5~6段都是60米,40~45度雪坡,用雪锥做保护点;第7段55米,40度雪坡,岩石保护点+1根冰锥;第8段55米,40度雪坡,雪锥保护点+1根冰锥(不稳固);第9段60米,50度雪坡,末段是薄雪覆盖的冰,用2根锥做了保护站。

此时是10点40分,天气已经开始变坏。海川上来时,我说:“不爬了,变天了,而且下降不容易设置保护点。”孙斌上来后不同意我们下撤,觉得我们“too young too simple”,这么容易就放弃不是登山者的品质,没有一座简单的山,这么放弃太没有理由了。听他说了半天,我想那就继续爬吧,确实也没触碰我的极限。Tom一直给我加油,不过也说我太猛,今天所有绳距全是solo做站,只在刚刚第9段打了一根锥。其实我也想做保护点,但是我整个脑子都在告诉自己:你这是在高山,你要快,不要像从前一样,不要害怕,这座山技术难度不高,现在坡度也就60度,你可以控制不掉,根本就不要想你会失败,放松,确认目标,到达目标地点,别想别的,放松,继续攀爬,做稳固安全的保护站……

第10段55米,60度雪坡,岩石保护站;第11~12段均为55米,60度雪坡岩石保护点;第13段50米,60度雪坡,少量冰岩岩石保护点;第14段40米,60度雪坡到顶,岩石保护站。在这里,往东南方向有一个大雪包,预计要一个绳距可以到达真正的顶峰,但现在已经下午2点,而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技术路段,完成了攀登的意义。且后面三人陆续上来时,已经开始狂风大作,估计5级左右,阵风有7~8级。商量后,我们决定下撤。

大家上来的速度都不太快,看来体力消耗比较严重。我的手指和脚趾都有冻僵的感觉,但为了操作方便,我还是没有更换手套。草草照了几张照片之后,我们开始下降。下降的前3段用岩石做保护点,第4段决定不从原路返回,继续顺着岩石下降。下降到最后5米后发现没有合适的岩石,迅速决定打一根锥继续下。由于风大,绳子经常吹到两侧,卡到岩石上,直到下午6点才下降到第5段绳距的雪坡。用一根雪锥做站继续下降,到第5段起点找到一块岩石下降,到底后用一根冰锥固定。把120绳子扔下去,让Tom拽着绳子下去,我们走下去,到营地已经天黑。进了帐篷又是天堂,但我们也没什么吃的了,烧了点热水,明天计划下山回成都。这夜风很大,帐篷里都是雪。

攀登的代价与乐趣

在营地里听孙斌说,我才知道我们爬了新路线,但我似乎并没有感受到过多的喜悦。过了一会儿,Tom说孙斌状态非常差。由于体力和寒冷,他的嗓子过敏,痰堵着无法呼吸,咳嗽得非常厉害。如此漫漫长夜,到后半夜三四点,才稍稍好一点,真是要命,非常担心他窒息……

下降时,在第几段记不清了,看到海川的嘴上全是血。当时我没问,下来问起,他说他没留神舔到了铁锁,我真是无言以对。

11月29日早上,喝点热水收拾营地,我的帐篷杆吹弯了。我穿上最厚的羽绒服,想着可以暖和一点下撤,不曾想我的臃肿导致操作取冰镐的时候掉了一根锥,很是心疼。下撤时有的冰面让孙斌去打洞做保护站下降,不过他确实快,基本两三分钟一个冰洞,这就是有经验的前辈,他这次真的是抱着培养我们小辈的心态,是整个团队的主心骨。

严格来说,我领攀的25段,海川也保护了25段,这是我们自去年四姑娘山双桥沟密谋成立二人组合“出尨”以来,配合爬的第一座山,使我们的心理得到了很好的考验和成长。明年我们还会带队攀登马纳斯鲁,还会去攀登更多的雪峰,一起成长、一起攀登……

下降到起攀点后,我们在下午5点到达大本营,在晚上8点出山到达沟口。乘车回到老榆林,晚上10点坐车回成都。11月30日凌晨3点到成都,吃火锅时与海川、艳杰约定,年底择机再爬一座,这一座,将会由我们三个轮流领攀,一起享受攀登的乐趣!endprint

猜你喜欢

贡嘎山峰营地
天空低了
回归营地活动
恐龙会谈恋爱吗
云程
白龙驹
慰天之灵
拥抱
神山(短篇小说)
板龙很呆板吗?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