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广州市为例谈城市中的绿地广场设计★
2018-01-11王祖儒王宗儒叶华国古志耀
王祖儒 唐 娇 王宗儒 叶华国 古志耀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090)
0 引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环境污染,广场的绿色空间不断的被压缩等问题,让人不愿驻足停留,休憩游玩,城市广场需要一场变革。
1 缘起及背景
如今,由于受到城市建设和环境更新影响,城市广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形式也在不断多样化。目前,随着生态观念的普及,如何做到城市广场环境设计的可持续性,节省能源,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不危害身心健康,“绿地广场”概念设计开始引起关注并得到一定的实施,但是,实际生活中,人们对绿地广场设计概念的认识还比较局限,大多还停留在绿地面积多少的表面认识,就如何做到广场设计的真正生态化绿地设计,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目前,以广州为代表的城市广场设计大部分仍是以传统的模式建设,广场绿地生态设计等问题依旧存在。如,尺度大,硬质空间过多,设计呆板,功能不齐全等。对于城市广场的生态绿色设计,如何做到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开发出生态性、经济性、人性化的广场设计模式,后期还需要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
2 城市中的绿地广场存在问题
城市绿地广场是给人提供生态自然的室外休闲和娱乐的空间,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同时也是城市景观中的重要节点,良好的广场设计甚至可以促进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然而,现如今,大多的绿地广场都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经过调研论证,以广州为例,认为以下四个方面在城市绿地广场设计中问题比较突出。
2.1 尺度缺乏人性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如何选择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缓解紧张的生活、工作压力,放松心情,成为了现代人的基本要求。作为城市当中重要的供人交往、娱乐、休憩、观赏公共活动空间——城市广场,其设计首先应体现出设计者对使用者的人文关怀,以适宜的尺度来满足人在物质精神、心理行为等方面的需求。
根据笔者调研,广州市的许多城市广场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例如广州火车站广场(45 000 m2),尺度较大,旅客从进站口到出站口要穿行距离较长(263 m),广场大面积的硬质铺砖产生了诸多不友好的空间,同时,因构筑物和休憩设施、植物的缺乏,在炎热的夏季,广场地表过热,让人无法长时间的停留,见图1。
因此,“以人为本”,真正从使用者所需出发,追求健康的生活空间,是人们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保证,也是广场设计首先要贯彻的重要设计基础。
2.2 设计形式千篇一律
现如今,大多数城市广场设计形式比较一致,平面形状基本都是以方圆图形进行设计,特别是大型广场,中心除了主体雕塑,广场周边或中间留空,景观设施四周设置形式普通的座椅、公厕、绿化等,这种设计缺乏变化,形成了大量的废空间(没有明确功能用途的空间),没有自我特色。
2.3 地方文化缺失
好的城市广场,设计中会注重当地人文、历史、环境、生活等,能让人体会到地方人们的生活情趣和习俗,同时感受到时代精神和不同的风格。而现在的城市广场设计大多都是按照一个模式建设,很少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彰显地方文化特色的绿地广场,形式上容易造成雷同感。
2.4 广场生态绿色设计薄弱
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空间,人人有责。对于城市广场建设,应减少环境资源的耗费,遵循“生态绿色设计原则”,充分利用植被,适应土壤特性、地形空间,开发适合广场建设用地,这样,我们的广场建设才能更加人性化、自然化和生态化。现如今,大多数广场因为建设年代较早,对生态环境和人的本质需求认识不够,从而造成对空间资源的浪费,建成后出现雨后积水,排水不畅导致积水无人处理而滋生蚊虫,产生异味等现象,这大大影响过往行人和广场的有效使用。经笔者调研发现,2004年建成的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大门入口广场,目前部分排水口和灯具损坏严重,大大影响了学校形象。
3 绿地广场设计策略
绿地广场的设计应该满足人的需求,再者是符合城市个性。营造出尺度空间、绿植设计、节能环保等方面理想的城市绿色广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3.1 以人为本
作为满足人们的一些特殊社会性需求而存在的场所,城市绿地广场基本功能应该主要体现在服务于人,以人为本。城市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小孩是广场光顾的主要人群,如何满足这群人的需求是广场设计、改造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对使用人群心理、生理行为表现的特点进行研究,从而对广场功能、规模区域合理划分,并按照需求增加最基本的活动场地和活动等必要配套服务设施,以达到满足人们的休闲、健身、娱乐等需求。另外,对于广场的新建或者原有广场的再改造,要充分结合当地特色,注重延续历史文脉,遵循场所记忆,突出亮点,提倡创新。
3.2 彰显个性
世间万物,没有什么是完全相同的,大多具有自己的特色,广场的设计亦是如此。尊重地域的差异性,传承地方文化是广场设计需具备的基本前提。如果广场设计都用相同的方法展现,将无法体现城市特色和广场个性。同时,因为没有植根于当地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没有精神内涵,广场也将无法给人带来亲切感、归属感。所以,在城市绿地广场的设计中需要特别注重当地的人文历史特点,并使之体现在广场设计元素中去,这样,才能设计出有当地特色的广场。
3.3 注重生态绿色设计
绿地广场的设计,无论是在设计理念还是在建造方式、材料、服务形式以及后期管理、维护都应该遵循生态理论为指导。如植物方面,多采用乡土树种,注重有色绿化的比重,避免单调绿植景观,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同时又可以滞尘、净化空气。从而为人们营造出一个优良的公共生态环境。
另外,利用环保节能等现代化科技技术,设置广场雨水收集循环系统,建构应急供排水、采用绿色LED照明等设施,从而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与避灾功能。此外,注重科技管理水平的提升,对广场的良性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设置电子显示屏、安装视频监控等数字化管理设施,实时发布广场活动及气象等信息,这将无形中增强广场的活力和有效服务,减少管理和维护成本。
3.3.1材料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条件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生存的环境、气候条件却呈现出了恶化的态势,这也是全球性关注的共同主题之一。作为主要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城市广场,设计中注重生态理念,充分应用节能环保材料,如将地方材料和地方工艺适当应用,挖掘、加工废弃材料的再循环价值再利用,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建设材料的成本,节省人工,对于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提升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较好的突出广场的地方特色,使其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将是城市绿地广场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简言之,获取最佳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但只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是绿地广场建设的最基本出发点。
3.3.2绿色照明技术
绿色照明具体是指照明光源满足节能的需要,又无害于人类健康,不影响生态环境、不浪费资源等。如今,高效节能的光源及灯具是城市绿地广场绿色照明设计的重点,根据位置特性、使用功能、环境背景,选择适当光源色和照度值,避免片面追求高照度,形成资源的浪费。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科学技术,结合太阳能原理,将其能量直接转化电能,同时注重科学合理的维护处理,做到光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真正的绿色照明。
3.4 加强环保意识
创造良好的城市绿地广场环境,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后期有效的维护,这就需要人们必须具备良好的环保意识,才能让城市绿地广场环境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真正为市民服务。所以,要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首先,以政府为主导的公众参与,加强城市绿地广场环境治理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对于蓄意破坏或者可能破坏环境的行为,提出警告,并采用约束、引导和处罚的手段,保护环境不受到侵害。其次,鼓励公众自发参与城市绿地广场环境治理,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即使在没有政府的引导下,对破坏环境的不法人员,采取投诉、举报、信访等方式,也是间接、高效的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
4 结语
如今,随着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为了给人们营造一个好的生态环境,重视城市绿地广场建设,将使城市绿地生态发展变得更加的可持续。
[1] 俞孔坚.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 [法]苏菲·巴尔波.海绵城市[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 刘云胜,李 霞,刘 泉.理想空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
[4] 孙敬宇.小城镇街道与广场设计指南[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5.
[5] 严 亮,李和平.城市绿色广场营造[J].工业建筑,2004(4):28-30.
[6] 段瑜卓.城市广场设计的生态化思考[J].山西建筑,2009,35(4):37-38.
[7] 鹏智谋,王小凡.城市公共空间尺度人性化研究[J].南方建筑,2006(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