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时期广西妇女运动研究
2018-01-11李炳林
高 志,李炳林
(广西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大革命时期广西妇女运动研究
高 志,李炳林
(广西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学界对大革命时期广西妇女运动的研究较为薄弱,由于该时期广西刚刚经历过广东国民政府的统治,受此影响,广西妇女运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并且具有关注社会改革、从谋求个人解放到政治上觉醒等鲜明特点,对探析大革命背景下各省革命运动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革命时期;广西;妇女运动
学界关于妇女运动的研究成果众多,但就国内妇女运动研究而言,有关广西地区妇女运动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目前专门研究现代广西妇女运动的成果仅有詹永媛、李继东的《论抗战时期的广西妇女运动》①詹永媛,李继东.论抗战时期的广西妇女运动[J].广西社会科学,1993(2).与刘菊香的《新桂系时期的广西妇女发展水平研究》②刘菊香.新桂系时期的广西妇女发展水平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两文,其中詹永媛、李继东以抗战时期为研究时段,刘菊香则侧重研究广西妇女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自身的发展问题。鉴于广西地区妇女运动研究之不足,本文仅就大革命时期广西地区的妇女运动进行研究。
一、大革命时期广西妇女运动的兴起
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广西妇女运动的兴起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通过了孙中山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国民党决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合作,建立了国共统一战线。国民党一大并没有通过单独的妇女运动决议案,但是在相关方面的努力下,却通过了由何香凝提出的“于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社会上,确认男女平等之原则,助女权之发展”③何香凝.双清文集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61.的提案。孙中山在重新解释民权主义时也说到:“民权主义是对本国人争平等的,不许有军阀官僚的特别阶级,要全国男女的政治地位都是一律平等。”④孙文.孙中山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54-567.由此,何香凝提出的议案得以写入《国民大一大宣言》之中。此前中国共产党在其“二大”“三大”中分别通过了《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妇女运动决议案》两份议案,充分肯定了妇女运动的重要性以及建立妇女统一战线的观点⑤中国妇运历史资料(1921一1927)[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6:30-68.。在“五卅”惨案和省港大罢工的影响下,全国妇女运动再次高涨,广西地区也不例外,迎来了又一次妇女运动的高潮。
二、广西各地妇女运动的开展情况
“梧州是广西妇女运动的策源地。”①梧州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梧州市志·政治卷[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112.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回忆广西妇女运动的文章,即李省群的《回忆大革命时期的广西妇女运动》。但由于李省群个人视野的局限性,我们无法从中管窥广西各地区妇女运动的全貌,因此只能从文献中对大革命时期广西各地的妇女运动进行系统梳理。
(一)广西各地的妇女组织及活动
笔者通过对广西各市县的县志资料进行整理,依据地点、名称、人数、组织活动等元素,对大革命时期广西各地的妇女组织进行统计,制成表1。
表1 1924—1927年广西各地妇女组织
续表1
由表1可知,大革命时期广西32个市县成立了36个县级以上妇女组织,参加的妇女有11000多人。当时广西共有县级行政区98个,建立妇女组织的市县比例占总数的32.7%。由此可见大革命时期广西妇女运动相当活跃,但绝大多数在此时建立起来的妇女组织均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逐渐停止活动。各妇女组织所组织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办夜校,组织妇女学习;组织宣传队,宣传革命思想;集会声援全国性运动和纪念相关活动;与农会合作,反抗地主恶霸;用实际行动解救被压迫妇女;提倡新生活,反对旧礼教等。同时创办《妇女先锋》专栏、《妇女之光》半月刊、《妇女之声》月刊、《新出世的小妹妹》期刊,协办了《民国日报》等刊物,有力地宣传了妇女运动。
(二)先锋人物
关于大革命时期广西妇女运动中的先锋人物,有李省群、李素秋、陈丽卿、胡宝凤、覃超容、蔡碧珩、韦佩珠、郭德洁等人。在此着重介绍李省群、郭德洁与覃超容三人。
李省群,又名李朝晖(1901—1981),梧州市人。是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地区发展的第一位女党员。其在《回忆大革命时期的广西妇女运动》的文章里通过自身的经历,为我们讲述了大革命时期广西妇女运动的情况。1925年10月3日,广西妇女联合会在梧州成立,她当选为执委,任总务部长。1926年1月,被选为国民党梧州市党部执委,任妇女部长,全面领导梧州妇女运动。1926年3月调往南宁,受聘为国民党广西省党部妇女部长。由于只是个人经历的回忆,因此该文未能全面反映全广西的妇女运动情况。她在担任广西妇女联合会执委期间,积极组织妇女参与到支持五卅大罢工和省港大罢工的运动中,为全国反帝运动增加了一份力量;在思想启蒙上,积极组织妇女们反抗封建旧礼教;在政治上,积极谋求妇女同等的选举权、被选举权等参政权益;在经济上,要求男女同工同酬,保护女工、童工以及要求同等的财产继承权。因此,称其为广西妇女运动的先驱,可谓实至名归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19辑[Z].1983:130-138.。
郭德洁,又名郭月仙,是李宗仁的夫人。1926年6月李宗仁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期间,她受妇联汤智明的鼓动,试探军部对妇女随军宣传的态度,最终由她任第七军政治部妇女宣传队队长,随军北伐,进行宣传活动。宣传队从桂林出发,经长沙、武汉、九江到达安徽,沿途画漫画、写标语、发传单,还深入乡村城镇,帮助当地组织农民协会、妇女协会,深得当地群众好评。可以说郭德洁在北伐期间的宣传组织活动,为全国各地了解广西妇女运动的情况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覃超容,1909年5月出生,13岁时由于父母双亡,被迫去当童养媳,受尽虐待。1926年春,因不堪忍受公婆虐待而逃至梧州,广西妇女联合会全力支持她反对公婆虐待,要求解除婚约。1926年11月,她终于摆脱羁绊,获得新生。此后她积极学习,热心参加妇女解放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党的地下交通员。1927年9月,她不幸被捕。在狱中,她写下了就义诗:“叹我生不长,幸得自由身。狱中重受苦,勉君杀敌人。人生谁无死,光荣是革命。待到解放时,永受人尊敬。”1927年10月19日,她被押赴刑场,英勇牺牲,时年18岁②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妇联志[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39.。
上述三个人,一个代表着社会的上层、一个代表着社会中层、一个代表着社会的底层,但都能为了妇女的解放做出自己的贡献。也体现出大革命时期广西妇女运动的蓬勃发展,而不是像詹永媛、李继东所说的“抗战爆发以前,同全国各省的妇女运动相比,广西妇女运动较为落后”③詹永媛,李继东.论抗战时期的广西妇女运动[J].广西社会科学,1993(2).,因此大革命时期广西妇女运动的影响被大大地低估了。
三、大革命时期广西妇女运动的特点
大革命时期广西的妇女运动虽然在程度上没有同时期广东、湖南、上海、武汉等地剧烈,但是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并且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关注社会改革
由表1“组织活动”一栏可知,大革命时期广西妇女运动的内容有提倡新生活、反对旧礼教等行为,同时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口号。可见大革命时期的广西妇女运动不仅承袭了辛亥革命及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思想,更是在当时国情下进行的一场以社会改革为首要任务的运动。
(二)妇女逐渐承担组织者的角色
关于妇女运动的主体的问题,吕美颐、郑永福在《中国妇女运动》一书中,对妇女运动下了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义,他们认为“凡是有妇女直接或间接参与,为解决妇女问题而展开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社会运动,均可称为妇女运动”④吕美颐,郑永福.中国妇女运动[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11.。在戊戌维新中康有为等人提出兴女学、废缠足,可谓是以男性推动女性的解放。此后的辛亥革命及五四运动中,妇女运动的组织者大多具有男性色彩,而表1中各个妇女组织的领导人则绝大多数是女性,并由女性负责具体的组织活动。此外,其组织者开始由知识女性向普通妇女转变。前文所述领导妇女运动的先锋人物,除覃超容外,几乎都接受过教育。覃超容为妇女运动而牺牲,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其重要性,也表明了组织者开始由知识女性向普通妇女转变。
(三)妇女组织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及河流地区
关于大革命时期广西各地妇女组织的分布,对比广西省地形图,不难发现各地妇女组织全部位于偏远山区及河流地区。虽然广西地区河流众多,但妇女组织全部位于比较偏远的山区及河流地区,其原因值得我们深思。首先是地方保守势力的扼杀,由于妇女组织所喊口号的革命性,导致地方保守势力十分仇视,因此妇女组织选择偏远地区,更有利于开展活动。其次是交通因素,梧州是连接广西与广东的水路枢纽,从梧州向西溯流而上,可以由水路到达表1中其他妇女组织所在地。而梧州又是广西妇女运动的发源地,一些在梧州经历过妇女运动的先进分子,往往沿水路扩散到各地。
(四)从谋求个人解放到政治上觉醒
从表1中可以看出,广西妇女组织开展的活动多是组织宣传队宣传平等、自由的思想,争取解放妇女本身。随着妇女运动的蓬勃发展,妇女组织的要求也随之转变为声援全国性政治运动、提出给妇女以平等的政治待遇,实现了妇女运动从谋求个人解放到要求政治上平等的演进。
(五)参与者身份的多样性
仅以上文中的三个先锋人物为例,参与妇女运动的妇女的身份就极具多样性,既有国民党高官的夫人,也有受过教育的社会中层女性,还有在校的学生、普通的村妇、权贵人士家中的婢女,更有从保守势力手中解救出来的童养媳。可以说,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都有妇女参与其中。
(六)承前启后的过渡性
大革命时期的广西妇女运动上承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的余波,下启抗战高潮。大革命时期广西建立的妇女组织大多于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停止活动。但是由于大革命期间的洗礼,妇女解放思想及女性政治诉求逐渐在广西地区扩散开来。加上该时期的斗争培养锻炼了一批妇女运动的骨干,为抗战期间广西妇女运动的高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近代妇女运动史上,有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四个大的高潮期。就广西而言,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的三个大的高潮期,都有研究涉及,但以往的研究却忽视了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广西妇女运动。本文认为,大革命时期的广西妇女运动可以说是一个高潮,这期间广西地区妇女组织之多,宣传力度之大,都是不可多见的。作为全国妇女运动的一部分,广西妇女运动不仅具有全国妇女运动的共性,还有其自身的特点。虽然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使得广西地区的妇女运动陷入低潮,但大革命时期所培养的妇女运动骨干却在抗战时期的妇女运动中充分发挥了作用。可以说,没有大革命时期广西妇女运动的蓬勃发展,就没有广西地区后来如火如荼的妇女运动。而对于大革命时期广西妇女运动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提升对广西地区妇女运动的新认识,而且是对全国妇女运动研究的重要补充。
K291/297
B
1003-434X(2017)05-00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