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色企业的海外社会责任实践与形象树立
——以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2018-01-11

中国有色金属 2017年2期
关键词:所在国有色金属企业

中国有色金属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对充满未知的海外市场,必须履行好肩负的社会责任,必须树立起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借助“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国际产能合作的东风,中国有色金属企业近年来积极“走出去”,按照“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实施海外工程承包和资源开发,涌现出一批排头兵和先锋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所在国政府、资源所在地政府和居民、合作伙伴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树立了负责任的中国企业形象。

履行社会责任

中国有色金属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充分发挥品牌、资金、技术装备等整体优势,严格按照国际通用规则运作,认真履行政治、经济等广义的社会责任,实现了投资者、项目所在国和合作伙伴的互利共赢。

作为中国有色行业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色股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之路,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无论是工程总承包,还是海外资源开发与并购,中色股份除严格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外,高度关注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吸纳当地居民就业,高度关注项目的HSE(安全、健康、环境保护)管理和员工的身心健康。

中色股份严格按照所在国的环保标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在蒙古国图木尔廷-敖包锌矿项目中,中色股份每年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保护和改善环境,连续多年在厂区、水源地和市区植树6000余株;采矿过程中先将采区和废石堆区的地表土剥离再将废石堆场复垦,投资修建和维护精矿运输道路等环保措施,大大减轻和缓解了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压力;采取多项措施将采选新水消耗量由原来的1800吨/天降低到目前的900吨/天;每年聘请乌兰巴托的专家对水源地的情况再次进行了评估,消除当地居民的疑虑。在哈萨克斯坦铜业公司巴夏库铜选厂项目建设过程中,中色股份严格执行HSE管理各项要求,积极履行各项环境保护承诺:建立了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投放系统、临时污水处理站、专门修理区和清洗区,还针对草原风大易扬尘的特点,专门组织人员对全厂道路进行修理并持续进行晒水降尘,有效改善了施工环境。

中色股份正确认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企业的长治久安的内在联系。在蒙古,中色股份遵循所在国相关法律规定,与政府、原住民社区签署社区发展协议,提倡中方员工学习蒙语,加强中蒙员工之间的文化交流,深入了解并尊重当地宗教、风俗习惯,支持组织并捐助那达慕大会等重要节日活动,每年资助当地20名新入学大学生的学费直至其完成学业。出资200万美元为蒙方员工解决住房问题,向当地医院捐赠医疗设备,改善当地医疗条件,连续多年提供物资和资金支持社区防治牲畜传染疫情,参加草原灭火行动,帮助因沙尘暴和暴风雪袭击的社区受灾牧民重建家园,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高度认可。

员工属地化是企业属地化的前提。目前,中色股份在中国境外生产经营企业和项目的本地员工比例已达到87%,30%以上的中层岗位已由本地员工担任。在哈萨克斯坦工程项目中,除了项目管理人员、财务人员是中色股份外派人员之外,尽量雇用当地居民,同时加强人员的技能培训。在员工属地化的基础上,中色股份还积极探索企业的属地化之路。这个过程中,中色股份对当地法律深入了解,让用工制度合理合法,适应当地教育水平,以及把握公司在当地的角色定位等。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在中国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差异中,中色股份在中国境外成功地培养出一支由中外员工共同组成的高素质队伍。

展示新形象

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中国有色企业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注重展示中国企业的诚信为本的正面形象。

以中色股份为例,在哈萨克斯坦阿克托盖、巴夏库两个世界级的铜矿选厂中,中色股份为了适应世界上最高标准的P6施工管理模式,无论从施工进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上,都遵循最高标准,自我加压。当地的冬季漫长而寒冷,为了赶工期赶进度,中色股份哈萨克斯坦项目部采用保温棚、热风机等国内从未有的取暖和保温措施,确保冬季施工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中,除严格遵循国际通行规则外,中色股份还与主业方、管理方进行真诚沟通和交流,使其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核心价值观。

中色股份以技术输出带动设备输出,树立了科技创新的形象。以工程总承包为平台,以国际产能合作、技术输出为重点,在国际市场打响了“中国设计”“中国制造”的品牌。在走出去的30年中,中色股份先后输出了湿法锌冶炼技术、闪速铜炼工艺、SKS富氧底吹熔炼技术、铝土矿溶出技术、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铅冶炼工艺、氧气底吹炼铅专利技术,带动了中国大型成套设备出口,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树立良好的信誉,积累了经验,培养一批专业人才。仅在哈萨克斯坦电解铝厂一个项目中,中色股份直接、间接带动国内制造、设计企业200家以上,真正地把中国制造、中国技术带出去进行国际产能合作,特别要强调的是,中国企业输出的是中国最先进的、最成熟的产品和服务。

正确引导海外舆论宣传

在海外项目中,树立形象、对外宣传十分重要,但是国际与国内宣传工作的受众面、宣传方式等差别较大,广大有色金属企业一定要注意“内外有别”,谨慎行事。

国外的项目宣传中,要更多注重于项目如何保护环境、承担社会责任、尊重所在国的文化宗教及风俗习惯,才能赢得所在国和当地社区的理解和支持。

“一带一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合作机遇,但是,境外监管机构在项目审批过程中,高度关注中国政府的主导行为和国有企业间的一致行动人的情况。因此,中国有色金属企业一定要避免“国企”、“央企”这类的敏感词汇,要强调在市场经济格局下,企业的对外投资完全是企业的自主决策和市场行为。

在境外的宣传中,中国有色金属企业要不断地重申互利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理念,特别是在资源开发类的企业中,不能使用“控制”、“占有”等敏感性的语言表述。而且,对于资源类项目的宣传要适度,总体上保持低调,以防止别有用心的境外媒体的炒作。

在宣传侧重点上,有色企业要重点宣传中国企业国际化是利用全球资源服务全球经济,不是把资源运回中国贮存起来,而是把所在地的资源、能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中国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造福当地人民;中国企业利用全球资源服务全球经济的目的,是实现双赢、多赢。这都有助于化解西方公众对于中国“威胁论”的认识,使国外媒体的报道更为客观和理智。

国外的媒体实行开放式管理,很多媒体都是民营企业财团或纯粹的私人控制,政府不参与管控,在媒体上攻击总统也屡见不鲜,因此,经常出现一些针对我国海外项目的负面攻击。针对这种情况,中国有色金属企业要做好舆情监测工作,实时关注动态新闻,趋利避害,发现负面报道,要及时制定应对预案,采取有效措施,从正面加以引导。

由于语言、文化、媒体自由度的不同,中国企业对于国外媒体的宣传模式、程序、深度等不熟悉,因此,中国有色金属企业对于不同的投资项目,特别是对于国际矿业巨头比较关注的项目,或是竞争对手投标失败的项目,要找专门的媒体中介或是公关公司,协助了解所在国的政策、受众范围以及市场的反应,提前拟定详细的媒体宣传计划和公关策略,要与公关公司和媒体中介及时沟通,包括媒体采访、应急预案等,都要想得周全才行。

总之,中国有色金属企业要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尊重文化,增进互信”的方针,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为“走出去”创造良好舆论环境。“走出去”进行海外拓展其实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无论是社会责任,还是外宣工作,都是不可分割的重要工作,相信经过海外风雨的洗礼,中国有色金属企业抗风险能力会更强、对外形象将会更加优良。

猜你喜欢

所在国有色金属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
境外中资企业舆情应对的若干思考
有色金属“回暖” 中长期谨慎乐观
避开效兑不匹配“陷阱”
有色金属设计 欢迎刊登广告
《有色金属设计》2014年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