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明末崇祯年间国家衰亡的部分原因初探

2018-01-10孙家琛

祖国 2018年22期
关键词:崇祯经济

孙家琛

摘要:明代作为汉族最后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在中国的历史上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明代历时两百七十六年,历史上共有12个皇帝,它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在当时处于世界的前端,以至于很多的学者以此为研究对象。尤其是到了明代的后期,社会环境复杂,这种民间的传说也使得明代覆灭的原因扑朔迷离。本文就将从明代末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入手,通过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史料的整理,探究明末社会的发展变迁和明代灭亡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明末 崇祯 经济

明建国于一三九八年,始兴东南,终于西北,成为最后一个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对于明朝的灭亡,学界对此的意见不一,学者们各持己见,这使得人们对于明王朝的覆灭更加好奇。由于明末社会环境的复杂性,明王朝的覆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为一探究竟,笔者将从多方面入手,综合各方资料分析明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一、明末的经济与赋税

(一)关于明末三饷的更正

三饷,指的是田赋加派。田赋加派分为三项,第一项是为解决辽东战事,从而产生的军饷,称为辽饷加派;第二项是由于西北干旱导致西北民变,朝廷和地方大力清剿农民起义军所产生的练兵军饷,称为练饷;第三项是镇压民军的筹措军费,称为剿饷,三者田赋加派项目合称三饷。

根据史书的记载:户部尚书李汝华乃援争倭,拨例,亩加三毫五厘,天下之赋增二百万有奇。第二年加赋五百二十万,而到崇祯四年,共达到了一百五十六万四千有奇[1]。剿饷则达到二百八十万两,练饷五二百七十八万余两[2]。就数目来看,的确是个不小的数目。

阎崇年教授关于崇祯年间赋税过重,竭泽而渔的说法,也值得商榷。阎教授说“万历加赋白银五百二十万两;到崇祯年间赋税仍不能满足需求,于是乎增加辽饷九百万两、练饷共计七百二十万两以及剿饷三百三十万两,共计达到两千四百八十万两。钱从哪儿来?当然还是从百姓身上出。这样做不就是竭泽而渔吗?不就是逼民造反吗?其实阎教授的看法,也恰恰代表了大部分的看法,也就是传统的看法。但陈支平先生所说的也不无道理。其实从实际出发,摒弃偏见的分析,可以发现多征收的九厘银按照明末的粮价折算成稻谷,也不会超过十斤左右。

这样就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即明代末期每亩地的平均产量能达到多少。余也非的看法[4]是明代北方平均亩产一点三石左右,南方是亩产二点六石左右。根据郭松义的估算,明代后期南北方水旱粮食的平均亩产量可以达到两百五十六斤。如果按净米一石为九十四点四公斤算,那么亩产会在每亩一点三石左右,与余也非的估算相近。

这里出现一个问题,史学家王毓铨的王朝周期循环理论起码在明末并不能完全成立。根据《明史》记载,农业税不过一斗左右,折合谷稻十斤按照保守观点来看,参照李隆生的数据,对于明末的农民九厘的增赋是可以承担的。如果依照理论的观点,是王国对农民过分的压榨导致了明朝的灭亡,那么清初的税收就是很好的反映,所以明代过于繁重的赋税导致国家衰亡的说法是不严谨的。后世对于对明代赋税的贬斥和批判大多是基于三饷的用处不理想,三饷的庞大数额和对史实没有深入研究的结果。除此之外,长久以来形成的王朝周期循环的理论和传统的价值观思想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对崇祯年间财政赤字的解析

明末崇祯年间经济方面有一个突出的特征:民间的经济发展异常迅速,然而政府的经济却出现了赤字危机。明末经济并不是像传统的看法那样,民生凋敝,民不聊生。而是恰恰相反,明末崇祯年间的经济尤其是东南沿海反而十分繁荣,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现象。所以说明末的经济并不萧条,起码不至于使一个国家发生如此严重的财政赤字,直至逼迫王朝的皇帝动用私房钱来解决政府的财政危机。既然明末的经济并不萧条,为什么会导致严重的国家财政赤字呢?不妨可以从明代的税收窥出端倪。先做一个对比,關于轻徭薄赋名声较好的朝代如唐代,在史料中很少见到国家的财政赤字,而明末财政赤字却是常态。莫非是因为唐代经济太蓬勃了吗?并不是这样的。

我们可以看一下明代的税收记载。按照《明史》记载,明代的税收相对来说比较低,大概只有一斗左右,折合下来也就是十斤的稻谷。那么商业税呢,史料记载明代商业税为三十取一,也就是百分之三。再加以九厘的三饷,也不过再加每亩十斤的粮食,更何况低于二十两的小本商人免税。在黄仁宇的《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中的一个图表[4]可以看出明的税收每亩不足一成。

总而言之,是过低的国家的税收导致了明末崇祯年间的财政赤字。在财政收入过低的前提下,再加上西北民变,灾荒,瘟疫,辽东战事,那么国家财政就会捉襟见肘,这些灾事同时发生,国家的财政赤字危机就会瞬间爆发。但仅仅依靠三饷所增加的每亩九厘,是难以解决国家的财政危机的,统治阶级内部有没有及时的根据国情制定出合适的财政与税收制度,更加加剧了财政赤字的产生和影响,正是各种问题的不断积累,使明代的经济积重难返,最终导致了它的覆灭。

二、明末九边与内忧外患

(一)明末九边梗概

明代九边,顾名思义是边疆的九个重镇,是在明初抵御蒙古南侵中逐渐形成的。在漫长的国家北部防线上相继设立了辽东镇、蓟州镇、大同镇、宣府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九个边防重镇。由于这些边防重镇的存在,在以后的三百年间,明代整个社会都处于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但由于九边数量庞大,是明代财政支出的重要部分,也在财政上对明代有不小的制约,到明代末期,九边的军饷问题渐渐暴露,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与明末边疆的一大隐患。

(二)内忧外患的崇祯年间背景

辽东战事其实是发生于崇祯年间之前的历史遗留问题,却在崇祯年间比较大的爆发出来,在明末前期,辽东方面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给明王朝所带来的仅仅可以称为隐患,但到了崇祯年间,女真族的后金给明朝带来的则是威胁,其长时间、大范围的压迫严重影响明辽东边界的社会稳定。

在前朝萨尔浒之战(万历四十七年)的影响下,明军在辽东地区的影响力和对敌方的压迫力与威胁力都大幅度降低,成为辽东局势的转折点。这场战役之后,明朝的军队就再也没有发起过这么大规模的反击战了。拿崇祯初期来讲,在后金铁骑的冲击下,明军只能依赖防线的坚城大炮来击退后金军。所以明在与后金的领地争夺中,明军常处于劣势。然而,明代的军队本身也有很大的问题,比如战斗力的低下,虽然边关的铁骑战斗力较高,但是很难形成大的规模,因此,进行战略性的反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同时,由于明思宗朱由检本人的急功近利和强硬作风,明末温体仁、周延如、钱龙锡等人的政治纷争,导致如孙承宗、袁崇焕这样有能力改变局势的人怀才不遇,使辽东问题长期没有一个长远计划来解决,只是以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来对待辽东问题,辽东问题从而迟迟得不到解决。

明末处于一个小型冰河期,全国的自然环境发生了较大突变,自崇祯元年(1628年)起,西北地区陆续爆发了大规模的旱灾,与此同时,次生的蝗灾与瘟疫相继而来,导致西北民不聊生。在这种背景下,崇祯三年,为节省开支,朝廷裁撤半数驿站。裁撤驿站又加以灾害横行,农民难以维持生计,导致流民数量大幅增加。

在这样的状况下,西北地区的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领导了大批的农民进行了农民起义,农民起义军迅速发展壮大,并波及明代中国中原大部分地区。因为其流动性和破坏性被《明史》称为“流贼”[6]。因起义军的流动性,使明军难以成功的平定叛乱,数量巨大且分布松散的起义军使明军很难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战略攻击。而明军又有多次决策失误,丧失了多次机会,导致无法平定叛乱,使明末崇祯年间的西北问题逐步发展到失控的地步。也正是这次的西北地区农民起义,最终导致了明王朝的覆灭。

(三)关于辽东、西北与九边的问题综合讨论

明代末年崇祯年间有一个背景,叫内忧外患。其实无论是对于西北农民起义军,还是辽东日渐崛起的后金,以明代的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可以逐一的解决。但西北的旱灾和辽东的战事是同时发生的,那就导致了明代政府两线作战。两线作战的结果显而易见,作战的两线都没有一个明确的长远计划。辽东是由于明军的战斗力问题和军队高层战略的混乱很难完整执行长远计划,仅仅可以抵御后金进攻西北则是因为农民军的流动性和数量,导致政府难以组成大规模的进攻。

其实对于战略计划,在崇祯年间后期,就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杨嗣昌“四正六隅,十面之网”的战略,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农民起义军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但是由于杨嗣昌的病逝等原因,导致了西北民变的再次恶化直至失控。其次原因是明军内部力量空虚,无法对于西北农民起义军组建完整清剿,导致西北民变恶化与失控。明代拥有震慑农民军与后金军的只有九边的边兵,如辽东的关宁铁骑、西北洪承畴的洪兵、卢象升的天雄军为代表的这些军队。然而明代的统治阶层不仅没有想到长久解决问题的良策,而且是问题越来越恶化。再加以统治阶级内部意见并不统一,许多官员尤其是言官又因为传统思想影响,极力反对与后金议和来争取时间解决内患,从而一致对外的策略。这种错误的认知间接导致了卢象升、洪承畴、杨嗣昌等一大批良臣名将的丧失。

明末崇祯年间的军事压力是比較紧迫的,所以九边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到达了明代历朝一个较高的水平。在肖立军的《九边重镇与明之国运 — 兼析明末大起义首发于陕的原因》中的明代历朝军队数就可以一窥究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崇祯年间是明军数量较多的一个时期,结合前文所述明代较低的赋税与明末崇祯年间长期的国家财政危机来看,九边的供应是比较艰难的。又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明代官员的俸禄普遍较低,所以到明后期的官员腐败现象比较严重,会逐级大量克扣军饷,导致士兵的饷银更低,这也是明代九边明军饷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九边经济的衰退、政治的腐败、战争的压迫,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是国家财政的匮乏支撑不了不断壮大的军队,使得明军难以完成上级指定的合理的战略计划,导致内忧外患和战事失控;二是因为军饷的延迟,导致许多明军加入农民军,不断增加了农民军的战斗力。由于财政危机与九边庞大的军队基数,让这个现象恶性循环,最后导致西北和辽东局势失控,间接导致了明朝的覆灭。

三、结语

本文对于明末国家衰亡的短期原因做出探究,分别从农业与税收,三饷与税收对明代的短期影响。综合分析,不足之处在于较为片面,资料有限,无法做出更客观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明史食货志》

[2]《明史》

[3]摘自新浪博客用户“杜车行”《一,三个事实的确认,明代的税收低,农业税低,商业税更低!》http://blog.sina.com.cn/s/blog_

571ca593010006mw.html

[4]余也非.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考略[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80,(30).

[5]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J].税收科技,2002,(28).

[6]《明史,列传一百九十七 流贼》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寒亭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崇祯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浙江图书馆藏崇祯刻本《萍社诗选》述介
从崇祯二年毛文龙奏本看明金辽东战局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拥抱新经济
浅析崇祯救国之策失败的原因
崇祯朝“钦定逆案”三题
略论明末天启、崇祯两朝对蒙古的策略与效果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