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生辅助用书的科学使用研究
2018-01-10张三伟
张三伟
摘要:初中语文的学习中,学生广泛存在着对辅助用书的非科学化使用问题。因此准确把握学生辅助用书的科学化使用方法,发挥它在学生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备受关注。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生辅助用书 科学使用
学生辅助用书是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重要外在参考资源,然而在实际的学习中,他们对这种资源的使用呈现出越来越非科学化的趋势,受制于輔助用书的影响,学生思维被抑制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就伊宁市这所中学的学生而言,很多学生购买辅助用书除了查阅一些被扩充的课后资料帮自己学习以外,利用辅助用书上的答案是其最大的需求,甚至有的学生把它视为逃避解决问题的手段,这些都是对它非科学化的使用。所以指导学生科学地使用学生辅助用书是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使用时机及场合不合时宜
在不少学生的学习中,对辅助用书的使用缺少时机与场合的界限,随意化的使用现象严重。尤其是在课堂上,教师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意图提高学生理解与认知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却被学生不合时宜地使用辅助用书变了质,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未和已有知识相融合,形成实质上的学思结合,而学生学习的本质就在于已有知识上的新的学习,然后再对知识结构进行重建或重组,构建起新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体系。而当前学生对辅助用书使用的关注点多集中在已有的答案上,未能充分体现解决问题时的逻辑思维过程,让看似热闹的学习成了实质上的伪课堂、伪学习。
(二)客观思维被替代化问题突出
“伪课堂、伪学习”的存在,除了时机场合之外,学生辅助用书在主观上的非科学化使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学习的时候,学生们完全颠倒了自身主体与学生辅助用书客观客体之间的关系,当他们遇到问题或教师提问时,总是被动习惯性地接受某些专家在辅助用书中所表述的知识,而把自己置身于学习之外让自己成为了学习客体。这样学习时,其客观思维早已被替代,形成了替代性思维。教师费尽心力以为学生理解了,而实际上学生不是一知半解就是完全不理解,为教师制定进一步的学习计划造成了事实上的假象,容易产生学情上的误判,影响教师的补救措施。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就会形成习惯性的替代思维,学习的形式化趋于突出。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当前教育环境的制约
国家层面所倡导的语文核心素养及关键能力在基层某些学校并没有得到落实,而是在新的时代要求下,依然在间接地实施应试教育,学生的成绩也依旧是他们衡量语文核心素养及关键能力的标准所在。在这样的错误思维之下,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了他们关注的着眼点,随之教学的目的就变成了如何让学生获得更接近于标准的答案规范。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成了怎样去寻求标准答案,这在主观上直接导致了学生辅助用书的非科学化使用。
(二)教师备课与授课的形式化
教师备课流于形式,对教学内容缺少深入的文化性理解,而上课也仅仅按照教案上预设好的进行直接操作,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很少从中体现。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学习自己查阅辅助用书就可以完成,再去听课反而显得是时间的不合理运用。目前课堂上学生辅助用书非科学化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师对教学文本缺乏深入的文化解读,学生难以从课堂上获得文本背后的文化解释,使得课堂学习趋于形式化。
(三)学生的考试思维的局限
学生完成任务式的考试思维突出,完全忽略了自身认知思维提升的重要性。在他们的眼里一切的学习都与考试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既然待解决的问题或将讲授的内容都能在辅助用书上获知,那么课上听与不听反而显得无关紧要,只要预定的考试任务能完成就可以,这种完成任务式的考试思维使得学生辅助用书的非科学化使用逐渐呈现出了泛滥化趋势。
三、科学使用建议
(一)教师引导建议
作为教师应深入地进行文本研读,设计出形式有新意、内容有创新、讲课有特色的教学活动,注重知识的生成性和问题的引导性,重视课堂上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着重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导向,避免因过多地关注学生对答案的获得而忽视方法上的逻辑思维过程。在学生课后的学习当中,对于基础性、概念性的知识可以指导学生适当地借助辅助用书,即便如此也应该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从多角度多维度去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吸收辅助用书中有益的部分,做到有得有舍。
(二)学生学习建议
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堂上理解老师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及角度是听课的重点,不宜过多迷恋问题的模式化答案,着重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为首要选择,莫要把可能考什么我就听什么记什么作为所有学习的重点,更不要在老师上课提问时,在未经自身思考就随意查阅辅助用书书上的答案,切莫因小失大,丧失课堂学习的最佳时机。在个人自主学习时,对于年代久远的古文知识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的查阅,但要结合已有的知识,实现自身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2:19-20.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3-35.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社,2007:161-164&188-192.
(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