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设计 分类评价

2018-01-10柴守伟

新一代 2017年14期
关键词:分层分类评价

柴守伟

摘 要: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则需要因人而异进行教学,作为教学基本环节的作业,本着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原则,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就不能搞“一刀切”,而是要分层设计,分类评价,既要尊重优等生、中等生对数学作业需求,又要尊重学困生对作业的需求,真正发挥作业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巩固、深化知识,发展智力、技能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分层;设计;分类;评价

在教学组成环节中,作业是一个基础环节,也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难看出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尽相同,有优等生,也有中等生,还有学困生,从当前现状来看,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则需要因人而异进行教学,作为教学基本环节的作业,本着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原则,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就不能搞“一刀切”,而是要分层设计,分类评价,既要尊重优等生、中等生对数学作业需求,又要尊重学困生对作业的需求,真正发挥作业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巩固、深化知识,发展智力、技能和创新能力。

一、合理分类学生

众所周知,一些教师通常给学生布置作业,都是统一题目和内容,优、中、差生一模一样,如果作业设计是“吃大锅饭”和“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形式,那么,这就容易影响大部分学生心理品质乃至是数学成绩。也无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在“最近发展区”发展。因此,在进行作业分层之前,先要进行学生的合理分类。例如:同样是数学作业,有的学生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很长,常常做到深夜。了解原因,原来这名学生觉得最近数学学习的难度提高,碰到一些综合题需要用大量时间解决,每天作业时间大部分花费在数学作业身上,这令陪同的家长感到无奈。而有的学生同样因为基础差,却不愿意花时间琢磨数学题,总是在交作业前抄袭别人的作业。就算是基础一样,但是学生的努力程度不一样。这就给教师分类学生提出了问题,不能简单的以成绩作为分类依据。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应该将学习能力作为学生分类的依据,优秀生——学习能力较强,提高生——学习能力一般,后进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弱。这样,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选择适合各类学生的作业即分层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科学分层作业

分层作业首先需要教师精心选好习题,恰当分量、难易适度。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增加探索和创新题,并遵循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来设计,根据教学任务、目标所学,要求完成的基本性作业,也可以认为是“模仿性作业”,这类作业一般是课堂教学中的概念、定理、法则等知识的直接应用,学生通过复习回顾教材有关内容而找到答案,因而是较简单的层次。同时还有针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设计提高性作业,也就是说“理解性作业”,要求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对知识进行一定的“再加工”,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还有就是拓展思维的发展性作业——“探究性作业”,要求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能进行“深加工”,体现较强的综合能力,能够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教学课时必须完成并掌握的最简单作业称之为基本性作业,对于优等生可以不做;基本作业的简单变型是提高性作业,优秀生和提高生可供完成。在设计了作业分层,与之相对应的是目标层次,对应的制定分层练习题,置于各种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业分层有梯度,学生能够自愿达成并自主作业,教师可以借此鼓励不同类型的学生向不同的高层目标发展。开展作业分层后,要着重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多关心、鼓勵和帮助。用发展眼光评价学困生的学习和进步,促使这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信心。当教师发现学生有对自己降低要求的趋势时,教师可以适当把一部分高一个层次的题“变做”低一个层次的题。在作业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小组,小组之间进行互帮互助,每天相互监督完成当天的数学作业,并进行小结,做到让基本层次的学生理解和掌握当天数学课堂所学的知识点以及解题基本方法,提高层次和发展层次的学生能够开动脑筋,解题思路发散,独到有见解,不断优化解题策略。尤其是发展性作业,可以让优等生大胆研究“高一级题目”,挖掘潜能,增强自信心,提高兴趣,独立思考能力得到强化。小组成员在完成课堂作业时,教师可以创设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比作业速度,比作业准确性,比作业思维质量,从而激起每组成员学习欲望、主动思考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分层作业,让“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三、分层考核,分类评价

作业的分层设计也就意味着对作业评价不能按照一个标准进行,适当放松对差生判分,适当从严对优生判分,而对中差生来说,作业做错,视情况暂且不打分,等这部分学生真正理解、改错后,再判分。在经过反复作业之后,学生从日益增多的分数上,能够切身体会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不断在提高。当然,作业考核也分层考核,在一张试卷中设计了三类题型,基础题、中档题和提高题,拔高题只供那些思维灵活,自主探究数学问题,不断创新数学解题方法的学生去完成,提高题由优等生、中等生完成,基础题则是每个同学都要完成的。学生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有的学生领悟力强,达到了更高层次,可以调整,并建立激励机制。教师批改作业的时候不只是对作业进行分类的评价,还要注重发挥好作业评语的引导、激励、交流等功能,看似简单的评语可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分类评价的实践实施过程来看,这种方式给每一个学生创设了“人人努力、个个向上”的机会,充分体现因材施教、情知统一的教育教学原则,有利于不同学习类别学生的充分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层分类评价
分类算一算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分类讨论求坐标
雨林的分层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有趣的分层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