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言文积累与背诵教学策略探究

2018-01-10张波

新一代 2017年14期
关键词:重视文言文探究

张波

摘 要: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写成的文章。通行了三千多年的文言文,记载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辉煌。所以,文言文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民族精魂的载体。

关键词:文言文;策略;探究;重视

一、文言文在新课标中的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85篇”。与过去教材相比,篇目大幅增加。在“评价建议”的“古诗文阅读的评价”部分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由此可见,文言文在新课标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新课标对积累与背诵这一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教学极其重视。

二、文言文背诵的意义及古今中外对背诵的重视

的确背诵是学习、积累语言最有效的方法,是通往语文功底深厚的一条必由之路,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手段。背诵也是培养文言语感,积累文言素养,巩固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吸取古文精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人把记忆称作是智慧之母或智慧的仓库,是智力的重要因素,是任何学习都必须依赖的,语文学习更是这样,要学好语文,就不能逃避背诵。宋代学者张载说:“不记则思不起。”因为记忆是思维和想像活动的仓库和基础,脑子里空空如也,没有储备一点知识材料,大脑就无法进行思维和想像,从而就无法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更谈不上创新了。

三、文言文背诵教学策略介绍

(一)游戏背诵法。即采用各种游戏方式进行背诵。笔者十分推崇此法。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往往效果好。无数的事实表明,凡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者,无一不是对那个领域有浓厚的兴趣,要想学生背诵好古诗文,就必须唤起他们对古诗文背诵的兴趣。一些学生,语言的天然敏感力和领悟力强一些,往往背诵古诗文的兴趣比较浓。就后天的教育而言,语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背,优秀学生的范背,均能有效引发学生背诵的兴趣。语文教师对诗文的重要性、规律性、趣味性及美感特征做适当的点拨,也能唤起学生背诵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背诵的兴趣,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背出兴趣来。

(二)借助关键词背诵法。这里所说的关键词,一是指句、段的领头词。因为“领头词”有诱发思维、帮助记忆的作用。二是抓容易联想整个背诵内容的关键动词。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受艰难情状的句子,可以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词语。而《陋室铭》则紧扣“德馨”二字,室外——室内:外环境清幽“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内环境有高洁之士“谈笑有鸿儒”,更有“调素琴,阅金经”等尘嚣之外的乐趣。如此背诵,效率高,也有利于今后对材料的提取、运用。

(三)情景背诵法。有些课文景物描写如诗如画,人物刻画生动、形象,读了课文,文中的画面在头脑中就像电视镜头一样自然而然地出现,从而产生联想记忆。如《醉翁亭记》一文的二、三两段,背诵时头脑中要将山水风光、游人活动分别框入作者描绘的两幅画面:一是风景画,即朝暮四季图;二是风俗画,即“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而对于有的诗篇,则要拓展联想、想像,让极为凝练的词语代表的景、物、人在脑海里浮现、加工,展现成一幅幅生动的图景。如张志和的《渔歌子》,可根据诗情,想像画意:西塞山前一群群白鹭自由飞翔,桃花盛开,溪水潺潺,肥鳜追逐,戴青斗笠,披绿蓑衣的渔翁在斜风细雨中悠闲垂钓——鄙弃尘世,追求淡泊宁静的垂钓图画面的展现,既训练了联想、想像能力,感知了美,鉴定了美,又能快速成诵,真可谓一举两得。

四、实施文言文背诵教学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强调背诵能力。现在特别强调培养能力,体现在背诵上就是既要背诵又要理解还要能运用。

(二)养成勤于背诵的好习惯。背诵的方法虽多,但最紧要的是让学生养成勤于背诵的好习惯,“天道酬勤”嘛。除了多读,还应多写。常言道:“多读自能成诵”“好舌头不如烂笔头”“手抄一遍胜过目看十遍”。实践证明:无论采用哪种记诵法,都必须以多动嘴(读)多动手(默写)為依托,促进大脑的吸储效率。

(三)温故而知新。背诵过的内容要及时复习,因为根据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那条有名的遗忘曲线上所揭示出的科学数据可以知道记忆后的二十分钟再记忆省时率为58%,反过来遗忘率是42%,由此可见初期的遗忘率是很迅速的,而在这以后的遗忘率却是缓慢的,一个月以后的省时率约为20%,即一周至一个月以后,为了恢复最初的记忆,只要最初记忆所需时间的80%。通过这个曲线,我们就会明白遗忘是在学习之后急速进行的,尤其是中学阶段的学生,要想巩固识记的成果,应在学习之后及早进行复习,特别是在识记后的一到十五天,以后再逐渐拉大复习的时间间隔。

(四)教师还要多鼓励。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记忆心理学和教学实践均表明,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作用如同汽车的加油站,体育竞赛的拉拉队,补充能量,挖掘潜力,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

(五)学生还必须有背诵的信心。心理学研究证明:良好的自信心是背诵成功的必要条件。美国心理学家胡德华斯指出:凡是记忆力强的人都对自己的记忆充满信心,信心能增强人的记忆力。让学生范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都是增强学生背诵信心的有效手段。

(六)教师的示范背诵也有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做,可以用教师的躬亲示范的精神来感召学生,作好表率,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

总之,背诵是一项基础工程,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与能力的积累,它对于语感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它对于语文水平这座大厦的构筑更是功不可没,因为它实实在在地会使学生受益终生。有则外国谚语说的好:“能背诵多少书籍就能获得多少知识。”既然背诵能启发智慧,增加修养,激发才华,加深记忆,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那么,在新课标背景下,运用一些策略,指导学生多背诵经典古诗文,让他们逐步锻炼得“语倾三峡水”“下笔如有神”,岂不快哉。endprint

猜你喜欢

重视文言文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谈如何克服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倦怠现象
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分析
试谈大理白族自治州对“教育”思想灌输的重视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