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军事新闻摄影的决定性瞬间
2018-01-09
所谓军事摄影的决定性瞬间,笔者以为,就是在整个军事行动进行时,恰好有一个瞬间,人物、时间、地点等元素各得其所,并同时展现出特定内涵和意义的那一瞬间。那么,要想拍到集思想内涵、新闻价值、形象价值和审美价值于一身的瞬间,军事新闻摄影记者的思维层次、新闻视角、工作态度和摄影技巧缺一不可。
高度的新闻敏锐,是军事新闻摄影决定性瞬间的必要前提
抓拍“决定性瞬间”不是自然主义的有闻必录,也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而是要求摄影记者抓住能够反映新闻事件真实面貌和本质特征的瞬间形象。
但是,事物的本质经常隐藏在纷纭复杂的外表之下。军事新闻事件亦是如此。军事新闻摄影记者必须要能对看到的事物进行选择、分析、判断,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样才能站在新闻、政治、审美的高度,抓取具有全新视觉感受和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决定性瞬间”。
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一系列不同的瞬间形态。决定性瞬间却不多,稍纵即逝。决定性瞬间寓于事物发展过程中。以视觉效果来看,这种决定性瞬间的出现时机,对不同事物、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会有所不同。有的可能是“将到而未到的顶点”的瞬间;有的可能是在高潮到来时的瞬间;有的也可能是高潮过后的瞬间。这就要依靠摄影者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政治敏感性和新闻敏锐性了。
置身第一现场,凸显军事新闻摄影决定性瞬间的无穷魅力
匈牙利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关于距离和照片好坏的这那句名言,已经成为不少记者尤其是战地记者、军事新闻摄影记者的座右铭。他告诉我们,记者要离新闻现场近些,近些,再近些,那里才是决定性瞬间产生的沃土。第一现场是成就军事新闻纪实摄影的关键所在。
但是,许多新闻现场都是充满危险的,笔者以为,这时的军事新闻摄影记者必须有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敬业精神。比如在重大军事演习或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军事摄影记者要像一名战士一样,始终冲在第一线,这样才能捕捉更多具有新闻价值的精彩瞬间。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10余万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星夜驰援,抗震救灾。作为军事摄影记者,要想捕捉到抗震救灾最震撼、最有生命力的画面,别无他途,只有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灾区。许多摄影记者拍摄的抗震救灾新闻摄影作品,就是在摇摇欲坠的房屋前,轰然而下的山体滑坡前,疫病潜伏的重灾区拍摄的。事实证明,这样定格下的决定性瞬间才具有最旺盛的生命力。
视觉冲击力,赋予军事新闻摄影决定性瞬间的持久生命力
新闻摄影属于视觉新闻,它向大众传播信息主要是通过视觉形象。图片的标题与文字说明相对处于从属地位。所以,如果一幅新闻照片本身没有视觉冲击力,其文字说明或许更少有人去看了。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在铺天盖地的图片影像中,新闻照片只有具备超强的视觉冲击力,才能一下脱颖而出,抓住读者的视线和眼球,冲击读者心灵,引发读者共鸣。
视觉冲击力,并不只是画面震撼、构图奇巧,更多的时候,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才能形成最具震撼力的视觉冲击效果。而且,不同内容、不同对象,其决定性瞬间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他们或是最有代表性的瞬间,或是最生动的瞬间,或是最能说明问题的瞬间,等等。只要这些瞬间撞击了受众的心灵,让受众产生了思考和共鸣,照片的“视觉冲击力”就马上凸现出来了。
评委评语:
作为军事记者,张雷多年来情系部队官兵,深入军营生活,以高度的责任感、敏感的观察力、丰富的表现力,拍摄出一大批内涵深刻、匠心独具的优秀军旅摄影作品。他的作品紧随人民军队前进步伐,突出“能打仗、打勝仗”的使命主题,是人民军队阔步迈向新时代,向着世界一流军队迈进的形象纪实。
张雷
1970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解放军报》记者。荣获中国新闻奖、解放军新闻奖、解放军摄影艺术奖等多个奖项。参与香港澳门回归、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的报道。2010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上海世博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荣立二等功。出版《国庆60周年大阅兵》等十余部作品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