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家畜疫病的发生及防控措施
2018-01-09李金容赵磊张鹏鲁必均
李金容++赵磊++张鹏++鲁必均
摘 要:作为农牧业大国,家畜养殖业也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家畜疫病的发生,将导致家畜养殖经济效益低下,继而给养殖业的发展带来较大危害。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家畜疫病的发生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实施计划免疫等疫病防控措施,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家畜疫病;计划免疫;出入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232065引言
对养殖户来讲,家畜饲养为其主要经济收入,关系到自身经济利益。但在实际生产中,养殖户总会遇到家畜疫病的发生,并因此承担较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养殖数量的不断提高,家畜疫病防控问题也变得越发严峻。所以,还应加强对家畜疫病发生及防控措施的研究,从而更好的推动家畜养殖业的发展。
1 家畜疫病的发生分析
1.1 常见疫病
家畜常见疫病主要有3种,即寄生虫病、传染病和普通病。其中,寄生虫病是由动物身上的节肢动物、原虫和蠕虫等寄生虫引起的,通常拥有固定的寄主,但也会在动物间传播。传染病为由病原体袭击动物机体引发的疾病,常见病原体包含细菌、真菌等,动物感染后会出现身体异常。而病原体不同,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也不同,可分为直接感染和间接感染2类。但由于传播速度快,大多传染病具有较高危害性。此外,普通病为最常见的疾病,包含眼病、外伤等内外科疾病,在家畜生长的不同阶段会发生不同疾病。
1.2 发生原因
家畜疫病的发生,与人类养殖的主观因素有关,如养殖环境脏乱、饲养员缺乏专业饲养技能等问题的存在,都容易引發家畜疫病。从总体上来看,就是饲养员未能采取科学的饲养方法,以至于未能根据家畜生长需要实现合理养殖,继而导致家畜出现疫病[1]。此外,除了主观因素,环境、气候等客观因素的存在也将引发家畜疫病,比如在周围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家畜新陈代谢功能将变得紊乱,进而导致机体产生疾病。
2 家畜疫病的防控措施
2.1 加强饲养管理
为实现疫病防控,还要加强家畜饲养管理,即需完成合理生产设施搭建,并加强养殖场环境控制,以减少环境温、湿度变化对家畜的影响。在饲料选择上,需根据家畜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实现营养物质供给,以免家畜出现营养匮乏问题。此外,考虑到家畜养殖场通常拥有较多的病原体,还要加强养殖场卫生管理,确保养殖场内空气流通情况较好,并且背风、向阳。在日常管理中,需及时完成家畜粪便处理,确保生产区干净整洁。为避免交叉感染问题的出现,需分别设置清洁道和污染道。在养殖场周围,需完成防疫沟和围墙的修建,以免家畜受外来因素影响。
2.2 实施计划免疫
在家畜养殖过程中,家畜免疫功能将会发生变化。为增强家畜免疫能力,需实施计划免疫,即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免疫处理方法。根据家畜特点,饲养员需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疾病检疫工作,从而加强对各种家畜疾病的防控。同时,需定期给家畜注射疫苗,并对养殖场进行消毒,以确保动物免疫力能够得到增强。一旦有疫病发生,饲养员还要及时采取措施加强疫病防控,即及时进行养殖场消毒,并隔离染病家畜。针对健康家畜,应及时注射疫苗。通过严格规范用药,则能使疫情得到有效解决。
2.3 严格出入管理
在家畜养殖场,饲养设备、人员和车辆的出入都可能携带病原体,从而引发家畜疫病。所以,养殖场需建立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以减少人类生活对家畜养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需严格进行养殖场出入管理,在场地入口位置完成消毒区和值班室的设置。针对出入的人员、设备和车辆,统统需要进行消毒处理。而使用的消毒剂可以为抗毒威、杀菌灵等,按照1:300左右的比例将药物与水融合在一起,然后采用喷雾式方法进行喷洒[2]。在消毒后,需将消毒区密封2~3h,然后进行通风处理。此外,家畜饲养应采取全进全出模式,即加强同一批次家畜进出舍时间管理,以便利用家畜出舍空挡加强养殖场消毒处理。
2.4 实行无害化处理
在家畜饲养阶段,会有家畜因疾病发生而死亡。针对这些家畜,还要实行无害化处理,以免其携带的病原体传染给其他健康家畜。而在疫病爆发的特殊时期,除了向上级汇报,还要采取焚烧和深埋等处理方式防止疾病扩散。如果采用深埋方式,还应严格控制埋葬深度,并在埋葬坑附近进行生石灰的播撒,以免出现二次传染。
3 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家畜疫病发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所以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疫病发生问题。为确保饲养者的经济利益,还要结合疫病发生原因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实施计划免疫、严格出入管理和实行无害化处理加强疫病防控。
参考文献
[1]孟克那生.动物疫病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107.
[2]艾力艾克帕尔·瓦以提,巴哈尔·拉斯尔.对家畜常见疾病发生及其防控措施的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6(2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