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龙江县玉米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
2018-01-09申志军
申志军
摘 要:玉米病虫害种类多、危害大,常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损失,因此防治玉米病虫害对保障农户利益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以龙江县玉米种植为例通过介绍玉米病虫害种类,并针对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详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大斑病;玉米螟
中图分类号:S43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232056
引言
地处黑龙江省西部的龙江县,土壤结构以草甸土与黑钙土为主,在37.33万hm2的耕地总面积中,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28万hm2,是当地的主导产业。由于此地大面积种植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会给农户带来巨大损失,因此,研究玉米病虫害,对积极预防玉米病虫害,提高农户收益,促进龙江县的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龙江县玉米病虫害发生原因及表现
1.1 大斑病的症状与发病条件
玉米主要在拔节后,长到60~100cm时会感染大斑病。植株叶片会出现青灰色的、水渍状的斑点,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斑点沿着叶脉向两端发展,最后蔓延到整个玉米上。症状严重时,玉米上的斑点会长成纺锤形或梭形,大约15~20cm长,1~2cm宽,叶片中部的颜色为淡褐色,而两边为暗褐色。如周围环境潮湿,叶片上的斑点会出现一种灰色的霉状物。玉米在感染中期的时候,其页面斑点会大片连结,若处在感染后期,病斑会出现纵裂现象,长度也会相应延长,在遇到潮湿环境时,叶片的2层会出现灰黑色的霉层。有的品种也会表现为出现坏死斑,出现孢子的量减小或无孢子的现象。造成此病症的原因有以下两点:在玉米连作的区域和离人类聚集区近的位置,由于越冬菌源数量较多,侵染发生得早且侵染次数多,容易造成病症的发生;大斑病常在气温为20~25℃,湿度在90%以上的环境中流行。
1.2 玉米螟的症状与发病条件
玉米螟的种类繁多,对农作物尤其是玉米危害极大。玉米抽穗后茎秆可能被玉米螟钻蛀,也出现玉米花叶、折秆、玉米粒发霉等现象。受到玉米螟侵害的玉米常常表现为:叶面呈现半透明的薄膜状,或者出现成排的小型圆孔。玉米螟病虫害常在气温为15~30℃之间,雨水充足、气候温和,湿度在60%以上的环境发生。玉米螟幼虫在玉米打苞时啃食雄穗,待雄穗抽出后,又会对茎秆进行侵蚀;且幼虫也会进入雌穗,对其组织进行破坏,致使养分无法运输,雌穗因此发育受阻。幼虫在穗期对籽粒进行啃食,会使籽粒缺损霉烂,严重时可造成10%~30%的减产。
2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针对大斑病的防治方法
大斑病的防止方法可分为以下4个部分:种植者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应选择抗耐病品种兼抗大小斑病的玉米种子;优化耕作制度,种植者最好每年更换玉米品种,因为此地使用除草剂较多,无法很好地倒茬。此外,玉米种植者要在秋季通过深翻土地,清除病残植株,从源头上消灭病菌。农户要杜绝秸秆肥在玉米地中的使用,开春后对玉米秸秆的清理,有利于防治玉米螟;优化栽培技术,種植者可通过早播等方式避开病虫害的高峰期;且在施肥时,增施磷钾肥;及时除草并摘掉植株底部2~3片子,降低田地的湿度,消除滋养病害的环境的同时,提高玉米的抗病力;利用药剂法,玉米的抽雄期左右是玉米病株率、病叶率高的时期,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治疗。在玉米的抽雄期,种植人员通过高价喷雾器可实现喷药作业。一般来说,农民需要7~10d玉米地喷药液50~75kg/667m2,一共防治2~3回。较好的喷药剂包括:40%克瘟散乳油800倍喷雾、90%代森锰锌等[1]。
2.2 针对玉米螟的防治方法
玉米螟的防治方法可分以下4种:收获后,种植者要及时处理过冬寄主的秸秆,特别要在越冬幼虫化蛹之前,对越冬寄主进行处理;种植者应最大可能地缩小寄主作物面积,例如将玉米和豆科等作物进行套作,通过保护天敌并在田地内安置害虫天敌等方式,减轻玉米螟危害;由于玉米螟在尚未抽出的雄穗上进行危害的情况较多,种植者通过人工去除60%~70%的雄穗并带出田地外进行处理,可以消灭大概70%的玉米螟幼虫[2];在化学防治方面,喷洒或制成颗粒撒施25%的灭幼脲3号悬浮剂600倍液或者B.T.乳剂200mL。秸秆用白僵菌粉100g/m2,在玉米螟化蛹前进行喷洒;在植物心叶上,种植者可用0.5kg青虫菌粉并拌细土100kg点施农药,玉米地需要2.5~3.5kg/667m2的菌土;用1~2g的溴氰菊酯颗粒剂施放在玉米心叶内,种植者也可用电动喷雾剂,把药液喷洒在玉米上,杀死玉米螟幼虫,保护植株心叶。
3 结论
种植者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科学规范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治玉米病虫害。通过分析可得,选择优质品种、使用药液等方式,可有效保护玉米植株,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民的收入。因此,龙江县玉米种植者在种植玉米时,应用以上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
参考文献
[1]樊霞.玉米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
2015(24):67-68.
[2]犹永锋.解析玉米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2,32(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