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高考备考策略

2018-01-09李玉祥

广东教育·高中 2017年12期
关键词:美丽特色生态

李玉祥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十九大报告中出现的不少“关键词”,展示了新理念、新观点,给予了重大时代课题明确的回答,在理论上拓展了新境界、在实践上作出了新部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十九大的精神不仅仅是2018年高考备考的必需时事热点,更是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的最新补充。

一、十九大你必需知道的关键词

【大会主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极不平凡的五年】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十大“成就”】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

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

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历史性变革】

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党的创造力】

五年来,我们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風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时代之“时代”定位】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四个“伟大”】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五个“更加自觉”】

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嚴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美丽中国“四大举措”】

一是要推进绿色发展。

二是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三是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四是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根据10月18日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的报告整理)

二、根据《考纲》和“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结合2018年时事热点高考备考的思考

1.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时事背景】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模拟例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建设方面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根据新时代新要求,深化对党的建设规律性认识,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这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有着共同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目标的政治组织。政治属性是政党第一位的属性,政治建设是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十九大确定的新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党的政治建设是最重要的,是统领、是核心,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政治建设是其他建设的根和魂,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最终必须落实到政治建设上。政治建设抓好了,对党的其他建设可以起到纲举目张作用。这是党的十九大在党建方面最大的创新。

结合材料,说明新时代党的建设为什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并分析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措施。(12分)

【四大能力试练】

获取和解读信息:

(1)从设问中寻找出解题关键词:“为什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措施”。

(2)从材料中寻找出关键词:“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其他建设的根和魂”。

调动和运用知识:

根据设问的关键词,调动和运用“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知识网络。

描述和阐释事物:

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演绎运用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经典妙语”:

(1)中国共产党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3)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提高人民福祉。

(4)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相一致,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论证和探究问题:

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过审题,找出关键词.从设问中寻找出解题关键词:“为什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措施”。从材料中寻找出关键词:“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其他建设的根和魂”,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更要博观约取“十九大报告精神”,这样就能理清解答思路,并准确做出回答。

参考答案:

原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2分)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政治建设是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最重要的,是统领、是核心,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政治建设是其他建设的根和魂。(2分)

措施:一是把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2分)二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特别是要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2分)三是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强调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2分)四是加强党性锻炼,强调全党同志首先是高级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2分)

2.《法治中国》热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成立。

【背景材料】

为全面总结展示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性变革和辉煌成就,中央组织拍摄了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

该片从2017年8月18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紧紧围绕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景式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统筹谋划,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将法治确立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领13亿中国人民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征程。

【设计思路】

《法治中国》专题片中的很多内容,都和高中政治学科有着紧密联系。根据《考纲说明》和“核心素养”“依法治国”在高考试题中的凸显要求,适逢党的十九大将于2017年10月18日胜利召开。为帮助2018年的考生备考,特送上真题预测。

【模拟例题】

材料: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选择。党的领导地位由国家的根本大法所确定。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就是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执政的具体内容是: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就必须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树立宪法权威。依法治国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在宪法和法律之下而不是之上,在宪法和法律之内而不是之外进行活动,不具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和之外的特权。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法治中国建设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及如何提高党的依法执政水平。(14分)

【四大能力试练】

获取和解读信息:

(1)从设问中寻找出解题关键词:“政治生活知识”“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如何”“党的依法执政水平”。

(2)从材料中寻找出关键词:“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选择”、“……最根本的保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具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和之外的特权”。

调动和运用知识:

根据设问的关键词,调动和运用“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知识网络。

描述和阐释事物:

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演绎运用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经典妙语”: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3)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提高人民福祉。

(4)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相一致,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论证和探究问题:

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过审题,找出关键词“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和“如何提高依法执政水平”。“为什么”主要从党的地位、党领导的必要性角度,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如何提高党的依法执政水平”既要充分理解和把握“依法执政”的确切内涵,又要紧密结合所给材料,更要博观约取“法治中国纪录片里的解说词”,这样就能理清解答思路,并准确做出回答。

【参考答案】

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选择,是由宪法所确定。(2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分)

党的执政必须坚持依法执政,必须首先依宪执政;(2分)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2分);各级领导干部要严守法律底线,绝不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2分)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2分)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发挥党内法规作用,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2分)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背景材料】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模拟例题】

材料: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战,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请结合材料阐明“时代需要理论而且能够产生理论”的认识论依据。(12分)

【四大能力试练】

获取和解读信息:

(1)从设问中寻找出解题关键词:“时代需要理论而且能够产生理论”“认识论”“依据”。

(2)从材料中寻找出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行动指南”。

调动和运用知识:

根据设问的关键词,调动和运用“关于认识论”的知识网络。

描述和阐释事物:

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演绎运用关于认识论的“经典妙语”: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与实践活动。重视认识的反作用,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论证和探究问题:

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过审题,从设问中寻找出解题关键词:“时代需要理论而且能够产生理论”“认识论”“依据”。

从材料中寻找出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行动指南”,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这样就能理清解答思路,并准确做出回答。

【参考答案】

①时代需要理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用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6分)

②时代能够产生理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的伟大实践,推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完善。(6分)

4.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时事背景】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模拟例题】

材料:生態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十九大报告用了很大的篇幅阐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美丽”一词首次被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这不仅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有助于推进全球生态治理和美丽世界建设。

美丽中国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清醒认识美丽中国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要将美丽中国建设看作是现实与理想的统一、认识与行动的统一、破旧与立新的统一。美丽中国建设,必须破除将富强与美丽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的思想认识,坚持富强与美丽的辩证统一观。必须纠正违背自然规律的生态治理。在生态治理上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的做法,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思想,陷于生态越治理越糟糕的境地,导致生态治理高投入低成效,甚至无成效或负效应的结果。不是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的生态治理,在生态治理中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生态系统人为地分割开来,出现组织结构重叠化、分散化以及资源内耗等九龙治水现象。美丽中国建设,必须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美丽”一词首次被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现实意义,并从宏观调控角度为“美丽中国”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14分)

(2)结合材料,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角度,分析美丽中国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依据。(12分)

【四大能力试练】

获取和解读信息:

(1)从设问中寻找出解题关键词:“经济生活知识”““美丽”一词首次被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现实意义”“宏观调控角度”“合理化建议”。

(2)从材料中寻找出关键词:“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推进全球生态治理和美丽世界建设”。

调动和运用知识:

根据设问的关键词,调动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网络及“十九大报告”精神。

描述和阐释事物:

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演绎运用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典妙语”:

(1)有助于更加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价值取向,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论证和探究问题:

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过审题,从设问中寻找出解题关键词:“经济生活知识”““美丽”一词首次被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现实意义”“宏观调控角度”“合理化建议”。

从材料中寻找出关键词:“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推进全球生态治理和美丽世界建设”。并结合十九大报告精神进行分析,这样就能理清解答思路,并准确做出回答。

【参考答案】

现实意义:①有助于更加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价值取向,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美丽中国建设。(2分)

②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生态权益的根本保障。(2分)

③美丽中国建设将为美丽世界建设和促进全球生态安全贡献中国智慧。(2分)

建议:①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2分)②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2分)③建立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和强化排污者责任以及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2分)④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2分)

(2)结合材料,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角度,分析美丽中国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哲学依据。(12分)

【四大能力试练】

获取和解读信息:

(1)从设问中寻找出解题关键词:“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哲学依据”。

(2)从材料中寻找出关键词:“将美丽中国建设看作是现实与理想、认识与行动、破旧与立新的统一”、“必须破除将富强与美丽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的思想认识,坚持富强与美丽的辩证统一观”“在生态治理上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的做法”“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的生态治理”。

调动和运用知识:

根据设问的关键词,调动和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网络及“十九大报告”精神。

描述和阐释事物:

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演绎运用关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经典妙语”: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随意性。

(3)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认为: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取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②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甚至会对整体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搞好局部,推动整体发展。

(4)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要求我们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性质才能发展时,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和发展;若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要坚持适度原则。

(5)矛盾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自身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这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分析问题时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全面的看问题。

论证和探究问题:

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过审题,从设问中寻找出解题关键词:“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哲学依据”。

从材料中寻找出关键词:“将美丽中国建设看作是现实与理想、认识与行动、破旧与立新的统一”、“必须破除将富强与美丽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的思想认识,坚持富强与美丽的辩证统一观”“在生态治理上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的做法”“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的生态治理”。并结合十九大报告精神进行分析,这样就能理清解答思路,并准确做出回答。

【参考答案】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将美丽中国建设看作是现实与理想、认识与行动、破旧与立新的统一联系起来来认识。(3分)

②事物都是矛盾的,建设美丽中国坚持富强与美丽的辩证统一观,破除将富强与美丽对立起来的思想认识。(3分)

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必须重视量的积累,在生态治理中反对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的激变论思想。(3分)

④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统帅部分,要树立整体意识,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进行生态治理。(3分)

责任编辑 李平安

猜你喜欢

美丽特色生态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盱眙生态藕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