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英语说明文解题策略与日常阅读训练

2018-01-09陆珊珊

广东教育·高中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说明文语篇科普

陆珊珊

2017年高考英語全国Ⅰ卷阅读理解D篇为科普说明文,选料新、专业性强、理解难,不少考生大有望洋兴叹的感觉。本文从科普语篇的特点、解题策略和平常积累三方面提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一、从问题出发,分析失分原因

阅读理解D篇主要介绍如何自制便携式太阳能蒸馏器在野外获取饮用水。该文聚焦可视化的、操作性强的科技发明,让考生感知:科技无处不在、科技改变生活。

但是,考生在科普说明文阅读中得分率普遍较低。原因可能是:

1. 文章篇幅偏长,心理疲惫,考生做题缺乏耐心。

2. 考生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对文章的话题感到陌生,无法建构有效的图式。

3. 文章理论性较强,科技词汇多,句子长且结构复杂,考生欠缺长难句分析能力。

4. 部分考生词汇量偏低,对题干和选项的理解有误。

5. 考生缺乏语篇意识和全局观,读了后句、忘前句,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现象,导致理解偏差。

6. 有些考生在阅读过程中所关注的信息可能与将要完成的阅读题目并不相关。

7. 没有明确的目的,考生反复阅读文章,所以在限定时间内读懂全文并做对题目存在困难。

二、从题型出发,形成科学的解题策略

2017年阅读理解D篇科普说明文考查了细节题(32题、34题)、词义题(33题)和推断题(35题)三种题型。

这三种题型是科普说明文常考的典型题型。在平时的阅读中,考生应进行深入的文本解读,尤其要注重对句子和语篇的分析,并重视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做过的阅读练习,建议考生进行二次阅读,运用think aloud的方法,把解题思路在口头或者笔头上表达出来,形成相应的解题策略。

1. 根据语篇特征理解文中细节

(1)细节理解题

科普说明文往往揭示自然奥秘、动植物生存特点及产品工艺原理,易出现一些学术性较强的生词。因此,要多关注作者是如何解释、定义或举例说明这些生词的,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出生词词义。

D篇原文:Unfortunately, you must carry the necessary equipment with you, since its all but impossible to find natural substitutes. The only components required, though, are a 5× 5 sheet of clear or slightly milky plastic, six feet of plastic tube, and a container— perhaps just a drinking cup — to catch the water. These pieces can be folded into a neat little pack and fastened on your belt.

3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solar still equipment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A. Its delicate. B. Its expensive.

C. Its complex. D. Its portable

信息源:These pieces can be folded into a neat little pack and fastened on your belt.

策略归纳:

该题考查的是对蒸馏器特性这一细节的理解,需要对具体信息进行概括:之所以说它是portable,是因为它can be folded into a neat little pack and fastened on your belt。只有理解这个被动结构,才能选出正确选项D。

(2)细节排序题

科普说明文的阅读材料常常是调研发现、实验报告,或介绍新产品的制作过程或使用方法。其中,产品的制作过程和用途类说明文,要理清说明的顺序,包括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又包含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总说到分说、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等。关注文章中表示顺序的显著的语言标志。

D篇原文:To construct a working still, use a sharp stick or rock to dig a hole four feet across and three feet deep. Try to make the hole in a damp area to increase the water catchers productivity. Place your cup in the deepest part of the hole. Then lay the tube in place so that one end rests all the way in the cup and the rest of the line runs up — and out — the side of the hole.

Next, cover the hole with the plastic sheet, securing the edges of the plastic with dirt and weighting the sheets center down with a rock.

34. Whats the last step of constructing a working solar still?

A. Dig a hole of a certain size

B. Put the cup in place

C. Weight the sheets center down

D. Cover the hole with the plastic sheet

信息源:To construct a working still, ...dig a hole...make the hole... place your cup...(Then)lay the tube...(Next)cover the hole with the plastic sheet...securing the edges... and weighting the sheets center down

策略归纳:

该题考查constructing a working solar still的最后一个步骤,需要把原文各个步骤找出来。而步骤就是以动词或动词短语的形式出现的,理清了动作顺序,答案就清楚了。本题选C项。

解题关键是要抓住一系列的动词,耐心理清先后顺序。

2. 运用语篇分析推断词义

D篇原文:To construct a working still, use a sharp stick or rock to dig a hole four feet across and three feet deep. Try to make the hole in a damp area to increase the water catchers productivity. Place your cup in the deepest part of the hole. Then lay the tube in place so that one end rests all the way in the cup and the rest of the line runs up — and out — the side of the hole.

33.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phrase “the water catcher” in paragraph 2 refer to?

A. The tube. B. The still. C. The hole. D. The cup.

策略归纳:

①善用构词法。推出water catcher的意思:something that catches water,这个跟still意思吻合。②把选项代入原句检验:先是dig a hole to construct a working still,然后make the hole in a damp area to increase the stills productivity,符合逻辑,即选项B正确。

阅读理解中常以that, it, they, them等表物的代词为命题考点,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语境逻辑推断其指代对象。解题时应分析动作的执行者,准确判断代词的指代对象。

3. 运用句子分析推断隐含的逻辑关系

D篇原文:The solar still works by creating a greenhouse under the plastic. Ground water evaporates (蒸发) and collects on the sheet until small drops of water form, run down the material and fall off into the cup. When the container is full, you can suck the refreshment out through the tube, and wont have to break down the still every time you need a drink.

35. When a solar still works, drops of water come into the cup from ________.

A. the plastic tube B. outside the hole

C. the open air D. beneath the sheet

信息源:Ground water evaporates and collects on the sheet until small drops of water form, run down the material and fall off into the cup.

策略歸纳:

动词是各种变化最明显的体现。句子中出现的划线动词体现了地下水从蒸发(evaporates)、收集(collects)、形成(form)在薄膜,再到流下(run down)、落入(fall off into)杯中的变化。弄清了这些变化过程,就容易选出D项。

解题关键是要抓住一系列的动词,耐心理清先后顺序。

三、从日常做起,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

1. 培养兴趣,激发阅读动机

只有同学们对外族文化、阅读材料的内容、练习的内容感兴趣,才能在阅读时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国外研究者Shiefele的研究也表明阅读兴趣越高的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越深刻。因此,为了提高对科普说明文的兴趣,同学们可以多上网浏览先进科研成果的简介。这些简介以生动形象的彩色图片为主,可以激发求知探索的欲望。

然后,看看别人是如何把科普说明文的科学方法以图示的形式展示出来的,如:生物依赖关系、工艺流程顺序、生产方法、机械配制方法等。也就是说,把理论性强的抽象文字转化成直观的、具体的图示。这样做有助于同学们在阅读中形成逻辑思维。

了解到别人是怎么做的,同学们就可以试着模仿去做了。当语言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在解题时认真阅读、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或事情之间的顺序,并且边读边画简易图,以提高理解准确率。

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来参与活动,同学们与语篇进行有效的互动,成为阅读的主人。事实证明,只有真正感受到阅读乐趣的人,才會长期保持较强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动机。

2. 问题驱动,融入阅读语境

结合教材每个单元的阅读主题,同学们可以利用课外阅读材料适当拓展这些主题的知识面。从网上搜寻取材原版、内容时新、语言鲜活的科技类材料进行阅读,譬如:太空与海洋、创造与发明、计算机发展、人类未来、动物世界、环境保护等,这样做既帮助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又能扩充科技词汇,提高解题能力。

网站资源信息量大,更新快,图文并茂,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会觉得更容易理解。这类型的网站包括美国科学周刊官网:http://www.sciencemag.org/,阅读资源:http://www.readworks.org/science-passages-reading-comprehension,还有实施科学实践项目的:https://www.homesciencetools.com/a/science-projects/。

另外,同学们还可以结合所学到的地理、物理、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学科知识,自己根据生活中常常遇见的问题设计操作性强的研究方案,回家去实施科学实践项目。这样做,既增加语言的输入,也能培养在生活中用英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广泛阅读,建构阅读图式

同学们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想读的内容,但需要尽可能阅读题材广泛的说明文材料,并保证阅读内容是新颖和多样的。

同学们还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分析语篇,着重分析语篇中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以及段落之间的思维逻辑和语言形式的内在联系,明确说明文的篇章结构。这样做有利于提高语篇意识,建构说明文的结构图式。学会了举一反三,遇到同类模式的文章,就可以马上激活该图式,并高效完成阅读任务。

4. 关注语篇,注重文本解读

同学们需要通过大量阅读,归纳出科普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1)说明文用平实的语言客观地解释或探讨各种问题,如机器的制造过程、自然或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工程项目的规划或问题的解决方案等等,介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等等。

(2)说明事物的方式:例如举例、分类法或类比、对比法,给事物下定义或分析事物产生的原因以及后果。举例说明法使用例子说明事物或阐明观点;分解展开法着重于事物的区别、差异,分类展开法则强调事物的相似之处;类比说明事物如何相似,对比说明事物如何不同;因果说明法表明事物发生的原因及结果。除了用文字说明以外,说明文中常常使用数据、图片等资料。

无论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作者都是为了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清晰地展现所说明的事物。因此,阅读说明文的关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即抓住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

(3)说明文的结构特点:常使用一般现在时和被动语态,以表示客观的态度。语篇模式一般比较固定,主题句通常位于段首,多使用平行结构。

针对以上这些特点,同学们在阅读时务必留意客观事实或结果,不能凭想象和猜测下结论;对于较难理解的句子要利用语法结构去分析;利用文章特点找准主题句,把握中心、破解题目。

5. 适时精读,提高语言能力

科普说明文着重揭示自然界潜在奥秘、生物生存背景和产品工艺原理,多解释性、定义性、说明性长句,甚至可能会出现多种从句叠现的现象;主从复合句、同位语、插入语、非谓语动词形式和被动语态使用率较高。

利用阅读过的材料进行二次阅读,属于精读活动。分析语篇中的目标语块,尤其是长难句,是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有助于词汇积累、句型拓展,阅读、语法和写作一起提高,最终提高语言综合能力。

高考题作为“指挥棒”,对同学们日常的英语阅读训练有很大的启示。只有把握好这些启示,在英语阅读中真正感受到快乐,培养意识、锻炼能力的同时,训练思维、形成策略,才是真正学会学习。

责任编辑 蒋小青

猜你喜欢

说明文语篇科普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说明文阅读专练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语篇填空训练题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