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保山”这些年
2018-01-09
保山以“五大文化品牌”建设为契机,主打永子、珠宝、根雕、布艺、陶艺等文化创意品牌,推动保山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瞩目成效。2016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1.46亿元,其中,隆阳区完成6.16亿元、施甸县完成0.72亿元、腾冲市完成18.68亿元、龙陵县完成4.9亿元、昌宁县完成1亿元,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GDP占比达5.1%,同比增长20.1%。
产业规划促发展
2016年,保山市制定了《保山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全市在“十三五”时期的文化产业工作和任务目标进行总体部署。
紧抓骨干产业,不断壮大市场主体。2016年,保山争取省级文产专项资金440万元,对腾越工艺品厂等骨干文化企业给予扶持,用市级文化产业引导扶持资金对10家小微文化企业给予扶持。利用保山学院珠宝学院、滇西综合运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等教学资源,加大对珠宝创意设计、雕刻、销售等人才的培育力度。举办了龙陵“玉满乾”杯等赛事,推出一批优秀玉雕作品和人才。组织商家参加云南石博会、文博会等商贸活动。扶持发展琥珀等新兴珠宝类产业。
培育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规上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对全市具有规模以上文产企业进行梳理,对该纳入文产企业统计的,做到统实统全。发挥市级文产引导扶持资金的杠杆作用,加强对基础较好文产企业的扶持,在项目建设用地、融资等方面帮扶企业,培育了永子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文化企业。至2016年末,全市工商登记在册的文化企业已达1500余家(户),新增文化企业144家,从业人员10万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40家。
积极整合资源,稳步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加强完善保山市黄龙玉文化产业园,新申报了高黎贡文化创意产业园、腾冲琥珀文化产业园,从完善功能布局、配套文化娱乐等方面稳步推进。对不具备园区申报条件的产业聚集区,先作为文化产业街区进行打造,如在昌宁县建设石文化产业一条街等。
推動改革促创新
把《保山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市委深化改革工作要点》作为工作重点,改革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政策。
进一步改善投融资环境,实施项目带动产业发展。拟定了三年发展分批扶持目标任务。引进振戎集团等大企业进入保山文化产业领域,商谈多项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与市级财政担保公司沟通,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担保模式。完善全市文化产业项目库建设,储备重点文化产业项目80个。完成了“珠宝之都”、隆阳区南红玛瑙综合开发利用等12个重点建设项目策划包装和招商推介。搭建了1个小微文化企业贷款担保平台;搭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平台;积极探索文化产业产权交易平台。
强化文化对外交流,积极为文化企业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动员100余家企业参与深圳文博会、上海民博会、南博会等省内外重要展会。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我市文化企业参加各类展会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
展望目标促发展
2017年,是保山市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至关重要的一年。全市明确一个总体目标: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品质,以旅游促进文化生产消费;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推进文化产业与金融融合,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撑。
一是建设一批创新力强的新型文化产业园区;二是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三是实施一批带动性强的重点项目;四是打造一批影响力强的文化品牌;五是培养一批专业化强的人才;六是搭建和完善三个服务平台,即非遗转化平台、文化企业融资担保平台、文化产业产权交易平台。预计至2017年末,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37.76亿元,增幅20%以上,新增省级联网直报企业8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