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口状况
2018-01-09李玉林
李玉林
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商王为了解决内部纷争和摆脱自然灾害带来的粮食威胁,多次迁都。尤其是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更是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组织的人口大迁徙。
商朝开始形成长寿、多子的思想。商代的青铜器上,已经出现了“万年无疆”、“子孙永昌”之类的吉祥语。
周朝十分重视人口数字的统计,设有许多掌管人口事项的官员。据《周礼》记载,专门负责人口统计的官员——司民(司命),每年要把国都与郊野的人口,注明性别,登记在户籍册上,生者登记,死者注销。
汉:人口锐减,鼓励生育
秦朝的人口约为2000万,但秦末汉初,天下大乱。“方之六国,无损其二”,三分之二的地方发生了战乱,生灵涂炭。汉初,人口下降为1200万人。汉惠帝、吕后两朝,实行休养生息,人口逐渐增加。汉惠帝实行鼓励生育政策,规定民间女子15岁到30岁未出嫁的,要罚款5算(120钱为1算)。
到汉平帝时,全国人口约为6000万人。但人口分布不均匀,陕西关中地区人口最为稠密,其次是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长江以南的人口依然稀少,边境地区更甚。出于政治安全的考虑,汉朝把罪犯、贫民和豪强势族,进行大规模移民,迁徙到边远地区。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贫富悬殊,加上王莽改制失败,战乱和天灾频繁,致使人口锐减。
到东汉光武帝时,全国人口只有2100万人左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到汉安帝、汉顺帝时,人口又达到约5000万。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土地兼并、贫富悬殊加剧,天下大乱。黄巾起义后,军阀混战,在战乱、饥饿与瘟疫的摧残下,到三国时期,全国人口只剩下1000万左右。
唐:“婚育状况”成为地方官政绩考核内容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的第一年(627年),他下诏书要求地方官奖励民间婚嫁,男子20岁,女子15岁以上,连同寡妇、鳏夫,都要结婚生育;对于无钱娶妻的光棍,亲戚和乡亲中的富人必须给予资助,并把“婚姻及时、鳏寡数少”作为地方官政绩考核内容之一。
天宝十三四年(754年-755年),唐代人口达到高峰。这段时期人口的剧增,除了政府奖励生育外,境外人口的归附也是主要因素之一。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天宝年间,人口估计在6000-7000万之间。从地域分布看,黄河中下游仍为重心,户口分布最密;江南地区户口仅次于黄河中下游,已超过淮河流域;秦汉时人烟稠密的关中地区,户口已渐衰落;南方沿海地区,因尚未很好开发,户口稀少。
宋:长江流域成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全国有4700万人口,后突破1亿大关。据历史学家漆侠推算,此时最高垦田数是7.2亿亩,这一数额不仅超过前代,即使后来的元、明两代也未能逾越。
在地域分布上,长江流域人口已占绝对优势,成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这是因为,南方农田水利得到发展、粮食产量得到提高。当时长三角、江西、湖南、四川和珠江流域的广东、广西地带,是稻米的主产区。高产良种的输入,踏犁、秧马、水车等先进农具的使用,圩田、沙田、山田的开辟,捍海塘的修筑,提高了粮食产量。苏州地区的平常年景,亩产大米两三石(300-450市斤);两广地区的水稻一年可两熟。粮食产量的增加,为人口的繁衍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到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全国(含金国)登记人口达8000万,南北人口实际总计1.2亿。
清:人口突破4亿
清沿明制,赋役根据人丁征收,对人口编审十分重视,规定每3年(后改为5年),“逐甲、逐里审察均平”,也会进行人口登记。
到了道光十四年(1834年),全国人口首次突破4亿。这主要是因为雍正年间,“摊丁入畝”,废除了人头税。此外,红薯、玉米、蚕豆、花生等高产农作物的播种推广,以及双季稻在江南地区的栽培,弥补了粮食的不足。可以说,当今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是在清朝乾隆、嘉庆、道光人口大发展时期奠定的。
从清代开始,关内过剩人口陆续向东北各地迁徙(俗称闯关东)。东北有的整座城均为移民所创居,如现在的辽宁省辽阳市。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准噶尔部、回部被平定,天山南北归入中国版图,定名新疆。关内人口大批迁移到新疆,嘉庆十三年(1808年),迪化州(今乌鲁木齐)境内的人口比乾隆四十年(1775年)增加了13倍。另外,清初湖南、湖北地区迁入四川、云南的人口也有一定的数量,山西人迁移到蒙古地区的也不少(俗称走西口)。去暹罗(今泰国)的人口也很多,不少人在暹罗做了官。
总之,中国历朝历代都重视人口管理,基本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人口呈螺旋式上升,庞大人口初基在清中叶奠定;南稠、北稀、东南密、西北疏的人口分布格局,在宋元时期初步形成;从明朝开始,中国开始出现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充实边疆的移民现象。
(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