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种过程中的病害预防策略研究
2018-01-09贾国军赵凤舞
贾国军++赵凤舞
摘 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食用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蔬菜,也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食用菌在栽种的过程当中往往容易发生病害,不仅会使得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食用菌栽种过程当中的病害预防策略的研究对于降低食用菌发生病害的概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在食用菌发生病害之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食用菌;病害;真菌;病毒
中图分类号:S436.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232004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用菌的营养相对较为丰富,口感也较为独特,其中不仅富含大量的维生素与蛋白质,同时还含有大量的矿物元素,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此外,食用菌的栽种相对较为简单,投资较少,可以在短时间内就完成收获,因此,是许多农民赖以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在最近几年当中,食用菌的栽种在农村地区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但是在食用菌的栽种过程当中往往容易受到病害的影响,从而导致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受到破坏,导致农户的经济利益受损。一直以来关于食用菌栽种过程中的病害研究都并不是很深入,许多农户在栽种食用菌的过程当中不仅缺乏必要的病害预防意识,在病害发生之时往往也缺乏必要预防策略。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对食用菌栽种过程中的病害预防策略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1 食用菌栽种过程中的病害防治特征分析
在食用菌栽种过程当中病害防治一直都是许多生产者重点关注的内容,其病害的发生以及主要的防治特点有一个或几个特征:病菌的菌丝体蔓延速度相对较快,一旦发生病害现象,就会短时间内在整个群落当中迅速传播,对防治工作的时效性要求相对较高,同时用药也相对困难,无法在短时间内起到较好的作用;食用菌的子实体的生长周期一般只维持在10d左右,周期相对较短,一旦发生病害,即使在最短的时间内用药,在子实体上也会留下病斑,再加上喷洒农药所导致的残留,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其经济利益也大打折扣,此外,由于勞动力以及农药投入的增加也导致成本的再次增加,许多农户在栽种食用菌的过程由于病害无法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对食用菌栽种过程当中常见的病害进行了分类,同时针对不同的病害种类总结了具体的预防与救治策略,从而有效提高食用菌的生产效率,提高食用菌种植农户的经济效益。
根据真菌栽种过程当中病害发生的不同时期,笔者将食用菌的病害分为菌丝体病害以及子实体病害2种不同的类型,此外,还根据病害发生的原因将食用菌的病害种类分为生理性与侵染性2种不同的类型。在下文当中笔者将逐一展开论述。
2 食用菌栽种过程中的菌丝体病害以及防治对策研究
食用菌的污染是指,栽种食用菌的栽种床或者栽种袋中出现了其他菌种的现象,从而导致食用菌的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在食用菌培养的过程当中常见的杂菌种类有细菌以及真菌2种不同的类型,而真菌侵入一般情况下被称为霉菌污染,细菌侵入则被称为细菌污染。
2.1 根霉菌以及毛霉菌导致的食用菌霉菌污染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
在完成食用菌菌种的栽种之后,在较短的时间之内,栽种床或者栽种袋中就会出现明显的霉层,一般情况下,这些霉层以灰白色居多,整体结构较为疏松,同时呈现出明显地絮状,生长也相对较为迅速,会在一个星期之内布满整个栽种瓶或者栽种袋,菌丝的断面也呈现出明显地灰白色,同时菌丝也较为稀疏,此外,食用菌的培养液pH值也会迅速的下降,呈现出明显地酸性特征,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根霉菌以及毛霉菌的快速生长,导致培养液的营养物质被快速吸收,从而导致其PH值的迅速下降,这就必然导致食用菌的生长受到较大的干扰。但是根霉菌与毛霉菌本身对于食用菌的菌丝并没有破坏作用,因此,部分生命力较为顽强的菌种在后期依然可以获得一定的生长,还可以长出菌朵,例如黑木耳以及平菇等食用菌就是如此。
食用菌发生根霉菌以及毛霉菌感染的原因与感染部位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是在栽种袋的袋口位置发生污染,则主要是由于在接种的过程当中严密性不足或者由于整体的培养环境温度相对较高或者通风条件较差导致的。如果整个栽种袋都出现了感染则必然是由于灭菌的不彻底所导致的,从而导致整个培养带当中都存在着根霉菌与毛霉菌。因此,为了避免食用菌受到根霉菌以及毛霉菌的污染,必须要在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严密接种,彻底灭菌,同时需要保证接种以及灭菌过程当中的通风条件,还需要控制好环境的温度,尽量在温度相对较低的环境当中进行接种。
所谓严密接种主要是指需要在完全的无菌环境当中进行食用菌菌种的接种,从而为食用菌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无菌环境,接种室的面积不宜过大,但也不能太小,一般以5m2左右为宜。同时接种室的密闭性也必须要得到一定的保障,接种室的天花板、地面以及墙壁必须要保持在相对较为整洁的状态之下,以便于消毒工作的开展。如果农户没有条件,则可以通过搭建棚膜的方式进行搭建,只需要有效的保证其密闭性就可以了。在进行食用菌菌种的接种之前,必须要对接种室进行认真的消毒。具体的程序如下:对地面进行打扫,同时撒上少量清水保证地面的湿度,再用清水将接种台进行擦洗处理。在完成擦洗工作之后,需要采用0.1%的新吉尔灭对室内进行擦洗处理,之后再使用苏打水溶液对室内的每一个表面进行处理,苏打水采用喷雾的方式进行喷洒,而在完成苏打水的喷洒之后还需要进行熏蒸处理,在进行熏蒸操作的过程当中同时还需要使用紫外线进行杀菌处理,紫外线照射的时间不宜过短,一般需要维持在0.5h以上。在接种工作开始之前就需要将相关的设备转移到接种室当中。在完成消毒工作之后,将一个大功率的电炉放置在一个铁皮桶的下部,而在铁皮桶的上部放置1个铁丝网,在铁丝网上进行食用菌菌种的种植,在这个过程当中电炉所产生的高温会形成一个特定的无菌环境,这种无菌环境的范围相对较大,同时也相对较为稳定,因此,灭菌效果相对较好。endprint
一般情况下,彻底灭菌往往采用高压灭菌锅或者蒸汽锅,把装袋的筐摞在一起,筐上罩2层塑料棚膜,下面用绳系牢再用沙袋压紧四周,通入蒸汽,当温度达到100℃左右之时,就可以停止加热,但是需要保持这个温度维持在10h之上,在完全停火之后还需要继续放置1h,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达到有效灭菌的效果。在灭菌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确保温度必须要控制在100℃左右,这是影响灭菌效果的关键因素。
2.2 青霉菌污染
在食用菌栽种过程当中青霉菌污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尤其是在生长阶段,青霉菌污染极为常见。一般情况下,青霉菌的污染也具有较为明显地特征。一般情况下,食用菌接种过程当中如果出现青霉菌感染,则在一周之内会出现白色的菌丝,但是白色的菌丝会迅速的转为青色。青霉菌对食用菌的生长竞争优势相对较为明显,会导致食用菌的生长产生较为明显的抑制。因此,一旦发生青霉菌感染的情况,除非极个别生命力极为完全的食用菌之外,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的食用菌的营养价值都会完全消失。对于此种情况,对于不合格的食用菌必须要及时的将其挑出来,否则,青霉菌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的传染到整个食用菌菌落当中。
对于青霉菌感染,往往是采用消毒剂对其进行处理,例如可以使用甲醛、新吉尔灭等消毒剂进行处理,同时还可以通过注射杀菌剂的方式控制青霉菌的快速蔓延,但是这种方式在控制青霉菌生长的同时,往往也会导致食用菌的生长受到一定的限制,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一定的损失,但是出去农药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之外,经济效益并不是非常的明显,因此,一般情况下的种植户也不愿意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当青霉菌的感染面积超过20%之时,大部分的种植户都会选择停止食用菌的继续种植,最终完全放弃。
导致青霉菌感染的主要原因在于接种过程的不严密以及培养料在进行发酵的过程当中灭菌不彻底所导致的。此外,塑料袋的密闭性也会导致青霉菌感染。因此,对于青霉菌的预防必须要从这3个方面的内容入手,接种过程的严密性以及培养料的灭菌工作都是具体方法如上文中所述。此外,还需要注意培养料的发酵过程,具体方法如下:根据所培养的食用菌的种类正确进行培养料的配比,并将所有原料掺半均匀,当培养料的料面温度达到60℃左右之時,需要将培养料翻开,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要注意不得将干料直接放入到料堆当中,在完成发酵之后及时进行装袋处理。
2.3 木霉菌污染
木霉菌在生长过程当中对于碳源具有较高的需求,因此,一般情况下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很容易受到木霉菌的污染。在培养料上菌落呈棉絮状或致密绒状、深绿、暗绿、墨绿色,上有同心轮纹,经常出现在培养基的表面、袋(瓶)口。一旦培养基在受到木霉菌的感染之后,食用菌就会出现快速的死亡。对于木霉菌污染,目前阶段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一旦发生木霉菌感染,农户基本上就只能将食用菌淘汰。此外,在种植过程当中,农户必须要严密关注食用菌是否发生木霉菌感染,做好相对的预防措施。
2.4 脉胞菌污染
脉胞菌是一种存在于玉米芯中的菌种。在突然以及空气当中脉胞菌也可以生存。脉胞菌的菌落一般情况下呈现出明显地粉红色,同时其生长异常迅速,一旦感染了脉胞菌污染,其在种植袋当中就会迅速生长,严重的还会出现瘤状突起,并将种植袋冲破。对于脉胞菌污染目前阶段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一旦发生脉胞菌感染的状况,种植户就必须要迅速的将其焚毁,从而避免发生新的感染,在完成焚毁之后尽量还对其进行深埋处理。导致脉胞菌感染的主要原因处理灭菌不彻底以及接种不严密之外,还有以下几点因素:接种季节温度相对较高,适合脉胞菌的生长环境需求;周边环境的清洁度不够。
2.5 曲霉菌污染
曲霉菌污染也是食用菌种植过程当中较为常见的病害。食用菌在感染曲霉菌之后会迅速的出现圆形的絮状原点,同时还会逐渐转变为其他颜色,例如黑色、黄绿色等。整体的菌落表面呈现出较为明显地粉末状特征。曲霉菌的出现对于食用菌是一种完全毁灭性的打击,食用菌的菌丝生长会受到极为严格的控制,栽种完全失败。曲霉菌生长对于环境也具有特殊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温度需要维持在30℃以上,含水量不得超过70%,此外曲霉菌最重要的生长因素在于不能有良好的通风。因此,在实际的栽种过程当中应该尽量控制环境不适合曲霉菌的生长。
2.6 细菌感染性病变
造成细菌感染的主要原因在于灭菌不彻底以及含水量相对较高。培养基在感染细菌之后,菌种依然可以继续生长,但是由于营养物质并不是十分充足,所以生长相对较为缓慢,虽然食用菌依然可以形成子实体,但是整体的产量相对较低,且发病的概率相对较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培养基的腐败,最终导致栽种完全失败。解决细菌感染性病变的主要措施依然在于接种过程以及培养基的灭菌。
3 菌丝体生理性病变
菌丝体的生理性病变主要症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发菌相对较为缓慢,菌丝相对较弱,出菇量相对较弱,产量受到较大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出现完全不出菇的现象。菌丝体生理性病变的主要原因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基的含水量不适合食用菌的生长,食用菌的生长过程对于含水量具有较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最合适的含水量需要维持在60%左右,含水量相对较高或者较低对于食用菌的生长都没有益处,如果含水量较低,则菌种的吃料相对较为困难,而如果含水量较高,则培养基中的空隙往往都充满水分,从而形成厌气环境,菌丝的生长很容易受到影响,虽然菌丝的发菌功能不会受到破坏,但是吃料较为困难。
培养基的透气性能不高,培养基的原料堆积以及接种室的透气性能都会对培养料的透气性能造成较大的影响,虽然依然可以正常发菌,但是菌种的生长相对较为缓慢,一般情况下,只能维持正常生长速度的50%左右。因此,在进行培养料的搭配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粗细结合,松紧适宜,从而保证袋内的空气可以有效流通。
培养基营养成分搭配不当 适宜的碳氮比(C/N)是菌丝正常生 长的物质基础,若碳氮比太小,氮素 过量,碳素不足,菌丝生长看似茂盛 但原基分化困难,不能出菇(耳); 碳氮比太大,则为氮素不足,菌丝稀 疏无力,产量低。粪草腐生型食用菌(如双孢蘑菇)以培养基质为主要氮源,因此,接菌前要对原料进行发酵处理,让微生物大量生长,分解足够 数量的菌体蛋白,否则,只发菌,不吃料或生长缓慢。endprint
pH值不合适。在食用菌的生长过程当中,对于pH值具有较高的要求,不同的pH值其生长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同时不同的pH值所生长出来的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pH值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导致食用菌的影响价值受到影响。
4 结语
在食用菌的生长过程当中,不同的生长环境往往会导致食用菌的生长受到不同的影响, 往往容易发生病变,从而导致食用菌的生长缓慢,并进一步导致侵入性感染。在本文当中笔者论述了常见的食用菌病变以及对应的预防策略,希望能对种植户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边银丙.食用菌病害鉴别与防控[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6.
[2]石延霞,金丹,孟姗姗,谢学文,陈璐,柴阿丽,李宝聚. 托拉斯假单胞杆菌弱毒菌株诱导平菇抗细菌性褐斑病的研究[J].园艺学报,2014(2):293-300.
[3]曹德宾,姚利,杨光,王艳芹,袁长波,王广来,刘文明.平菇生产中的多发性病害问题及其处理措施[J].食用菌,2013(2):58-60.
[4]彭卫红,叶小金,王勇,谢丽源,唐杰,黄忠乾,甘炳成,杨志荣,孙群.毛木耳油疤病病原菌的生长条件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161-164.
[5]努尔孜亚,郝敬喆,魏鹏,贾文捷,管建华,王玉华,盖庆伟.北疆地区食用菌细菌性褐斑病诊断与防治药剂筛选[J]. 新疆农业科学,2012(12):2234-2238.
[6]李进一,井印,雷琛琛.食用菌废料(菌糠)木霉发酵物对黄瓜土传病害防治及促生作用的初步研究[J].食用菌,2010(4):67-68.
[7]王广来,曹德宾,杨亿超,梁惠芬,陆晓光,郑阳.百病傻对双孢蘑菇病害的防治效果试验[J].中国食用菌,2010(3):55-56.
[8]潘濤芬,平建芬,刘琼娣,封谷强,梅贵华.营养素与营养液培育食用菌技术简介[J].云南农业,2009(12):13.
[9]王晶,李宝聚,孙军德,石延霞.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十九) 食用菌脉孢霉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蔬菜,2009(23):16-17.
[10]陈少珍,韦仕岩,周嘉运,王灿琴,吴圣进.草菇几种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食用菌病害综合防治之三[J].广西农业科学,2008(4):490-492.
作者简介:贾国军(1986-),男甘肃天水市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食品微生物与食药用菌领域的教学、科研及技术推广工作;赵凤舞(1973-),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生物医药的研究与开发和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