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观察骨折金属内固定器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8-01-09曾敏马吉剑杨林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后处理螺旋金属

曾敏,马吉剑,杨林

成都市郫都区郫都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 611730

对于接受了金属内固定术的患者而言,术后往往需对金属内固定器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以往临床上大多施予X线检查,但只可对正侧位的影像进行获取,难以进行全面的显示[1]。近些年,在骨折的诊治中,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广泛被应用,可对金属内固定器进行全面的显示,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为对骨折金属内固器观察中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的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该次研究对35例接受金属内固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查过程与结果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因出现骨折进入该院接受金属内固器治疗的患者中选取35例,男女分别有 19 例、16 例,18~72 岁,均值(45.3±7.6)岁,脊柱骨折有4例,骨盆骨折有2例,髋部骨折有6例,股骨骨折有7例,胫腓骨骨折有4例,踝骨折有3例,肘部骨折有5例,髌骨骨折有1例。所选患者都接受了金属内固定术治疗,手术都已经成功。

1.2 方法

35例患者都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检查仪器为Somatom Definition AS 128层螺旋 CT机,120 kV,50~320 mAs,1.0~3.0 mm 的层厚,16×0.75 的准直器宽度。完善扫描后,将扫描所得结果输入到syngo.via后处理工作站中,实施后处理,主要应用的方法是SSD(表面遮盖法)、MPR(多平面重建)、VR(容积呈现)。 对 SSD进行应用时,应该注重遮盖物的完全去除,以使金属内固定器的全貌显示出来;对VR进行应用时,需以内固定器具体形态为依据,从不同角度与方位进行裁剪旋转,使金属内固定器的位置、紧密度得到清晰显示。

2 结果

35例患者金属内固定器都得到了明显的显示,获取到了优质清晰的图像,与临床观察要求相符合,具体见表1。

总的来说,横断面扫描难以对内固定器进行完整的显示,但可对某一个平面中内固定器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MPR可从冠状与矢状位对椎体、长骨内固定器进行清晰显示,并对骨折线、骨痂进行显示;VR、SSD能够对内固定器进行立体、直观的显示,在骨盆、不规则金属内固定器观察中更为适用。

3 讨论

近年来,医疗器械发展程度不断提升,对骨折患者展开手术治疗时,与人体解剖形态相符性较高的金属内固定器逐渐广泛被应用。对于接受了金属内固定器治疗的骨折患者,为了对手术效果、患者恢复情况进行明确,往往需对金属内固器实施观察[2]。对此,以往临床上大多对X线进行应用,操作简单,可对正位图像进行获取,但在不同形态的金属内固定器的观察中应用效果不够理想,尤其是在脊椎、骨盆部位骨折的观察中,难以对金属内固器的全貌进行获取,使临床对金属内固定器安放位置、骨折恢复情况的评估有一定难度。

多层螺旋CT密度、空间分辨率都比较高,扫描速度极快,接受扫描时,患者无需对体位进行变化,可使X线检查中体位变化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得到避免。将其多层螺旋CT应用在骨折术后患者中,可从多个角度对金属内固定器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3]。采用多层螺旋CT实施检查后,临床上通常会把获取到的图像输进工作站中,实施后处理。MPR是后处理方法的一种,对CT实施横断面容积扫描得到的数据从冠状与矢状位进行重组,可对金属内固器进行清楚、连续性的显示,在较长的髓内钉观察中有较大优势。同时,MPR还能够对骨折线、骨痂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从冠状位对长骨加压钢板和骨皮质之间的关系进行显示,在长骨内固定器中观察中比较适用[4]。SPR能够从矢状位对后前位的内固定器进行显示,对于脊椎椎弓根螺钉,可直观显示,对椎骨内螺钉的行走情况进行明确。SSD技术可将物体表面的明暗阴影显示出来,对内固定器进行立体的显示,形态逼真,与人眼视觉习惯相符合。VR技术可对不同层面、方位进行选择,随后展开剪裁、旋转,对原始数据进行了保留,依据不同透明度,可对像素进行不同层次的显示,进而实现金属内固定器的独立显示。SSD、VR可依据需求对观察角度进行选择,对内固定器的安放稳定性、与骨组织的关系进行显示,从而对内固定器安放效果进行明确。

表1 35例患者观察结果

但实施图像重建时,可能会有金属伪影出现,影响观察,为对这一点进行客服,需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实施扫描时,可对宅准直器进行应用,使容积效应减少,使扫描光束垂直于内固定器的长轴,使单位层面中的金属量减少,从而使金属伪影减少[5]。其次,对于扫描条件的选择,应该对高管电压进行选择,使密度分辨率提升。最后,对图像进行重建时,对稍厚的层面进行选择、对平滑处理技术进行应用,使噪声减少,从而使金属伪影减少,实现图像质量的提升。

总之,现阶段,对于骨折患者术后金属内固定器的观察,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仍然是X线,此种方法虽然操作相对简单,但难以对全面的信息进行提供。同时,在形态比较特殊的金属内固定器中,X线难以对其进行清晰、全面的显示。而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的技术能够对金属内固定器实施直观、清晰、全面的显示,可为内固定器安放效果、骨折恢复效果的评估提供可靠性依据。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了金属内固定器治疗的患者,术后,临床上可积极施予多层螺旋CT扫描,并对对扫描所得图像实施后处理,以对内固定器的具体安放情况、患者预后进行准确性评估,从而为骨折患者康复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依据。

[1]陈国煌,黄志鹏.浅谈多层螺旋CT图象后处理技术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6):1148-1149,1179.

[2]崔洪艳.双源CT单能量成像技术在骨折后金属内固定术后的应用价值[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9):32-34.

[3]林宇进.浅谈多层螺旋CT重建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关节内骨折方面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3):35-36.

[4]李兮屴,左维敏,王海燕,等.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四肢骨关节骨折影像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10):120-123.

[5]王大虎.多层螺旋CT重建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究[J].大家健康,2016,10(6中旬版):126-126.

猜你喜欢

后处理螺旋金属
从发现金属到制造工具
致命金属
果树防冻措施及冻后处理
乏燃料后处理的大厂梦
旋风“螺旋丸”
螺旋变变变
金属美甲
乏燃料后处理困局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