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价值
2018-01-09任艳
任艳
四川省平昌县人民医院超声科,四川平昌 636400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临床常见、多发的外周血管疾病,以老年人群、长期卧床人群发病率较高,好发于创伤、外科手术后。研究表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将严重影响肢体血液循环状态,患者局部将表现出疼痛、肿胀等相应症状,若血栓脱落回流引发肺栓塞将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应引起相关医生、护士高度注意[1]。该文将选取该院于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探讨超声检查对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临床检出率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 60~91 岁、平均(73.23±1.64)岁。 纳入与排除标准:①接受外科取栓手术治疗,经病理检查确诊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②年龄不小于60周岁;③术前行超声检查,对超声检查方法具有良好耐受性,无相关禁忌证;④排除存在其他血管疾病患者;⑤排除恶性肿瘤患者;⑥排除精神系统疾病者;⑦排除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女性人群,如哺乳、产褥、妊娠等;⑧对该次研究所需内容具有完全知情权,于研究前指导患者(或家属)独立签署相关协议(知情同意书,由该院伦理研究会制定);⑨患者意识清醒,可积极配合该次研究所需超声检查;⑩该研究内容通过该院伦理研究会审核。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该次就诊病历资料、询问当事接诊医护人员、咨询患者及家属等形式回顾性分析90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接受超声检查,之后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手术治疗(机械取栓、介入等),指定高年资、专科临床医生、护士完成相应操作。记录90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超声检查结果,并将其与病理确诊情况进行对比,两组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后实施相应检验并得出结论。
1.2.2 超声检查方法 仪器选用荷兰飞利浦公司(Philips)提供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IU22),探头频率10 MHz。指导待检者取仰卧位并使其身体稍侧向,患侧膝关节弯曲且保持大腿外展外旋 (轻度),检查内容包括股深静脉、股总静脉、胫后静脉、股浅静脉、胫前静脉、腘静脉走向纵断、横断面,静脉血管腔内回声水平、血管壁平滑度并对静脉管径测量均由二维超声实现,各段静脉血流情况则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实现,血流速度测量、频谱检测需通过脉冲多普勒检查(PW)实现。同时需根据待检者实际情况选择实施乏氏试验、血管压瘪试验、远端肢体挤压试验等项目。
1.3 统计方法
上述研究所得两组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超声检出率由[n(%)]表示,数据输入 Excel表中并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实现统计学分析,给予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90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顺利完成超声检查及外科手术治疗,经对比可知超声检查对其病情检出率(91.11%)与病理诊断结果(100.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90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病部位中,以胫后静脉所占比例最高[46例 (51.11%)],其他发病部位还包括胫前静脉 [23例(25.56%)]、腘静脉[8 例(8.89%)]、股浅静脉[8 例(8.89%)]、股深静脉[5 例(5.56%)]等。
表1 90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超声检查、病理诊断情况对比[n(%)]
3 讨论
研究表明,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回流心脏并形成非栓塞是导致此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提示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病死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2]。但有研究显示[3],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后,部分患者并无典型临床表现,此外该病以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而老年人群因身体各项机能降低,疼痛阈值随之下降,由于疼痛不敏感性从而为临床发现并确诊病情造成一定困难。
研究表明[4],血管造影仍是目前临床用于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 “金标准“,但由于此法属于有创操作,在获得疾病相关理想诊断依据的同时将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创伤,且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加,机体各项组织器官功能均呈下降趋势,接受血管造影检查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不利于其积极接受并配合检查。超声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具有无创、无痛、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重复性强等特点,现已于各级临床医疗机构推广使用并为各类疾病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研究表明,超声检查可提供血栓的形态、位置、程度、类型等相关信息,具有较为理想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检出率[5]。该文研究也显示,90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术前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确诊符合率高达91.11%,此结论与虞晓龙等人[2]研究资料具有一致性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不同时期超声表现如下[6]:①慢性期(发病数周甚至数年):具有显著增强的回声表现,血管腔无均匀粗细、管壁呈增厚状态、血管内径减少,经彩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双轨征“血流情况,存在侧支循环建立并可见浅静脉、交通支扩张表现;②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经超声检查可见血栓局部呈低回声或无回声。
但该文研究中可见,虽然超声检查对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出率较高,却仍有8.89%误诊、漏诊率存在,应引起相关医护人员注意。由此提出,经超声检查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从而尽可能的提高此类疾病临床检出率[7]:①操作者应熟悉人体下肢静脉解剖走行;②疑似髂外静脉血栓患者需将探头频率适当调低后实施检查;③检查时需适当用力提高检出率,但力度不宜过大以免造成不良事件;④超声检查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病情过程中需确认血管长轴时,应由血管近心端自血管解剖走行实现有效寻找;⑤疑似急性期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接受超声检查过程中,若无必要应尽量避免使用挤压试验、加压试验,以免导致血栓脱落增加肺栓塞发生几率;⑥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接受超声检查过程中,操作者应根据所测血管深度及时调节聚焦点,选择合适的角度、多普勒增益,有利于提高临床疾病检出率;⑦肥胖患者经超声检查时可通过降低速度范围、挤压远端肢体使血流速度加快等形式增加血流信号;⑧部分处于急性期的患者机体内新鲜血栓经超声检查可表现出无信号,是导致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提示操作者在检查过程中不应仅单一根据静脉腔内信号回声情况判断病情,应利用管腔内是否存在血流信号、挤压试验管腔是否压瘪等多方情况综合判断病情。
综上所述,应用超声检查对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为理想的检出效果,可作为无创诊断此类疾病的有效措施,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特点,接诊疑似病例需积极给予各项检查确诊病情,有利于及时检出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病情并为其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保障其疗效、预后及降低死亡率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今后推广。
[1]冯庆艺,罗艳,苏龙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2):6-7.
[2]虞晓龙,李尊,郑建刚,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17(1):51-54.
[3]李俊来,曹晓林,余美琴,等.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效率的策略研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4,11(2):134-138.
[4]谢新静.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老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的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2):97-98.
[5]彭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1):4087-4088.
[6]贾春慧.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分析[J].影像技术,2016(4):51-52.
[7]朱成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