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2018-01-09
专题报道
【参会感受】
注重实践问题研究 科研反哺体育教学
一、基本情况
在论文交流现场,很多参会者对论文报告者提出了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对文章题目表述的不同看法”“对部分文章中概念界定的疑惑”“对部分研究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手段进行了咨询”“对研究过程提出了部分合理化建议”等方面,同时向主持会议的专家请教的相关科研的专业性问题。在每一位汇报者结束和每一个单元结束后,主持专家会站在专业的高度对论文的汇报情况进行简要点评,既有面上的通识科研理论知识,也有点对点的具体案例剖析,主要点评集中在“科研论文撰写的规范性、选题的技巧、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指导性、课题研究后续的工作开展”等方面,使所有与会者受益匪浅。
二、参会感悟
1.中小学教师撰写的论文和高校教师撰写的论文从基本规范格式到学术性都存在一定差距,基础教育教师文章的表述不够严谨,随意编造新名词,如,研究方法名称,使用的名词应是学科领域中的专业术语,尤其是核心概念。
2.中小学教师的文章主要结合一线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而撰写,在文章中对出现的教学热点现象和问题能进行深入分析,能够深入剖析《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理念和目标,部分教师对《课标》的理解有一定深度,如《中小学课时体育教学目标设置的失范表征及对策研究》一文中,作者结合大量案例,阐述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课标》理解的误区,有着很强的指导价值。作为一线教师期盼有更多这样的文章出现。
3.较多的报告者的论文中,很多的概念界定值得商榷,部分论文的概念界定脱离了本论文研究的特定氛围。
4.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论文比较感兴趣,如,《小学体操教学中发展学生体能素质微创新研究》《三化理念下上海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现状的实证研究》《对体育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我国大中小学课程衔接的研究》《借鉴优质课的“亮点”提升常态课的实效——谈小学体育优质课对常态课教学借鉴的思考》等。
5.论文后的新问题需继续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提炼研究成果。
浙江省镇江市大路实验学校 王竹平
“顶天”直指世界科技前沿明珠“立地”解决现实学校体育教学问题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给与会人员提出希望与要求——“只有顶天才能立地,学校体育科研才能体现真正的价值”。
笔者听取了26位论文作者从学校体育教学研究、校园足球发展研究等2个专题进行分会报告。
一、脚踏实地,立足教学实际,破解学校体育教学的难题
青少年学生运动时间不足、体质持续下降等难题,一直困扰着体育教学工作者。《中小学校体育特色“一校一品”建设的区域推进策略研究》《基于健康中国背景下构建健康校园的健运会模式的案例研究》等文中提出的如何保障学生体育运动时间、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打造学校体育特色建设、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家庭或父母的体育态度对学生(子女)体育态度与行为的研究、高校体育社团、俱乐部或健运会的案例研究、高校体育文化使命(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的研究等研究成果,采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研究得出家长锻炼频率、社团建设与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认知与行为呈显著正相关;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的营造等能促进学生自愿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学生体育行为的产生,并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者通过为青少年学生创造更多的运动时间、提供多种体育锻炼的平台,树立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的体育文化使命和信心,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促进体质的提高。脚踏实地、立足教学实际破解学校体育教学难题的研究,一定能达到“顶天”的科研效果。
二、关注“校园足球”研究,响应校园足球国家战略
中国校园足球活动不仅是1个运动项目的开展,也是落实教育措施1个举措,在进行校园足球教学活动的同时达成“育人”的目标,把“立德树人”等育人目标落实到校园足球运动中,落实到大课间活动中。在“校园足球”会场的报告中,《校园足球社团区域特色课程化实施的研究》等文章中就校园足球开展的策略、特色足球课程的实施、足球运动开展教体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报告。报告专题的研究成果内容广泛、前瞻,除了展示各位汇报者的成果外,还旨在引导各位大中小学校的教师关注“校园足球”,为“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提高“校园足球”的科学化水平,响应校园足球的国家战略。研究者以行动研究为主,在探索“校园足球”的发展道路上,研究出适合地域发展的样本案例供各地参考运用。
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东一小学 钟恒炳
立德树人:提升体育课程的育人价值
笔者所听到的论文中,对教材的分析与重构、影响数据的分析、以及教学模式的构建都阐述得比较具体。但是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角度来看,文章中缺少可以操作的、可以借鉴的具体策略和建议。那么,该如何更好地通过体育教学发挥体育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呢?
一、强化课堂常规,践行立德树人
强化课堂常规就是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随着规则意识的提升,道德品质也随之提升。如,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如需发言先举手,不可打断别人的发言。在散点练习后集合时,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到位,并做到静、齐、快。当学生在练习时发生碰撞,要礼貌地说声对不起。像这些常规的强化,就能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礼貌待人以及集体荣誉感。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认真落实课堂常规,学生的行为和意识就会慢慢开始转变,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实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二、挖掘教材功能,践行立德树人
体育教材不仅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其背后还隐藏着特殊的教育内容,需要教师站在更高的高度理解教材本身所赋予的价值。因此,体育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功能与价值,寻找立德树人的切入口。如,球类运动等集体项目,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武术项目更是培养精气神的有效载体。总之,体育教材本身就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特性,只是这个特性隐藏在教材的背后,需要教师有效解读与挖掘。
三、巧用教学组织,践行立德树人
巧妙地运用教学组织进行德育教育是践行立德树人的核心,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有机结合,并在教学组织的各个环节中进行立德树人教育。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巧妙的教学组织,将心理活动融入各个教学环节,能有效实现立德树人教育。
四、妙用突发事件,践行立德树人
体育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有时也是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体育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处理具有育人价值的突发事件。如,有人将摔倒的学生扶起来,就可以立刻表扬扶人的学生,进行相互帮助的教育。又如,在接力赛中有学生摔倒后继续完成比赛,这时除了询问伤势外,也应立刻表扬他勇敢,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总之,通过有效处理教学突发事件,除了能提高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更能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三小学 徐献银
以挖掘数据为载体 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综合效应
听取主题报告1:第1个主题是围绕学生体质测试数据分析与研究、学生体质测试数据的二次利用与挖掘以及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锻炼的因素分析。通过学生体质数据的分析与挖掘,为学校体育和学生运动习惯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大数据平台建设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综合效应研究》为区域体质数据监测和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发思考:多年来,专家和中小学体育教师一直在深入研究中小学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现状与对策,提出很多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也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研究。但是,学生身体素质依旧没有得到有效提高。那么,如何将这些研究的措施与策略有效落地,根据学校、区域的实际情况,寻找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最有效的策略。围绕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与对策分析、评价标准体系以及心肺功能等研究,体育教师应思考如何利用现有的身体素质大数据,挖掘二次数据背景的价值,真正为学生服务。
听取主题报告2:第2个主题是围绕教师自身专业成才的分析与研究。如,《合同计划法运用于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中的研究》为了解决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管理目标不清,责任不明确、制度不全、课改行为被动等问题,提出了教师实施合同计划的实践效果实证研究。通过“合同计划法”激发教师发展的内驱力,促进了合同计划执行者之间的沟通、协作,强化了支持、帮助、服务、科学、规范,提升了体育教学质量与管理的质量,实现了学校与教师的共同发展。《“四级联动”区域体育教研活动的探索研究》构建区、片、镇、校四位一体的“四级联动”区域体育教研活动网络体系,为中小学体育教师搭建了体育教研平台,提高了教师的参与率,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这2篇的文章,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以值得借鉴的地方。
引发思考: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推动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从内因发生作用,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是值得体育教师思考的问题;从外部因素来看,体育教师如何去营造教研活动的氛围,如何搭建有效的教研活动平台,如何对教研活动进行顶层设计,让更加的体育教师愿意、乐于、积极、主要参与教研活动中来;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如何设计一些解决教研活动的系列研讨主题,真正解决教师在教学方面、科研、训练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教师自身专业的提升与发展。
总体感受: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角度来看,文章中缺少具体的、可以操作性、可以借鉴的、可以落地的提高学生体质的措施和建议。关于提高学生体质的文件和政策很多,最关键是每个省市、地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地将相关政策落实,让政策真正落地,转化为实践可以操作的策略。为增强学生体质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做法,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第二小学 陈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