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不能“理解”的
2018-01-08向韵雯
向韵雯
前段时间,《卖米》“刷爆”朋友圈。我的父亲,一个70后,为这篇朴实而又真实的文章数度落泪,用他的话说:“文中的情景和他小时候经历的一模一样。”也许是因为成长经历的差异,作为一个05后,我对那种卖米的辛酸与无奈似懂非懂,对有些情节甚至有些不能理解。
我终于很深刻地意识到,我是个不知人间疾苦的人。
我不能理解的,有先前米贩子压价时母亲的“固执”。一块零八在当天的市场已是较高的价位,损失的那一点可谓微不足道。家里可还有等钱买药的病人呢!可这位“固执”的母亲始终不肯放一放手,以致最后没人买,担米回家才后悔了。父亲说,她们都希望劳动成果得到应有的尊重,何况她拿出来的是最好的大米,买的人出价太低,当然不想卖呀!但后来没人再买,放低价格也卖不出去了。市场就是这般无情。问题是,只相差微薄的一点点钱,值得那么做吗?他们讨价还价的那几毛钱,放到现在,可能扔地上都没人捡了。
我也不能理解那位母亲对“女儿撒米”的反应。正常的父母,看到女儿脚伤了,不应该第一时间上去问痛不痛吗?而她眼里只有撒落的米,心疼的也只有米。母亲当然不会是不爱女儿。她曾两次对女儿说“你学生妹子,肩膀嫩”,硬要挑起更重的那担米,也曾在珍惜一毛一分的同时要女儿去买根冰棍。这怎么会是不爱?到底还是为生活所迫吧。可是啊,为了生活,为了那几块、几毛钱,亲生孩子都不顾了,生活压力竟有这么大吗?简直不可思议。对于从小有父疼母爱的我而言,这几乎有点“危言耸听”的味道了。
我还不能理解,为了卖米,竟然要挑着米走“30里路”。我没走过那样长的路,也没看到过谁走那样长的路。还记得父亲曾为了让我体验他小时候上学长途跋涉的感觉,带着我走了7.5公里。把那一次的路程再翻上一倍,再加几十斤的负重,我恐怕走一天也走不到。为那一点点钱,母女俩挑着重担来回走了几十里,真是无奈之举啊。
是的,隔着一段长长的时光,文中的很多场景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太过遥远。初读不解,再读发现,那些看似不能理解的情节背后,却承载着一份坚强与大爱。
家徒四壁,父亲多病,姐弟念书都是一种奢望。即便每斤米多卖5分钱,一担大米也才多卖几块钱。如果搁现在,几块钱只能买到一支雪糕,但对于文中那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来说,在那个年代就可以为父亲多买几服治病的药。
第一天卖米无果,母女决定第二天再次翻山越岭。对此,母亲说:“一块零八也好,一块零五也好,總之都卖了。”她们又何尝不知肩挑几十斤跋涉山路的艰辛!但是,她们别无选择,这是她们唯一的希望。
《卖米》的作者,张培祥,这个出生在株洲醴陵市神福港镇筱溪村的女子,是个非常优秀的才女。在她的人生里,也许担米的时刻并不多,却时时刻刻走得比担米时更艰难,也更坚定。从小考试第一,几十万字一天读完,在那么困难的家庭环境下考上了北大,上了大学再也不花家里的钱,还打工补贴家用……
时至今日,还有多少像张培祥那样的人,挑着比米担更重的担子?又有多少与我一般大的孩子,揽下父母的活儿,把对轻松自由的渴望放在心底?
这样的人估计是不多了。我们是多么幸福,我们拥有的现在,是很多人奢望不到的未来。作为一群幸福的05后,我们也许无法切身体会张培祥卖米那样的辛酸与无奈,但也必须理解他们的故事。那是上一代人成长的缩影。那份温暖或许卑微,那份感动或许琐碎,但那份坚强比大山硬朗,那种大爱像水晶一样澄澈。
张培祥的确是一朵花。她那样出众,却并非一朵自在的飞花。早在2003年,她便因白血病而凋谢了,无法绽放更多的美丽……我们都是未放的花苞,如果每一朵都努力开得更美——为她开得更美,她也会很开心的吧。
愿她在天国永远绽放着自己的美丽!而我们愿做她的飞花,把这份坚强和力量接力传承!为己盛放,为她前行,让世界留住芬芳!
(指导老师:张 凌)
编 辑 絮 语
韵雯同学在读过已故才女张培祥的名作《卖米》之后,写了这样一篇读后感《我所不能“理解”的》。我们很多同学写读后感,都是不管自己能不能理解,用空洞的大词,用没有来由的大话,来一通大大的赞美和歌颂再说。相比之下,韵雯的真诚显得尤为可贵,她一连用了三个“不能理解”——“我不能理解”“我也不能理解”“我还不能理解”,但我们发现,这样三个坦诚的“不能理解”其实就是韵雯思考和理解的过程。通过思考,她理解了她该理解和能理解的东西,于是文章最后回到了“我”,回到了“我们”——“还有多少像张培祥那样的人,挑着比米担更重的担子?又有多少与我一般大的孩子,揽下父母的活儿,把对轻松自由的渴望放在心底?”
是的,正如韵雯所说,“我们也许无法切身体会张培祥卖米那样的辛酸与无奈。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不忘记就是一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