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及实施
2018-01-08祖木拉提
祖木拉提
摘 要: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上,主要是由教师掌握着课堂的主导权,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但是这样的课堂取得的实效性非常有限,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没有起到良好的锻炼效果。于是很多教师开始实施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导权,进行知识的挖掘,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取得全面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论述高中化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及实施。
关键词:高中化学 研究性学习 组织及实施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主要由学生掌握的学习的主动权,对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结合高中化学的学科特点来看,重在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够用化学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看待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更直接的体现,也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那么我将针对高中化学教学,浅谈研究性学习的有效组织及实施策略。[1]
一、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
不论引导学生进行怎样的学习活动,必须要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因为学生的自制能力比较弱,必须要在计划的干预下,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就以化学推断题的教学为例,这一类题型主要引导学生将学过的化学知识融合起来,锻炼学生的推断思维,教师可以根据这样的题型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总结有效的解题模型。但是这类题型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教师必须要制定科学的计划,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总结学过的知识,构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将各个知识点的特征总结出来,当发现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时,则能够快速地与知识匹配起来。接着,教师再要求学生理解推断题的考查用意,从而更快地找到解题思路。最后,则是要求学生从实际的例题出发进行演练,熟练掌握解题模型。通过这样的方式,制定了一个科学的学习计划,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学习效果。[2]
二、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
研究性学习主要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教师要选择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就以有机化学的教学为例,这一章节主要奠定学生的有机化学知识基础,但是考虑到其中有些内容过于抽象,不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可以选择容易接受的基础知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比如教师可以以酯化反应为研究主题,先要求学生了解酯化反应的原理,能够知道这样的反应有着怎样的特征。随后再根据实际的案例进行研究,了解在这些实验中酯化反应会产生怎样的现象,深入掌握其中的基础知识。最后,再从实验扩展出来,对酯化反应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深化学习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选择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研究性学习。
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完全掌握着自主学习的主动权,因此,也很容易产生各种问题,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发挥引导者的职能作用。就以离子反应的教学为例,这一章节主要引导学生进入化学微观世界,探讨在化学反应中离子的移动。但是这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对于离子的移动不容易理解。这个时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首先是要解释好离子反应的化学原理,能够让学生知道离子反应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其次,还需要结合实际的实验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进入实际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索,了解知识点的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帮助学生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四、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学习任务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单一地挖掘知识,而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一些可操作的学习任务,提升学习能力。就以金属元素的教学为例,这一章节引导学生学习各种金属的物理和化學性质,以及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知识点比较多。于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那就是需要学生根据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各种方法来总结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对这些繁多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掌握。这样的学习任务,既能够升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能够锻炼学生总结和探究能力,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设计可操作的学习任务,提升了探究性学习的可操作性。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组织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涵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格局,是顺应新课程改革潮流的表现。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研究性学习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探索高效的组织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研究性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万伟,秦德林,吴永军.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43-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