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艺术领域案例分析《我不想这样》
2018-01-08李琳琳
李琳琳
【案例背景】
5~6岁的幼儿随着他的感知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他们对美的看法也有了自己更独到的见解。教师对幼儿的行为和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过多偏重于作品结果的优劣,评价的内容偏重于幼儿“学”的知识和技能技巧方面,评价标准往往偏于成人化,如画面是否干净、比例是否恰当等。
【案例描述】
今天的活动是“喜迎六一”美术活动,孩子们通过画、剪贴、折纸多种形式创作粘贴画。孩子们兴致勃勃拿着画笔开始绘画了,这时王××跑到我面前:“老师我想折一朵花,怎么折啊?”我帮助了他。不一会李××又跑了过来:“老师小草怎么画了?”我提示她,她完成了回去了。张××完成的最快,拿着画纸快速地跑到我前面,高高兴兴地说:“老师,看看我画的,多漂亮。”正当他要和别人炫耀时,我对他说:“张××,你这幅画还应该再添点东西,当我要为张××修改作品时,张××很快抢过我手中的笔,急切地说:“老师,我不想这样!”当时我愣住了。
回想起我平日的举动,美术活动后,我看着孩子们的作品不如我想象的好,我经常和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颜色涂的要均匀,不能留白,你的画还可以添一些花儿、草儿、白云……回去接着画!”如孩子们有什么需求或上交的作品没有我想象的好,我就会忍不住拿油画棒帮他们修改,“这里可以这样啊”。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呢?我意识到了责任在于我,平日的举动以为是帮助了孩子,却局限了孩子自我发展的愿望,没有给孩子自主的空间去想象和创造。
【案例分析】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这个活动中,我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孩子作品添上一笔的时候,孩子的反应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方法不正确,为了让幼儿的作品更完美,教师总是从自己的审美标准出发,好心地为孩子作品添一点,改一点,但从幼儿的发展来看,反而适得其反。我们成人不要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教师不应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因在艺术活动中,我们要做的是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支持幼儿大胆地表达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2.教师这种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就像一个人习惯了用拐杖走路,而一旦丢掉了拐杖会不习惯一样。忽略幼儿与审美对象所进行的平等心灵对话,久而久之,幼儿只有认同教师及其知识,没有自己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和体验,更没有了对艺术的兴趣,审美素质的培养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只要教师不再用“像不像”“好不好”“对不对”等成人的标准来评价幼儿的画,或者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的干预,而是在乎幼儿作品反映了幼儿怎样的感受、认知、想象和创造,教师会惊喜地发现,幼儿是多么具有表现力。只有这样,幼儿就不会是人云亦云的模仿者,而是想象丰富、有独到见解的创造者。
3.艺术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要以幼儿的感知经验为前提,要用恰当的方法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以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在活动中教师要做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案例中教师没有肯定幼儿的艺术作品,我们应该考虑幼儿的不同个性特点,对不同的幼儿采用恰当的评价方法。教师可用肯定的笑容、适度的赞美、鼓励的动作、适当的奖赏等方式,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只有针对幼儿的个性特点采用灵活变化的方式,才能有效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满足幼儿不同的发展需求。
【幼儿艺术能力培养的误区】
1.儿童画就是孩子的涂鸦
我们通常所说的儿童画,指的是孩子画的那些有形象、有色彩、有场景甚至有情节的画。孩子的涂鸦属于孩子绘画的低级阶段,虽然也是儿童绘画作品,但主要还是以无意识绘画为主。
2.兒童画不需要学的
虽说孩子的画“发乎天性,难得的就是‘自然二字”,但要是让孩子那些自然纯真的涂鸦之作成为一幅好作品,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画画需要一定的知识经验积累,没有积累,孩子想画画也常常不知道从哪画起。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他画的画很多都是线条,没有具体的形象,不仅没有构图,涂色也没有章法。学习的过程就是孩子积累知识的过程,孩子不仅能知道从哪里起画,在表现事物形象、构图和配色等方面也会上一个层次。
3.培养幼儿的艺术才能是要把他们培养成艺术家
培养幼儿的艺术才能是要培养幼儿对审美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在审美活动过程中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不仅仅只借助音乐、美术、文学等形式,还包括大自然、人的言行等,培养幼儿美感既不是培养幼儿成为艺术家,也不是让艺术完全成为其受教育的手段,而是要激发幼儿最初对美的兴趣,给他的人生一个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