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
2018-01-08郑建姿
郑建姿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创造问的机会,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会问,要拓展问题空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问题意识”培养的四步教学模式:第一步,要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第二步,要围绕研讨的问题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第三步,要进行学习资源的展示、交流,鼓励学生质疑;第四步,要带领学生提升认识,进行总结与反思,在反思中提出新的问题.
【关键词】问题意识;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学生能自主地发现问题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能根据具体的情境与获得的信息,自觉地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史宁中教授指出:“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都是我国现行教育的薄弱环节,这个环节的缺失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影响是重大的,因此,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是帮助学生积累思维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有效方法,这应当是未来数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创造提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有问
课堂上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心理安全感,敢于提出问题,还要形成积极的评价机制,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合理安排质疑的时间,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学习中疑惑不解之处,并能针对此提出自己困惑之处.还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习惯,针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会问
教师要在巩固学生已有问题意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发问水平.要特别注意给学生创造产生问题的空间,去品尝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教学中要及时“捕捉”学生的智慧火花,让学生在“提问—解答”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问题意识.
三、拓展问题空间,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它不仅仅是一种课堂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实践能力的提升.数学学习中,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将课内的兴趣延伸到课外,将课内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探索更多的未知问题,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以学生“问题意识”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第一步,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创设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问题情境中,寓抽象的数学问题于新奇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设计如下情境:一只小猴子先后骑上车轮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的车子在路上行驶,只有圆形轮子的车子能平稳行驶.一路上,小猴子上下颠簸的样子非常滑稽可笑,学生兴致盎然,带着“车轮为什么要设计为圆形”的疑问,迫切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还可以创设富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合理的成就需要,激发学习动机,增强自信心.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时,把学生置于客厅装修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产生参与设计的欲望.让学生知道地板的铺设应考虑客厅地面的面积,踢脚线的问题要用周长的知识.
第二步,围绕研讨的问题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巡視中收集学生不同的方法,包括不对的.
根据不同类型的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问题较为简单时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开放性、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后进行合作交流.教师要通过巡视、追问,发现并收集学生不同的方法、错误的方法,尽可能丰富交流的素材.例如,在二年级混合运算单元“解决问题”中有这样一题:我们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通过巡视我发现了以下几种方法:90-36÷9;(90-36)÷9;90-36=54(个),54÷9=6(次).每种方法都很有代表性,都能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所以选好素材是质疑能力培养的关键.
第三步,进行学习资源的展示、交流,鼓励学生质疑.
选好素材后,每种方法都让学生尝试着去解读,解读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思考的过程,读懂时学生会将别人的方法转化成自己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读不懂时,学生自然会有疑问,在质疑和追问中,出现错误的学生也会逐步地发现问题.当然,这一环节除了鼓励质疑的学生,更要表扬出错的学生,让学生们明白你的错误其实是给了大家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出错”这件事,在质疑中培养“问题意识”.
第四步,带领学生提升认识,进行总结与反思,在反思中提出问题.
一堂课的结尾就犹如乐曲的尾声,设计巧妙就会余音缭绕,回味无穷,所以在课结尾时鼓励学生发问,个别学困生可能会将不明白,没有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这都是宝贵的资源.另外,思维活跃的学生会提出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生活化的问题,留下了学生思考、验证的空间,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参考文献】
[1]史宁中.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