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认知冲突,建构数学知识

2018-01-08付培兵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认知数学教学学生

付培兵

摘 要: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与冲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

关键词:学生;认知;数学教学

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动的重要原因。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在易错处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促进知识的主动建构。如教授“认识周长”一课,为加深孩子们对周长概念的理解,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师:为加强身体素质,小亮的爸爸给他制定了一个锻炼计划:每天围着操场跑一圈。

小亮第一天是这样跑的。

师:小亮第一天跑对了没有?

生:没有。

师:他跑了一圈呀。

生:他没有沿操场的边线跑。

小亮第二天是这样跑的。

师:小亮第二天跑了跑道的一圈没有?

生:没有。

师:他是沿边线跑的呀。

生:但没有跑到底,还差那么一小段。

小亮第三天是這样跑的。

师:小亮第三天跑对了没有?

生:跑对了。

师:他是怎么跑的?

生:沿着操场边线跑了一圈。

师:一圈,也就是(一周)。

“怎样才是一周的长?”老师首先给同学们呈现了小明跑的“一周”,但没有沿操场的边线跑,紧接着就是沿边线跑,但没有跑到底,还差那么一段,这时同学们的疑问加深了,此时,老师才呈现出怎样跑才是沿着操场跑一周,第一、第二两种情况生动演示了学生可能存在的对周长的错误认识。老师通过在易错处巧妙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让学生在比较中很好地建构了周长的概念,加深了对周长内涵的理解。

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就是要创设“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教学情境。要注重在拓展处巧设认知冲突,因为这样能有效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点亮学生积极思维的火花。如:周长和面积是两个易混淆的概念,为了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课上我设置一道思维跨度较大的题目。

课件出示下图。把一个长方形分成下面的两个图形。

师:图1中,①号、②号图形的周长谁长?还是一样长?

生1:①号长。

生2:②号长。

生3:一样长。

师:在争议中,让孩子明白:因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所以①号、②号图形的周长一样长,都是由长方形的一条长边、一条短边和一条公共边加到一起的,所以两部分同样长。

课件出示图2。

师:图2中,①号、②号图形的周长还是一样长吗?

生:略

师:在比较中,得出:①号图形的周长长。

这两道练习旨在让学生辨析周长和面积。周长的长和短与面积的大和小的结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样的练习有效地去除了学生前脑中思维定势的错误干扰,更加清晰地明白周长指的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正认知冲突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建构。作为一名充满智慧的数学教师,我们要更加注重在知识的易错处、拓展处巧设认知冲突,诱发学生争议,进而完善数学知识的建构,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海波.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5(33):63.

[2]葛文浩,罗成广.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的认识[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3):243.endprint

猜你喜欢

认知数学教学学生
学生写话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