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大学音乐通识课教学的实践路径探析

2018-01-08张驰

人民音乐 2017年12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学生

大学音乐通识课作为面向非音乐专业普通大学生的音乐教育平台,是实施音乐美育理念的重要阵地之一。长期以来,源于社会功利化发展以及受制于非音乐专业学生无基础无技能的现实条件和音乐本身“纯声音游戏”的特殊性,音乐通识课的内容和形式常常流于表面,其基本体现在以下三种状态:其一,教学简单化。将音乐通识课单纯地作为“音乐欣赏”课,辅以介绍层面的讲解,仅留给学生“好听不好听”的印象;其二,教学工具化。以讲授音乐基本乐理常识为主,仅使学生掌握以“识谱”为目的的知识;其三,教学技能化。让学生接触几件乐器,弹奏几首乐曲,就算作迈进了音乐的大门。其实,这些教学方式与21世纪初始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念本无根本性的冲突,其分别对应的是培养学生的体验能力、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但问题在于,最终的实际效果与理论设想之间差距甚大,音乐实际上仅被当作一种“声音现象”,这对于音乐美育功能的全面实现并无本质提升。

作为践行音乐美育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向学生提供什么样的美育课程,这是当前最切实、最必要的思考。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家相关指导文件提出{1},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大力改进美育教育教学,尤其强调高等学校要在开设以艺术鉴赏为主的限定性选修课的基础上,开设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等方面的任意选修课程。也就是说,音乐对于美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是一个单纯的审美对象,还在于它所具有的人文内涵、与其他人类文化艺术的关联性以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精神性。只有在这样的认识前提下,美育才会真正避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2}的现实状况,大学音乐通识课才具有被所有非音乐专业大学生所接受的普遍价值,同时也体现对音乐文化自身的尊重。于是,采取何种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模式随即成为保障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音乐美育教育是构建其审美意识,塑造创造性思维并温润心灵世界的一种教育,其教学模式不仅要与课程特定的目标、条件和内容相匹配,更重要的是还要与大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和可接受程度对等。

鉴于以上思考,结合笔者十余年开设大学音乐通识课《音乐文化修养》的深切体会,逐渐摸索提出一套以“比较”为核心方法的教学模式,并将其贯穿在整门课程的全部内容中。近些年来,经过各届学生反馈和同行专家的审议,获得了较为肯定的评价。

一、“比较”的多重维度

(一)音乐与其他艺术的比较

从艺术发展史的角度,各门艺术之间有着无法割裂的同步性,将音乐与其他艺术相联系,使得学习音乐发展历程具有了触类旁通的意义,更是学生认识、理解音乐文化的奠基石。因此,呈现给学生一种立体的、全面的、综合的音乐史显得至关重要。西方音乐史每一时代的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艺术风格的产生和发展必然会影响那一时期的各种艺术形式,它们相映成趣,如影随形,其相互关联见后表。

此外,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关联还体现在音乐作品中存在许多以美术、文学作品为创作源泉的经典名作。《图画展览会》直接取材于特定的绘画形象,通过比较从中能感受到作曲家将视觉转化为听觉的精妙手法以及展开建立在“联觉”之上的丰富想象力。管弦乐曲《仲夏夜之梦》、管弦组曲《培尔·金特》、交响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等作品直接来自文学名著,对比原著,从中会发现音乐远不如文学作品对人物、情节、场景描述的那般细致入微,其更多的只是隐喻和一种情感或情绪。作曲家为了刻意追求与画面、文字的联系和效果,还创造了交响音画、交响素描、交响诗、交响音诗等体裁,都体现了试图去用音乐沟通和融合不同艺术形式的不断追求。

建立在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之上的比较,就是以音乐对象为出发点,将之放入与其相互交织、影响的多元因素背景下分析、对比异同。最终目的是回归音乐对象,在更深层面上认识理解音乐艺术的特殊性。

(二)中西音乐体系比较

通过对西方音乐历程的梳理和不同时期艺术风格的体会,学生已建立了对西方音乐历史变革规律的一般认识和对音乐技术理论的初步了解,同时也接触和感受过一定数量的,由教师指定或建议听赏的各类曲目。对于发展较为系统的西方音乐体系,它是进入音乐学习的必经之路。在此基础上再来“反观”中国音乐历程,是一种合乎音乐美学认知规律的逻辑线索。{3}然而,中国音乐历史的特殊性使得如果再照搬西方音乐的讲解方式,对中国传统音乐体系进行系统、逐一性的阐释却显得并无太大实际意义,尤其对于非专业大学生而言,更适合从整体上去把握其较为统一的内在精神。因此,紧密衔接西方音乐历程这部分内容,将中国音乐进行及时对比、明确差异,便会事半功倍。

从音乐在西方“古典”音乐体系和中国传统音乐体系中的“外在形态”(节奏和节拍、调式和调性、和声与复调、组织与结构)特征出发,通过针对性地聆听相应的音乐作品,学生能够明确感受和体会在相同维度下不同音乐体系的审美风格。在对两种音乐的“外在形态”具备较为完善的认识之后,便于后续课程中对造成这种外部特征的“内在原因”,即音乐表现观念、哲学精神等深层差异的内容理解形成感性认识、前提条件和知识储备。这样中西两种音乐文化从音响表层现象到其产生的综合内在机制都获得了整体的认识提升,最终使学生从微观到宏观,全面地掌握中西两种音乐文化体系的内涵和外延。

由此,亦能窥见其他相关艺术形式的中西差异,甚至更普遍意义上的中西文化差异。例如,中西典型的综合艺术形式——京剧与歌剧。尽管中国的京剧译作“Beijing Opera”,与西方的歌剧同属于舞台表演艺术,都代表各自传統的戏剧样式,但正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制度和艺术精神的作用下,通过两者代表人物的身份(表演者—作曲家)、演员分类方式(按角色—按声部)、音乐的使用(程式化—原创)、流派的划分(以个人演唱风格—宽泛的流派体系)、表演的观念(写意—写实)等方面的比较,我们能从中发现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造成区别的原因,与形成中西音乐、艺术、文化差异的原因殊途同归。因此,对于京剧与歌剧的比较,既是加深对中西艺术认识程度的途径,也是拓展对中西艺术认识的范畴。

运用二元对比的方法和途径,能够促进学生对两者的体验、思考和领悟,增强透过音乐本体的“外在现象”把握“内涵本质”的能力,理解文化差异性所具有的永恒人文价值。

(三)古今社会的音乐现象比较

如果说中西音乐比较是从艺术本体角度关照两种独立的文化体系,那么考察基于科技进步对音乐发展的影响就是从社会学、传播学视野阐释不同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造就的截然不同的社会音乐生态和音乐传播生态。由此,我们“不仅可以从中发现它与一般文化进程的相似性与同步性,更能以社会学的视野体察人在社会传承和信息传播系统中所处的生活、生存和生命状态,由此形成艺术的价值观和基本判断”{4}。口传心授的民歌和“文化工业”的流行歌曲,其本质差异的核心不在于音乐本体的外在要素,而在于源自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传播媒介”。民歌是没有借助任何外在于人的物质技术载体,单纯依靠人际间最原始、最自然的口头语言为媒介而形成的一整套传播方式;流行歌曲则是利用各种现代电子技术、设备和媒体大规模复制传播的娱乐工业体系。媒介的变化必然会影响音乐系统各种行为的变化:从信息载体、传播场合、音乐生产方式、音乐审美及传播目的等方面的比较,我们会发现如同“涟漪效应”,最终导致了“异质化”和“同质化”两种性质的音乐文化现象。前者以“记忆”作为信息存储的唯一条件,创作、表演、传播三者身份无法分离,导致传播信息带有明显的即兴性、现场性和地域性,从而获得了一种独有的生动性,形成反映当时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见证人类历史文化传承的“原生态文化”。反观当今信息传播时代,各种电子、网络媒介技术是的音乐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的专业分工细致,极其便利的信息复制带来无法回避的商品效应,音乐不仅是一种自然的情感表现,同时还是一种受制于商业意识形态,且能产生巨大经济利润的文化产业。

两种音乐类型在这个意义上的差异比较,使学生会用文化和发展的眼光去欣赏看待不同时代的音乐形态,把握不同音乐类型的文化价值。

(四)相关音乐体裁的比较

以上三个方面从宏观视野分别体现了音乐作为艺术、作为观念、作为文化和与之相对照的范畴之间的可比性。同样,在音乐自身领域中也能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增强对认识对象的理解掌握程度。

对于非音乐专业学生,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音乐知识的学习,尤其是相似、相关的音乐体裁,很容易产生概念上的混淆。因此,厘清概念是学生欣赏、感受音乐作品的基础保障。如歌剧与音乐剧,通过产生背景(16世纪末文艺复兴前后—19世纪末市民文化兴起)、艺术构成(声乐为主—歌舞并重)、音乐风格(古典技法—通俗流行)、声音表现(纯粹美声—美声融入通俗)、舞美装置(真实—抽象)等方面的比较,学生能更明确歌剧是属于古典文化范畴的、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呈现和表达剧情的戏剧;音乐剧是从现代商业性出发,将歌曲、台词、音乐和肢体动作紧密结合,属于大众文化范畴的舞台艺术形式。再如爵士乐与摇滚乐、交响曲和交响诗、奏鸣曲与协奏曲、小步舞曲与圆舞曲、序曲与前奏曲等等,将这些近似体裁进行梳理的对比式教学,会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有益于对各种音乐类型风格的准确把握。

(五)相关音乐人物的比较

音乐的历史像一条河,而如此众多的不同派别、不同风格、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音乐家,像是河里的鱼群一样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如果将他们删繁就简,典型代表性人物就会在历史的背景中具有了立体感的显影凸立,让历史在人物的衬托下有了生动的细节和可感的生命。将既具有相似性质而又呈现迥然不同特征的音乐家进行比较。巴赫和亨德尔虽然在当时的境遇相差甚远,代表那个时代最为辉煌的两个侧面,但他们对巴洛克时期音乐的贡献却是同等重要的,是同等高的两座高峰;莫扎特和贝多芬好像一对性格迥异的孪生兄弟,他们面对人生苦难的态度和在音乐中的表现,造就了一位温柔如水的天使和一位不向命运屈服的英雄,前者的音乐是“艺术的艺术”,后者则是“人生的艺术”{5};门德尔松和肖邦的抒情性是他们音乐共同的特点,但前者主要表现的是优美、恬静和典雅,而后者是充满忧郁和迷离,他们“表现出几乎相近的艺术品质和气质,为那个时代柔弱的极至,这又和激进的李斯特、柏辽兹呈浪漫派坐标的两极”{6}。这样的比较还包括舒曼和勃拉姆斯、瓦格纳和威尔第、柴科夫斯基和马勒等等。从比较的角度去体味音乐家的人生和艺术,学生会从中发现生命体验的多样性价值和他们作品中所蕴含的好听与否之外的存在意义。

二、“比较”的实施策略

(一)渗透式

渗透式,即依托一个内容主体,将比较的维度适时地穿插讲授。西方音乐历程作为发展较为系统和完备、成果形式完善而有序的音乐体系,经历了按照艺术自身规律演变的时期阶段,具有一种永恒的动态性。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即是把握每个时期区别于其他时期的独特本质。以西方音乐发展历程为主体,切入音乐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关联比较(维度一),既帮助学生建立音乐与“大文化”之间的深层思考,也使其加深对不同时期音乐风格的理解。在此作用下,音乐史不是一种孤立的历史,而是从属于文化、艺术并与其同步的历史。同时,对于音乐史中的相似人物、相似体裁(维度四、五)也可以依托主体内容进程适时加入。这实际上是一种重点提示,便于学生明确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关注度和有效性。

(二)专题式

专题式,即用整节课时或连续数周的课时针对同一个比较主题进行讲授。这种方法适用于中西音乐比较(维度二)和古今社会的音乐现象比较(维度三)。以专题的方式来架构课程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会极大地注入新鲜感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特定时间内,通过集中论题、充分讲解、展开讨论、强化记忆,能使学生对主题获得较为深刻的認识。此外,对于关键、重要的音乐人物和音乐体裁,也可以扩充成专题来呈现。例如莫扎特、贝多芬,两者在人生、观念、作品以及众多音乐家、文学家、美学家的评价观点的差异,足以形成非常丰富、充实的内容支撑。通过这些比较,学生对于音乐观、艺术观,甚至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触动和影响,这种效果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具有非常宝贵的意义。例如歌剧与音乐剧,由于两者的观赏性较强,可以利用整节课时,在理论性的比较讲解后,从充分的感官体验中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由“比较”带来的启示

(一)之于教师

大学通识课将音乐在多重维度上进行比较式的教学,首先要求教师需具有开拓的视野,不再把音乐局限在自身的狭小圈子内,而是真正从文化内涵上去挖掘音乐的价值意义。在积累丰富的前提下,进一步要求教师将其内化为一种有条理、有逻辑的比较思路并概括、总结、提炼到课程内容中。因此,扎实的理论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决定了如果教学按照既定的教材照本宣科,将会极大地抹杀教师自身的创造性。尤其对于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教师,如何形成课程内容的特色而不被网络取代,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之于学生

在对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通识课中贯穿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是针对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客观现实进行的一种有效尝试。以上从各种维度,旨在明确比较对象同异属性的方式,尤其适合作用于对音乐文化的感性认识和抽象思维的阶段。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去揭示认识对象各自的本质特征,进而获取对其整体的或规律性的认识”{7}。同时,各种比较维度亦是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把不容易理解的问题通过比较得以理解,容易混淆的只是通过比较变得清晰,难于记忆的只是变得易于记忆。更重要的是,从比较建立起来的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等思维过程,使得学生的抽象思维、联想思维、创造思维和灵感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这就是19世纪自由教育的倡导者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 1801—1890)所强调的“心智的塑造”(The culture of the mind),这也应是高等教育理念的高度概括。

总之,比较的方法是一种教学、学习手段,而并非目的,它的作用更多在于过渡和启发认知,其宗旨不是给出一个答案,而是打开一扇窗口;不是给出结论,而是引导学生获得向更多未知领域深入探索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

{3} 宋祥瑞《关于中西比较音乐研究的思考》[J],《音樂研究》1993年第8期。

{4} 张驰《思考 体味 沉醉——大学音乐通识课在人文精神塑造中的三个立足点》[J],《艺术评论》2010年第10期,第92页。

{5} 丰子恺语, 转引自肖复兴《音乐欣赏十五讲》[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6} 肖复兴《音乐欣赏十五讲》[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页。

{7} 李运模《比较教学法论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第125页。

张驰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刘晓倩)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学生
纸的艺术
学生写话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