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学习环境下的高校教学模式设计浅析

2018-01-08李融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36期
关键词:移动学习翻转课堂

李融

摘要:移动学习是当前教育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它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移动性、及时性、个性化的特点。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移动学习这种学习形式很好地填补传统学习方式遗留的空白,要让高等教育跟上时代步伐必然需要整合移动学习这种学习方法来发展教学模式,以满足高校教育的现代信息化建设。该文从移动学习的概念、要素着手,讨论了知识内化的机制,以翻转课堂为例论及移动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最后提及移动学习应用于高校教学时的局限性以及我们如何避免。

关键词: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知识内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36-0110-02

1 移动学习的概念及其组成要素

1.1 移动学习的基本概念

基于不同的角度,不同群体对同一事物的定义不同,对移动学习的定义研究也是如此,一般学者对移动学习有以下三种理解:一种认为这是应用移动设备的远程学习,第二种将其理解为数字化学习的拓展与延伸,还有学者从认知与学习的角度来研究移动学习,认为这是一种学习技术与方式,因此,移动学习的定义没有固定说法,本文研究的范围是大学生在移动学习大环境下,教师采取教学模式的探讨,所以[1]我们将“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会委员会”对移动学习的定义作为讨论基础,移动学习是指师生利用现有的无线设备以及网络平台的资源,来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科教方面的信息交流。

1.2 移动学习的组成要素

由于移动学习依托于现在较为成熟的网络技术,使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移动性、及时性、个性化的特点,基于移动学习环境下的高校教学体系的构成要素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学习时间,学习主体,学习对象,学习平台及交流规则,学习分工以及学习结果测评。在探讨基于移动学习环境下的高校教学模式之前我们应当清楚各个要素,整体把握我们探讨的范畴。对于高校高校学生来说,学习时间可以粗略分为课堂以及课后;学习主体在本文探讨范围中,为高校学生,他们为学习的主体,主动进行学习;学习对象,则因为学生的兴趣范围不同而不同,因此学习对象可以是为完成老师安排任务、目标而进行学习的进度内容或是学习主体感兴趣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来自网络云平台或者是移动终端设备;学习平台一般是指云平台或者移动终端设备,在同一学习平台不能保证高校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态度等都相同,学习平台决定高校学生的学习模式,以及他们进行表达分享的主要形式[2],也就是决定了他们主要在学习平台上的交流规则,所以师生共同对移动平台进行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学习分工以及学习结果测评是完成學习任务的过程,学习测评结果往往由高校老师和学习主体共同评价得出。

基于移动学习环境下的高校教育模式,高校老师主要着手于管理高校学生的学习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平台,达成相应的交流规则,做好学习分工以及最终完成学习结果测评,进行反馈,再次调整教学方案进行完善,给予了学习主体极大的自由度,学生可以自主安排的课余时间相对要丰富得多,也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进行学习,最终的效果在于高校老师对每一个构成要素的综合把握和调整,以上各个要素均相互影响,互相制衡。

2 基于移动学习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探讨

基于移动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活动主要是高校老师宏观指导高校高校学生在课堂或是课下进行有计划高效学习,为达到最终让高校学生高效学习,学习进度顺利完成,当今较为普遍的混合教学模式有翻转课堂,以下我们以翻转课堂为例探讨学习模式的设计,以及与传统教学的对比。

2.1 翻转课堂产生的背景

翻转课堂,是在现代教育信息化社会中,老师应用教学视频(可来自云端,可来自微信等平台)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学生规划好课余时间来进行教学资源的学习,随后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以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产生的背景是以移动互联网[3]以及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或是新媒体平台,为教育教学系统的改革和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保障,其次是国内外不断发展的教育理论以及知识内化的客观原理的完善,为优化基于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内在发展动力。

2.2 传统课堂知识内化的机制

我们了解了翻转课堂产生的背景以及翻转课堂的定义后,我们应该知道传统课堂的流程以及知识内化的过程,与翻转课堂进行对比,对比之下更容易得出翻转课堂的特征。何谓知识内化?知识内化的定义是学习主体应用既有知识和经验感知外界的新信息,并进行理解、应用。知识内化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条机制:同化性知识内化机制,顺应性知识内化机制,以及渐进式的知识内化机制。同化性知识内化机制是指将外界的新信息纳入现有认知体系之中,而不进行认知体系的改变,只是丰富认知体系;顺应性知识内化途径是指学习主体改变现有的认知结构,拓展知识体系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也就是已有知识去适应新信息,被新的认知体系容纳;第三种渐进性的知识内化途径是学习主体在接受新知识以后激活正确的概念,抑制原有概念,这种机制在复杂的,零散不能较系统建立的知识体系的学习中尤其占主导地位,逐渐加深抑制痕迹需要在不同情境之下进行概念应用,错误的前概念难以被提取出来,而正确的概念被长期保存,这种知识的内化往往是第三种渐进式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的重复,以及在不同情境之下被学习者多次应用,这些知识内化的机制既可以用于解释评估传统课堂的知识学习效果,也可以为基于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提供理论指导。

传统课堂的教学流程,一般包括高校老师的知识传授过程,即高校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精心设计编排讲课内容,随后高校学生课后或课堂的操练,这是知识的内化和顺应性学习过程,最终由高校老师安排考试或批阅作业,对高校学生在该学习内容上的表现进行评价[4],这是挑选出较难概念,需要高校学生进行渐进式的学习,反复操练。因此传统教学有以下局限:实际上有较多高校学生无法跟随高校老师播送知识的节奏,往往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受学习平台及交流规则限制,高校学生无法集中精力更高效学习,高校学生之间缺乏流畅的知识交流平台,学习结果测评由于高校老师精力限制可能无法及时反馈,易错过纠正错误的时机,让高校学生的第一次、第二次的知识内化过程受限制。

2.3 基于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组成、特点

基于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全过程一般可以由以下三个环节组成,一是高校老师根据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内容这一环节设计教学内容,这是进行知识体系的建构[5],这就是第一个教师的问题引导环节;随后高校学生在云端进行资源学习,高校学生借助移动平台观看相关教学资源后进行反馈,这个环节是第一次知识同化,也是第二个环节,云端资源学习环节;学生将不懂的概念进行筛选后再次进行讨论或者学习,高校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开始和新的概念进行渐进性内化,并且借助优秀的学习平台、学习资源,高校学生掌握的概念是“正确概念”,这就是问题解决环节。这个环节需要学生的反复操练,应用于不同的情境之下,从而来激活正确的概念,让新的知识被随时提取的概率增加,从而掌握新的知识,这一过程优化了高校学生对知识系统地掌握。

因此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基于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改变了知识内化的阶段,改变了知识内化的顺序,基于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这种模式,让同化知识和顺应知识的过程放在了课堂之外,调整了学习时间,把知识渐进性学习,概念的操作学习过程放在课上,这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更高,要求学生对自己不懂的知识点清晰,在课后进行扎实的学习,对教师要求更高,抓住学生的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和情景设计,课堂时间用于答疑,或是师生间的探讨演练;第二个特征是在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中,高校老师的角色由[6]主动传授者变为自己教学计划中的参与者,高校学生与高校老师的教学地位有微妙变化,更为平等,高校学生可以适当拓展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因材施教和素质拓展,从教学资源的角度,MOOC、微课以及短视频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为想学习的高校学生提供便利的环境。

2.4 基于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现如今,基于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虽不断发展,仍旧有较大的局限性,如今大高校学生对移动学习模式的认知匮乏,移动学习需要依赖优秀的个性化教学资源,对高校老师的要求较高,需要社会上的技术支持。因此基于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也有局限,如果高校教师对[7]学习主体定位不准确,不能厘清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中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就不可能会设计出恰当的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 小结

为了优化基于移动学习环境下的高校教学模式,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移动学习也只是学习的一种,其不是万能的,我们需要客观正确对待移动学习,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高校老师仍然应该占主导地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学习教育理论,将移动学习这种形式有机结合到现有体系中来。作为高校大高校学生而言,充分的自由时间和自由空间让学习真正自主化,随着对移动学习的深入认识、高校老师移动学习意识的提高和参与,只有对大高校学生移动学习及时进行有效性评价,才能够促进移动学习平台的不断改进,实现移动学习资源的快速更新,基于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才能得到真正的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鑫凤. 2016年国内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 科技创新导报,2017(8):209-211.

[2] 刘鑫. 基于云教育平台下移动学习活动的层级与要素模型构建[J]. 教育教学论坛,2017(43):262-264.

[3]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 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4] 赵兴龙. 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60.

[5] 王琳. 大高校学生移动学习模式的选择困境与有效性评价[J]. 肇庆学院学报,2016(1):73-76.

[6] 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娴. 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 电化教育研究,2015(6):66-72.

[7]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 翻转課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猜你喜欢

移动学习翻转课堂
智能手机APP支持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