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Scratch“趣味课堂”

2018-01-08周晓敏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36期
关键词:趣味课堂创客兴趣

周晓敏

摘要:Scratch是一款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语言,“积木组合式”的编程操作模式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Scratch在短短的十多年间就风靡全球,其将枯燥的编程变为活泼地“玩”和轻松地“学”,既满足了儿童对外界的好奇心,也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很有帮助。Scratch承载的理念很好,但真正要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创造水平的载体,还应在优化Scratch教学策略上下文章。该文通过让“玩家”兴致勃勃地游戏,使“剖析者”饶有兴致地分解,促“规划师”兴趣浓厚地谋划,激“创客”津津有味地创作,搭“秀场”兴趣盎然地分享等教学策略,来为学生搭建Scratch“趣味课堂”,旨在培养学生创新、逻辑判断等能力,提升创造水平。

关键词:Scratch;兴趣;创客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36-0098-02

以往的编程语言,如Basic语言或者Pascal语言,是一行行英文代码,难学难记,学生发挥余地相当有限。Scratch的出现,给编程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Scratch是一款面向对象的编程软件,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终身幼儿园”团队组研发。它是一款专门针对8岁以上孩子设计的“可视化”程序语言,“积木组合式”编程操作模式,可以让孩子们轻轻松松地搭建出故事、动画、游戏、音乐和舞蹈、互动艺术、视频等令人惊叹的作品。

现在有许多国家都在利用Scratch开展中小学编程教学。浙江、北京、江苏等许多省已经将Scratch编入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还有好多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编写了Scratch校本教材、拓展课程。Scratch虽然被大家所追棒,承载的理念也很好,但真正要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创造水平的载体,还应在优化Scratch教学策略上下工夫。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或者拓展课程教学中该怎样合理运用教学策略,搭建Scratch“趣味课堂”呢?

1 让“玩家”兴致勃勃地游戏

要让学生爱上编程,首先学生必须对这东西感兴趣。学生对于游戏是没有抵抗力的,一上手就停不下来。在教学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编写相应的游戏,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玩一玩。游戏的魅力很容易把学生吸引住,就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挑战欲,促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玩”的活动中去。小学生阶段以经典游戏、数字故事创作等情境入手。

如在教学“键盘控制”知识点时,教师可让同学们先玩一玩“闯关游戏”来增加键盘控制的体验。在教学“切换造型”这一知识点时,可创设“幸运抽奖游戏”来感受切换角色造型的魅力。让“玩家”兴致勃勃地游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为下一环节从具体到抽象作了铺垫。

2 使“剖析者”饶有兴致地分解

游戏虽然好玩,但和实践创作是两回事,别看一个小小的游戏,要真正做起来,那结构是相当的复杂。如在教学“闯关游戏”时,可能会涉及以下这些问题:

1) 游戏如何判断开始?如何判断终点?如何判断遇到边沿?

2) 角色要行走起来,是键盘控制、鼠标控制还是外接设备控制?该怎样编写控制代码?

3) 背景由哪几张图片组成?该如何绘制?

4) 游戏角色、背景的基本代码如何编写?

5) 当第一关到了终点,如何转到下一关?

6) 怎样制作游戏帮助场景?又怎样回到游戏场景?

7) 障碍物何时出现?如何设计障碍?

……

这么多知识点,如果教师一股脑儿地讲解,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也会觉得游戏设计太难而降低学习兴趣。教学时,教师应选取基础性和典型性的例子,像庖丁解牛一样帮助学生剖析游戏、分解游戏,让学生觉得制作游戏其实挺简单。如教学“闯关游戏”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完成第一關的基本游戏设计,重点对游戏核心代码、角色行走控制等方面进行分解和指导。

2.1 设置核心代码

游戏第一关的核心代码应该是判断开始、判断终点、判断是否碰到边沿等。当老师介绍了“如果……那么……”控件作用后,让学生分析如果角色碰到什么,就怎么样,即如果满足条件,就按照顺序执行下来;如果不满足条件,这条语言就不执行。通过这样“保留核心,去粗留精”的方式,学生以较快的方式搭建出框架,掌握新知。

2.2 体验行走方式

Scratch角色的行走方式一般采用按键控制、鼠标跟随或者外接设备控制三种方式。除外接设备控制外,按键控制、鼠标跟随这两种方法是经常要用的。所以这两种方法都要引导学生学习,然后鼓励学生对这两种方式都进行尝试。接着让学生选择本游戏用哪种方法控制比较好,最后学生进行模仿与自由发挥,角色的行走轻松搞定。当角色在大家的指挥下动起来,同学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当学生掌握了游戏设计的基本操作后,教师可以在后续的课堂上有重点地开展教学,如:背景绘制,常用代码设置,逐步增加游戏关数,增加角色,添加计时,增加障碍物,添加血量,增加难度,添加生命,增加游戏帮助等方面进行剖析与讲解,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剖析的过程,学生要知其然,知所以然,切不可让学生照搬程序、抄写语言。即便是模仿,也应在范例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加入自己的想法,改进范例作品,把知识用活。一位同学在游戏设计后高兴地说,原来游戏编写这么简单。使“剖析者” 饶有兴致地分解,为学生游戏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促“规划师”兴趣浓厚地谋划

儿童并不缺乏创意,他们的创意五花八门。有时学生的创意虽然很好,但结果却与原来意想的作品相去甚远,主要表现在:

1) 好多学生作品不太完整,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2) 做法与原来想得很不一样,做着,做着就忘记创作的初衷是什么了。

3) 创意无法体现,很多创意不能通过编程语言表达出来。

以上情况一方面說明学生缺乏编程知识,更重要的原因是学生们不会规划自己的创意,没有将想法细化,没有将想法变成可操作的程序语言。所以在Scratch创作前,让学生用自然语言来表达设计思想是必需的,这样做也能帮助同学们逐渐树立“想法优先,先设计后制作”的意识。

在Scratch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用自然语言来说说自己的创意、想法。当学生用自然语言来说思路时,原来可能不太明白做什么,说着说着,他们的思路更清晰了。慢慢的,学生的词汇量、造句的能力在逐渐增强,从简单的寥寥数语到完整叙述;渐渐的,你会惊喜地发现学生在叙述时会加入一些像“如果”、“那么”“否则”的连接词和Scratch特有关键词。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填写“Scratch作品设计单或者让学生编制Scratch作品使用说明,让学生用文字规划自己的想法。虽然有些同学写得比较简单,但避免了漫无目的地制作。

当学生把设计任务单填写后,学生的思路也就清晰了。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按设计单去完成任务,也可以在操作过程中逐渐修正完善设计单。老师和同学们也可以根据设计单来指导、帮助和完善作品。促“规划师”兴趣浓厚地谋划,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设计和规划能力。

4 激“创客”津津有味地创作

我们看到一些Scratch课堂上,教师基本上让学生跟着教师走,跟着教材学。学生主要任务是把老师或者教材中的例子模仿着做出来。其实Scratch的精髓是创意和创造,在Scratch教学中,教师应激励学生做一名“创客”。

创客是指出于兴趣和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成现实的人。创客是坚持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并且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工作报告上也提到“创客”一词。怎样激发学生在Scratch平台上成为一名创客呢?

4.1 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创新思维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有好多教师往往在教学中总想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告诉学生,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想象力也会随之磨灭,更不要说创新能力的培养。Scratch是一款很开源的软件,很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切不可让学生机械模仿教师作品、Scratch官网和好好搭搭网站等现成作品,而应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制作与众不同的作品。如同样是迷宫游戏,教师要鼓励学生做自己的作品:场景、角色可以不同;障碍物可以不一样;行走的方式可以不一样;难度、关数可以自己定;积分、生命规则也可以自己做主;是单人游戏还是双人游戏由自我说了算……

4.2 利用同一知识,开展创新应用

Scratch支持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进行创新创造。每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了一个知识点后,教师可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加工改造,进行再创作,使知识得到灵活运用。如当学生学习过“打地鼠游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课的主要指令是:A等待一定时间,随机广播一个数字。B当地鼠接到一个数字广播,在相应的地方显示地鼠。当学生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这个指令开展灵活运用,创造作品。学生开展了想象与创造,创作出了“打猴子、切水果、拍苍蝇、打靶”等相似的作品,同时也感受到创新的乐趣。

4.3 利用多种思路,解决同一问题

Scratch是一款非常智慧的软件,支持同一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达到同样的效果。在Scratch创作过程中,有时会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换条路走,换种方法就能解决问题了。如同样是发射子弹,可以按不同的键发射子弹;可以侦测是否“下移鼠标”来发射;可以接收到广播后发射;可以间隔几秒发射;可以随机几秒发射;可以单发,可以连发;可以每次发一颗子弹,也可以每次朝不同方向发几颗子弹;可以移到指定物体下发射……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尝试用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思维得到发散,创新能力也得到培养。

4.4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创造行为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学习者来讲充满兴趣的情境。在Scratch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探究性、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然后通过Scratch来实现自己的想法,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像遇到元旦、教师节、春节、母亲节等节日时,我就指导或提醒学生创作节日祝福作品并通过电子邮件、好好搭搭网站、即时通讯工具发给亲朋好友;教学Scratch故事编写时,我就让学生自主创作一个故事。学生创作热情很高,创作出像“下课了”、“小动物过冬”、“坐井观天”、“狼和小羊”等生动有趣的故事;学校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我就引导学生创作垃圾分类小游戏,来增加了环保知识,提升了环保意识。激“创客”津津有味地创作,学生实现了自己的创意,变创意为创造。

5 搭“秀场”兴趣盎然地分享

Scratch的主旨是“想法、程序、分享”。每节课我都会搭建“秀场”让学生来晒一晒自己的作品,分享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5.1 小组内分享

Scratch离不开自主探究,也离不开小组合作。在Scratch教学中,教师应将同学们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合理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在听取他人思路时可以修正错误、学习经验;在交流中可以帮助了有困难的人,可以启迪思维,提升学习能力;在互玩同学作品时,可以学习他人的成果,也可以提出调试意见,使其作品更完美。如有位小组成员有不会编写的指令,就请小组内的其他同学帮助,在同学的示范及建议下,这位同学顺利完成了指令编写,还想到了实现这一效果的其他方法。

5.2 班级分享

Scratch教学非常注重交流、分享创意。每当学生有好的创意,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恰好有同学能解决的,有同学作品做得好做得快的时候,我总是给他们创造班级分享的机会,让其秀一秀。学生之间分享创意、分享技术、分享问题的过程也是大家提升编程能力、开拓思维、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的过程。

5.3 网站分享

在Scratch官方网站最显眼的位置写到创建故事、游戏和动画,与世界各地的人分享。现在比较专业的Scratch网站,像好好搭搭网站、scratch 官网上有许多中国小朋友、世界各地小朋友上传的作品,有些作品很酷,也很好玩,学生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作品下载下来进行模仿、改编。同时,我也经常鼓励学生把自己满意的作品上传到专业的Scratch网站。当学生看到网上有自己创作的作品能与世界各地的小朋友分享,幸福感油然而生,也会用心地去设计有创意的作品。

Scratch教学不仅仅是因为有趣,也不仅仅是让学生习得一些编程知识。有理由相信,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引导,Scratch教学一定能给学生带去更多的味道——通过编程提高学生计算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设计各种数字作品来表达学生创意与想法;通过Scratch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动脑的过程,使学生学会了表达,学会了创造,学会了分享。

参考文献:

[1] 毛澄洁. 创新教育视角下的Scratch 创意课程建设[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8).

[2] 王继华. Scratch:为创而生[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8).

[3] 吕立晨. 创意之外, Scratch教学还要注重什么[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8).

[4] 夏军伟. Scratch平台下游戏化编程教学的策略研究[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8).

[5] 徐静. 做创客 很快乐[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5).

[6] 薜科翼. 探究式教学法在Scratch 课程中的应用[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11).

猜你喜欢

趣味课堂创客兴趣
例谈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