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四海珍藏:陈子畦的六方紫砂笔筒和陈鸣远的束柴三友壶鉴赏

2018-01-07世华

上海企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三友制壶笔筒

世华

许四海小传

许四海 字紫云,1946年生,江苏盐城人,海派壶艺大师。自学陶艺,师从国画大师唐云,熔冶百家,脱颖而出。与多位书画名家合作的“海春壶”、“寿翁壶”、“啸天壶”和“云海壶”堪称一绝。并为“八运会”、“香港回归”、“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国家重大活动特制专用茶壶。

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许四海大师应邀精心设计了上海世博壶系列十八式,集雕塑、造型、书画、诗文、金石为一体,既继承传统又融入现代,创意独特,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为世博添光增辉。

在数十年的制壶生涯中,许四海收藏了从仰韶文化的彩陶壶到春秋战国的灰陶壶,两汉、西晋和隋唐的青瓷、彩釉瓷壶,宋元的青白瓷壶及明清以来的名家紫砂壶等一千多件藏品。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紫砂陶艺大家,也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鉴藏家。

许四海当过电车售票员,干过木匠。参军的军旅生涯,让他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化宣传干部。他自学了大量美术书籍,被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深深吸引,兴趣集中到紫砂壶上。

1984年,他辞去公职,开始了在宜兴做紫砂壶的艰苦岁月。

1985年,中国轻工部举办首届全国陶瓷作品评比,许四海作品紫砂“滴水夏意”获得最高分夺得金奖,后来这件作品又被美国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

1989年,他应邀赴新加坡举办个人陶艺作品展览。

1987-1992年,在上海创办四海茶具馆、四海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四海陶瓷发展有限公司,创立了四海窑紫砂茶具品牌。

2009年,他倾心设计、经营,占地40余亩的“百佛园”初步建成。

1992年,经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批准, 坐落于“百佛园”内的“四海壶具博物馆”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被批准的民办博物馆。

为迎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经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批准,2018年“开工天物——许四海藏品及文创作品展”在新落成的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桥国际展汇9-1馆)隆重展出。

300余件紫砂精品中,许四海收藏的邵大亨的《大亨辍只壶》,陈鸣远的《束柴三友壶》、顾景舟的《双线竹鼓套壶》等历代壶艺大师的稀世珍品及许四海自己精心创作的《啸天壶》、《竹根壶》、《寿翁壶》等名壶悉数集中亮相,令国内外参观者目不暇接,大开眼界,啧啧称道。

这次展览从11月21日开幕至12月7日结束,我们有机会数次前往展馆,聆听许四海大师亲自讲解壶艺文化的精髓,所藏珍品的故事。这里品鉴的是陈子畦的六方紫砂笔筒和陈鸣远的束柴三友壶。

六方紫砂笔筒

梅兰竹·六方紫砂笔筒是明末著名紫砂艺人陈子畦为儿子陈鸣远所做。

陈子畦倾心倾力创作这件紫砂笔筒,集泥、色、形、印、书法、绘画、镌刻融于一体,色泽淳朴、大方古雅,充满了对儿子陈鸣远传承学艺的期许,他希望儿子有宋代苏东坡的儒雅风范和明代制壶大家时大彬精湛的制壶技艺及人文情趣。

梅兰竹·六方紫砂笔筒三面镌刻绘画分别为:梅,寓意探波傲雪 高洁无暇;兰:寓意深谷幽香 世间贤达;竹:寓意清雅淡泊 谦谦君子。三面镌刻书法分别为:想起东坡旧君士,为儿唤起学艺梦;苏翁僻俗居蜀丽,西施闻风也来聚;是圣是凡人间传 大彬大器宫廷慕。

束柴三友壶

这次展出的束柴三友壶是陈鸣远重要的紫砂代表作品之一,据考存世寥寥无几。

陈鸣远 字鸣远,号鹤峰、鹤屯、石霞山人、壶隐等,清康熙年间制壶名师,是几百年来壶艺和作品成就很高的大家。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陈鸣远没有辜负父辈的期望,他传承创新,勇于开拓,制壶技艺精湛全面。他所制茗壶造型新颖多样,特别善于自然型类紫砂壶的制作,把自然型壶在明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向艺术化高度。

他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把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的装饰艺术和书款方式,引入了紫砂壶的制作工艺,使原来光素无华的壶体增添了许多隽永的装饰情趣,也使紫砂壶更具有了浓厚的书卷气,再加之诗铭、书款的书法雅健娟秀,富有晋唐笔意,从而把壶艺、品茗和文人的风雅情致融为一体,极大的提高了紫砂壶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成为真正的艺术品进入了艺术殿堂。

此款束柴三友壶是本次展出的名壺之一,也是许四海珍藏的镇馆名壶。

壶身仿似松、竹、梅三树段束于一体,亦称“岁寒三友”。松树的松鳞、松针,梅树的材枝、花卉,以及竹子的竹节、竹叶,都仔细刻画,自然和雅,于繁复中见规整。壶把状若虬屈的松枝,壶注有如横伸的梅枝,盖钮巧塑成一段竹节,全器浑若天成,独具匠心。此外,壶身一段松杆镂雕较大的树孔,上有一只小老鼠,下有一只蟾蜍,嬉游互逐,倍添生趣,成为绝妙名壶。

在中国佛教文化中,小老鼠即“吐宝鼠”。吐宝鼠是财神的誓言物和化身,是财神财库的管理者。虔诚供养吐宝鼠等于供养一切财神,其口中吐出的各种珍宝,赐予众生解贫脱困,可令供养者财富丰润、事业兴旺,财源广进,祈愿随顺,福德善缘增长无量无尽。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月宫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而后人也把月宫叫蟾宫,认金蟾为吉祥物,可吸财镇宅僻邪。道教亦然,把三腿金蟾视为旺财之物,认为其习性是非财地不居,犹如凤凰非梧桐不落,三腿金蟾居住之地,必是聚财宝地。

陈鸣远上承明代精粹,下开清代格局,把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元素融于制壶技艺之中,鬼斧神工,浑然天成,令作品构思脱俗,内涵丰富,雅趣横溢,名孚中外,成为文人学士、名臣公卿争相觅取竞求,民间流传许多风雅趣事。

传说浙江绍兴府一家财万贯的公子,欲求宁波盐商崔某之女为妻,崔某不允,曰:唯有取得鸣远“束柴三友壶”一把,婚事方成。公子闻言,昼夜赶赴宜兴求见鸣远。陈鸣远不喜交纨绔子弟,托病不见。公子求壶心切,心生郁闷而得病。后陈鸣远得知实情,为公子赶制了一把束柴三友壶,成就了一段佳话。

猜你喜欢

三友制壶笔筒
益者三友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自制笔筒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冬日争鸣——《三友百禽图》
“鼠来宝”笔筒
做一只怪魚笔筒
关于诗界“三友”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
紫砂泥料在制壶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