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建英果敏公祠记”碑文考略

2018-01-07吴曦翔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23期
关键词:重建

吴曦翔

摘 要:熊范二烈士专祠前身为晚清安徽巡抚英果敏公祠,藏有“重建英果敏公祠记”碑刻。萨尔图·英翰,字西林,满洲正红旗人,曾任晚清安徽巡抚、两广总督、乌鲁木齐都统,为镇压太平天国太平军、捻军著名督抚,卒于任上,赠太子太保,谥果敏。碑文对研究英翰人物历史与古建演变具有较高价值。

关键词:重建;英果敏公;祠记;考略

1 碑文简介

在熊范二烈士专祠庭院内西南侧竖有两块石碑。一块是“太子少保升任两广总督安徽抚西林英大中丞德政碑”,碑长235厘米,宽135厘米,厚22厘米。该碑主要记录了巡抚英翰在安徽平乱征战及体恤民情的功德与政绩的史实。另一块石碑为“重建英果敏公祠记”,长137厘米,宽100.5厘米,厚17厘米。虽然碑身断裂,上半截碑刻字迹依旧清晰。它记录了一段有关重建英果敏公专祠的历史,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碑文如下:

谕赠

重建英果敏公祠记

生为英而殁为灵,盖功施社稷,德被生民者,综今昔无异然,而降俎豆荐馨,心有同然也。原任安徽巡抚果敏英公,树功于皖也,久植德于皖民也深□。获以有造者,何可腾数。

光绪丁丑□公捐馆于乌鲁木齐任所,事闻戊寅正月,谕赠太子太保予优卹予谥果敏,并立功地方建立专祠,则专祠之建,盖慕皖者。江寺右慈云阁权奉。公祀专祠之建既未果,嗣是寺僧,屡有还阁之请,厚亦意。有未安因兴丁廉访峻宋提军朝儒朱刺史大绅等集议,□即在皖旧部集资成。专祠之建又未果,厚独念我□公志量,远造就宏居,恒期得用,才奠□国家而后,而功德所,贻皖士庶追思慨慕迄于今,不□□传公,为己授冥职,云犹意。戊戌十月,戎装奉调,然又桄聆,□公训若欣专祠之设,并□以不日告成,然朱刺史亦有来自殁有所为者。□公倘其人□自□公去皖垂三十年,皖稍稍多故矣,使继。致此,此厚所为拳拳于专祠之建期,以彰□国典副民望妥。公灵认兴起乎后事。善备卜筑专祠顾可纡耶,始议地于城中,既思迎江寺,面水负山,地据形腾者。自古地以人传人,亦以地传鹤楼滕阁之列,于远大观亭之峙,于近今得英,参差后先相。映小云其吉谁曰:“不宜厚用,是独坚己见,于庚子秋鸠疕工材。”僧请复旧观爰囙阁,□原址新建嗣殿三楹,殿前左右翼以廊,又其前为玻璃。祠□□并改原设大门之一,为祠门者三,门楹之上新建大楼,五楹祠外周,告成于辛丑正月中旬,献牲礼以致虔,□登斯楼而远望,江山无恙,城郭依然。

春秋展祀,有于闻风而振奋这乎,厚既幸有以报。公命而庆公灵之。邦使斯民康平安樂绵之,亿万年斯年,永永勿替焉,援笔记是,用告来兹。三品衔补用道安徽候补知府长白祺光绪二十七年正月榖旦立石。

(注:此碑已断两截,上半截刻字完整,下半截碑刻失存。该碑现藏于安庆市博物馆。□字均为磨损不清。已实考断句。)

2 英翰的身世及其准确卒年

关于英翰的身世碑文中并未提及,可从史料和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中了解到。

《怀宁县志》中略有记载:“英翰,号西林,萨尔图氏,满洲正红旗举人。咸丰四年,以知县拣发安徽,历署合肥、凤台、霍邱、宿州及凤颖同知事。”[1]英翰,清朝大臣,道光二十九年(1849)举人。曾任安徽巡抚、两广总督、乌鲁木齐都统。咸丰四年,拣发来安徽,以知县用,至同治十三年(1873)擢两广总督,先后在安徽省境内各地与太平军、捻军作战长达二十一年,是晚清历史上因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起义而成名的督抚之一。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袁燮铭先生《关于英翰的旗分、勇号和卒年》[2]一文中对其身世进行了考证,并在英翰祖父文禄曾经担任过总兵的云南的清代地方志中找到了英翰祖上为满洲正红旗人的佐证,确认英翰为满洲正红旗人身世,这个观点与《怀宁县志》记载一致。

关于英翰卒年有三种说法:一是光绪二年(1876);二是光绪三年(1877);三是光绪四年(1878)。

光绪二年的观点源于董沛、李文敏的《萨尔图果敏公行状》记载其卒情,原文引录如下:“十三年,擢两广总督,遵旨如觐。光绪元年,陛辞,从海道南行,至广州,二月,视事,以议收闱姓捐为同官所劾……落职。公回京,闭门奉太夫人,未尝有外交。朝廷念公前劳,以其年十月赏还世职,旋赏二品顶戴,署乌鲁木齐都统,二年春,西出关。七月,至古城接箓,遂赴迪化州。边疆新复,厨传不能给,公一安之,惟以守备单弱为虑,奏通筹善后一疏。及真陈命下,公已病疟四十余日,强起谢恩,翼日,复患痢,自知不起,力疾草遗疏。十二月八日薨。”[3]

光绪三年的观点始见于方稀梦《英翰公行状》及史念祖《英果敏公墓志铭》。史念祖在《英果敏公墓志铭》文中载:“三年四月,公抵兰州,念祖适提刑是邦,相见握手,揉杂悲欢,言各在口,而卒莫知所询所语……讵料公以七月之任,九月疾作,十月疾笃,十一月拜真除之命,十二月八日竟薨于位。”[4]

光绪四年的观点多见于各种年表,其中包括《清史稿》和《疆臣年表》、章伯锋的《清代各地将军都统大臣等年表》的《正表》和台湾学者魏秀梅《清季职官表》。

对上述三种流传的观点,袁燮铭先生进行了考证,最后论证光绪三年的观点正确。

而“重建英果敏公祠记”碑文则准确地记载了英翰的卒年,在碑文第二段开头“光绪丁丑□公捐馆于乌鲁木齐任所,事闻戊寅正月,谕赠太子太保予优卹予谥果敏,并立功地方建立专祠,则专祠之建,盖慕皖者”中,“光绪丁丑□公捐馆于乌鲁木齐任所”即英翰逝世在乌鲁木齐任职上,光绪丁丑年即光绪三年,是1877年。而知道此事已经“事闻戊寅正月”,光绪戊寅年即1878年,在光绪四年正月清廷知道以后才封谥号。碑文确切记载为光绪三年,碑刻资料与袁燮铭先生考证一致、吻合。

3 公祠重建地点,建成时间及建筑格局

据《清史稿》卷四百二十五列传二百十二中记载:“十三年,擢两广总督。粤匪悍酋杨辅清败逸后,犹潜匿福建晋江,令降将马融和等往捕,至是始就擒,奏请诛之。光绪元年,入觐,晋二等轻车都尉世职。广东闱姓捐奉旨严禁,英翰奏请弛禁助饷,又因随员招摇,为广州将军长善等所劾,召还京,被议,褫职。未几,命还世职,以二品顶戴署乌鲁木齐都统。二年,实授。寻卒,赠太子太保,复勇号,赐恤,谥果敏。安徽省城及凤阳、寿州、宿州、阜阳、蒙城、涡阳并立专祠,赐其母银二千两,人葠六两。无嗣,弟英寿袭世职。”[5]又如民国初修定《怀宁县志》(卷十四名宦七十四)称:“光绪初,升任两广总督,因事落取,旋授乌鲁木齐统,卒赠太子太保衔,赏还通号花翎照统。军营病故,例从优议卹,建立专祠。英翰性至孝公,余养志如孺子。其带兵则罚必当罪,赏恒浮于其劳,故人皆愿效死力。平事以来,培植士类,岁费千余金,为敬敷书院优奖,择其英俊者亲教育之,至豁达大度推诚待物,尤有古大臣风。”[6]可见,在英翰去世后,安徽省城及凤阳、寿州、宿州、阜阳、蒙城、涡阳都曾经设立专祠。那么,作为当时省会的安庆,专祠又设立在何处?建成于何时?

碑文中是这样记载的:“善备卜筑专祠顾可纡耶,始议地于城中,既思迎江寺,面水负山,地据形腾者。”初始,就将建祠地点选在迎江寺,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建成,只得先在慈云阁供奉。“光绪丁丑□公捐馆于乌鲁木齐任所,事闻戊寅正月,谕赠太子太保予优卹予谥果敏,并立功地方建立专祠,则专祠之建,盖慕皖者。江寺右慈云阁权奉。”

然而,据《迎江寺志》记载,引录原文如下[7]:

《怀宁县志》载:“大士阁在迎江寺西,邑令马刚建阁。前为四宜亭,后为广嗣殿。”而额曰“慈云阁”。……前殿、东西楼廊建筑面积为1022平方米,后殿378平方米,合计面积(含院基)1945平方米。……民国6年(1917),主持僧广法因深得迎江寺监院寺竺庵照应,临寂前将慈云阁并广嗣殿统赠迎江寺。……慈云阁曾为“英果敏公祠”。安徽候补知府白祺厚,为建英翰祠几经周折,最后决定将慈云阁改建成英翰敏公祠。

也许在当时这种特殊情况下已经在迎江寺右侧慈云阁供奉了英果敏公,或许只是临时场所,尚未正式建成一座专门用于祭祀的独立专祠,才会出现“公祀专祠之建既未果,嗣是寺僧,屡有还阁之请,厚亦意”。寺僧不愿寺庙内挪作他用的场所,最终协商在原来倒塌废弃的旧观爰囙阁址重建,既不占寺庙正常佛事地方,又能将荒弃的旧观爰囙阁重建,实为一种顾本之策。

此外,碑文又对新建专祠的建筑风格作了详细记录:“僧请复旧观爰囙阁,□原址新建嗣殿三楹,殿前左右翼以廊,又其前为玻璃。”“祠□□并改原设大门之一,为祠门者三,门楹之上新建大楼,五楹祠外周,告成于辛丑正月中旬,献牲礼以致虔……”其建筑形状与格局基本上就是后来民国四年四月(1915年4月)民国政府为祭奠在皖的辛亥革命熊成基、范传甲二烈士作为纪念专祠的忠烈祠的建筑雏形。

最后,碑文记录了专祠建成时间:“告成于辛丑正月中旬,献牲礼以致虔。”辛丑正月就是光緒二十七年正月,即1901年2月中旬,是正式建成英果敏公祠的时间。而碑落款“三品衔补用道安徽候补知府长白祺光绪二十七年正月榖旦立石”与“迎江寺志”文中描述“安徽候补知府白祺厚,为建英翰祠几经周折,最后决定将慈云阁改建成英翰敏公祠”中的候补知府姓名有出入,应该以原碑文“长白祺”姓名为主。长白祺,何方人士,其情不详,有待后考。

4 结语

“重建英果敏公祠记”碑文,记载了几经周折的重建过程,虽为谕赠,受官衔、规格等体制限制,也历经二十四年后建成,看来在当时的清朝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梳理上述史实,对后人研究英果敏公、熊范二烈士专祠等内容也颇具史料价值与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6]江苏古籍出版社.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集:民国怀宁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2]袁燮铭.关于英翰的旗分、勇号与卒年[J].史林,2008(4).

[3]李文敏.萨尔图果敏公行状[M]//中华历史人物别传集:第57册.北京:线装书局,2003.

[4]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二辑[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5]《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安庆市迎江寺志编纂委员会.迎江寺志[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重建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国际商事仲裁的机遇与挑战
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理念
髋臼部位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构建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二孩时代,人口生态重建的理性思考
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用镜头“重建”徽州
澄海“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