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遇见爱情的种种可能

2018-01-07戴文子

方圆 2018年23期
关键词:刘梓黑色爱情

戴文子

云是黑色的

作者:刘梓洁

出版社: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8年8月

很多人认识刘梓洁,是从一部名叫《父后七日》的台湾文艺片开始的。该片于2010年在台湾上映时大卖四千五百万台币(约一千万人民币),居当年台湾地区国语片票房第二名(第一名为《艋舺》)。《父后七日》改编自同名散文,获得了第47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其编剧正是作者本人,刘梓洁。而受到电影效应的影响,成书后的《父后七日》也大卖超过六万册,居诚品书店八周冠军,刘梓洁也因此登上台湾博客来网络书店的“2010年度新秀作家”。

作为一名青春阶段就从中南部乡下北上读书、工作的新时代女性,刘梓洁长年偏好的工作类型,以具有文艺精英倾向的居多,尽管从她文学创作的作品来看,她相当有面向通俗及普罗大众的自觉。在凭借《父后七日》进入大众视野之前,刘梓洁于2003年便以《失明》一文获得联合文学新人奖,在文坛崭露头角,但她并没有立刻走上专职写作之路,反而是从事着一些相关的记者、编辑工作,与文学保持着一段刻意疏远的关系。《父后七日》的成功,让刘梓洁坚定了文学创作的信心,让她有勇气辞职并正式规划自己的作家生涯,并先后于2012年和2013年出版了散文集《此时此地》与短篇小说集《亲爱的小孩》。

刘梓洁的散文作品轻盈诙谐,小说故事则生猛泼辣,其文字中潜藏着一股磁铁般的吸引力,让读者有一口气读完的冲动。这种鲜明的文字风格,从《父后七日》开始便初现端倪,并在刘梓洁其后的作品中很好地延续下来。《父后七日》全文不过4000余字,却是刘梓洁前后耗时一年精心打磨而成。据刘梓洁自己谈到,创作《父后七日》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自己做斗争,要把倾泻一地的情感全部收敛回来。得益于长年的编辑与文案工作,刘梓洁很清楚读者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非只是拘泥于自己想写的是什么。很多评论者称《父后七日》开创了散文创作的新格局,把原本感人的亲情戏码重新翻修,通过一个诙谐荒诞的场景设置,以苦中作乐又悲中带喜的方式写父亲逝世,传达出令人动容的怀念情愫与乡土感染力。

而在《父后七日》之后,刘梓洁却很少再写家乡,短篇小说集《亲爱的小孩》所涉及的是現代都市爱情题材。“不是不写(乡土题材),而是没有想到更好的方式。爱情最好玩,是最不会被淘汰的题材,写作爱情小说也像热恋一样,每次落笔就像赴一场约会。”刘梓洁自己解释道。而刘梓洁对于小说的创作,则让读者认识到其有别于散文的另一面。

面对自己的故事素材与人物角色,刘梓洁总是手起刀落,处理得干净利索,其手法几可媲美高级餐厅的料理师。管你是优雅干练还是婉约娴静,一旦化身为故事中人,就只能被她冷静的利刃剖开,翻出一层层纤细孤寂的裸肉。所以越是优雅聪慧的角色,到了刘梓洁的笔下越是会碰到极为不堪的情境:比如偷吃的情人、尴尬的背叛甚至是荒谬的性邀约。刘梓洁很聪明,其证据是生猛泼辣的对白,流畅锐利的画面分镜,以及惊喜不断的情节安排。这股聪明劲儿落在小说里,是形形色色的世间女子,明明内里早已波谲云诡,面上也要洒脱一笑,对畸零的爱情见招拆招。

如果说《亲爱的小孩》里收录的十篇爱情故事是刘梓洁写作生涯前十年的阶段性汇总,那么最新短篇小说集《遇见》(繁体版书名)则是其在同一状态下火力全开的集中性爆发。刘梓洁用透明的文字、冷冽的目光与灼热的人情,孵孕成七篇让人爱不释手的杰作。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秘密生长的有机体,优雅地探进我们心底最幽微荒凉的区块。

最近,《遇见》的简体中文版已在大陆出版。这是继《父后七日》《亲爱的小孩》之后,刘梓洁在大陆出版的第三本书。繁体版书名《遇见》,讲求的是“遇见生命中某些大于我的东西”;而简体版书名《云是黑色的》出自电影《新桥恋人》,像是一则暗语,又如主角、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秘密对话。

《云是黑色的》里的七则短篇小说皆以人名为篇名,完全可以拆解开来独立阅读,但在故事之间却又含有隐秘的联系。阅读的过程犹如书封一团剪不断也理不清的红线,相同的人物出现在不同的篇章中,前一个故事的主角,可能就是下一个故事的配角;这个角色眼中理所当然的现实,在下一个出场的角色看来却是闹剧一场。因恋爱遍体鳞伤的女老师,在另一个故事里成了纵容丈夫和女学生上宾馆的普度慈航;老师家中举止秀雅的印佣,也辗转于不同情节,是谈异国恋曲的少女,是苦苦寻觅情人的按摩师,也是介入他人家庭的小三……十八个角色,游走于七篇小说之间,他们彼此错过,然后再彼此相遇。故事中的女子都对于过往与未来进退失据,无法前进,而故事外的读者也只能在作者笔下这座名为爱情的城市里不断迷走。

让书中不同的人物任意流窜于不同的故事之间,显然是刘梓洁的刻意安排,凸显的是身为作者挑战作品的意识。在阅读《云是黑色的》的过程中,读者很容易就能发现,刘梓洁的小说,其实与传统典型的短篇小说在叙事上有很大的不同。她在小说中设置有大量的旁白,情节是被剥离的,取而代之的则是让读者自行从一个线索拼接到另一个线索。这个过程与其说是在阅读,更像是一种聆听。读者化身为心理咨询师,听着故事中的主角或真或假、时断时续地进行叙述,中间还要不断进行引导甚至补正,绝非像正常可见的小说有套路可循。

这种别有用意的设计,一是体现在刻意保持的距离感,二是体现在对线索先后顺序的打乱。读者处在一种非常接近却又不至于看得清晰真切的距离之外,必须不断地接纳叙事者丢出的各种线索并将其重新组合,才能捋清正常的时间轴与故事线。刘梓洁绝不是个图求安稳的小说家,她在不断地挑战顺序,挑战观感。而作为女性本身,刘梓洁想要做的或许并非挑战作品,而只是想要将最为疼痛的人事物留到最后,像血液一般沿着手臂缓缓流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哭泣,只有伤痕。

对于爱情的描述,或许是许多作家试图捕捉的空泛意象,但是在刘梓洁身上,却多半是描述女性视角下男子的单薄形象与情感缺失。在《云是黑色的》的故事当中,男性的存在其实是可有可无的,而比较具有厚度的男性角色,则多半与女主角的形象有着绝对关系。《云是黑色的》仿佛是用一整本书的篇幅去描述专属于女性的情爱,却因为太过于深刻而孤独到无法寄送。有些爱太过于浓烈,以至于一转身一离去就伤害了所有人。女性,作为爱的同义词,仿佛扛着人类的情爱文明,不断前走。《云是黑色的》中的女性们,都有着无法言说的孤独感。但是这种孤独,却又不与排斥爱情相连接,甚至可以这么说,就是因为太爱了,所以才会演变到最后成为孤独的人。

我们这一生就是由不断的“遇见”所串联而成。遇见命定的亲情,遇见不期然的友情,当然也会遇见期盼等待的爱情。遇见该遇见的人,不可避免的也会遇见不该遇见的人,因此才构筑出每个人各自不同人生里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正因不完美,才让“遇见”有了自己的故事与况味。刘梓洁以她犀利的观察力,将世间男女因遇见所形成的故事,幻化成七个极具张力的故事,她写出了这个时代里急急惶惶等待爱情、渴求爱情、追索爱情,更想去爱的女子,也写出了爱情世界里的偶然与必然,甜蜜与荒诞。

猜你喜欢

刘梓黑色爱情
秋风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踩蛤蜊
When conducting academic research which source is best: internet or print?
黑色
黑色星期五
那个黑色的夜晚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