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超级巨宣”的诞生
2018-01-07毛亚楠
毛亚楠
2018 年10 月7 日, 安徽宣城, 泾县三星纸业有限公司向宣纸抄制极限发起挑战,制作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宣纸。(图片来源:CFP)
破纪录的那刻只在短短的一瞬间。10月2日,安徽泾县丁家桥镇三星宣纸厂的捞纸槽前,54名捞纸工合力将特制的巨大竹帘抬起,在整齐的号子声中,水波涌起,跟上竹帘晃动的韵律,携着纸浆均匀地铺展开来,当附着纸浆的竹帘浮出水面,一张湿漉漉的巨型宣纸形成了。
消息马上传开了。泾县丁家桥镇李元村的三星宣纸厂国庆期间进行了一次造大纸的实验,成功抄制出长14米、宽4米的“四丈宣”,一舉刷新了3年前红星牌超级宣纸“三丈三”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新纪录的创造者、三星宣纸厂的厂长张必良为此心潮澎湃。10月8日,当《方圆》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指导厂内的捞纸师傅们向批量生产这种大纸发起挑战。
由于“四丈宣”的生产制作史无前例,其生产工具、方式、规格、原料的配比均无从查考,所以一切都要重新订制。捞纸工使用的巨型纸帘,出自泾县顶级帘床师傅和编帘匠人之手,新砌的巨型纸槽结构牢固,坚实耐用,方便捞纸动作的施展,还有用来挤干纸中水分的榨板和榨杆,安静地躺在一旁等待着上场。
如今看来,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是值得的,尤其是捞纸工序,因为新做的纸帘好用顺手,极大加快了捞纸工们的工作效率。“一天捞了50张纸,有20到30张成品。”下午四点,叠码成摞的“四丈宣”被放平压实,用纸榨慢慢挤出水分。压榨后的纸块放在厂院内自然风干,2到4天后,它们便会被交到晒纸师傅们的手中。
“宣纸”最早出现在唐代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正统的宣纸最迟在南宋末年已经产生。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两种纤维合成的宣纸成熟于明代初期。宣纸制作选材要求极其严格,所谓“纸之制造,首在于料”,因泾县境内的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纤维是制造优质宣纸的最佳原料,安徽省泾县也成为宣纸的发祥地。
捞纸和晒纸,是传统宣纸制作技艺中两道重要的工序,而用传统工艺制出更大幅的宣纸,是每一位制纸工匠们面临的挑战。除了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外,市场上对大纸的需求也是另一重要的原因。
5月,一名当代艺术家慕名前来买纸,问其能否做出比“三丈三”还要大的纯手工宣纸。张必良于是跃跃欲试,他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他所在的宣城泾县虽声称是宣纸的故乡,但如今几乎已成书画纸的天下,对传统宣纸市场造成严重冲击,“是时候做张大纸出来振奋人心了”。
对大纸的痴迷
人们对大纸的痴迷,自古有之。明初时期创制的“露皇宣”(俗称“丈六宣”)曾名震艺林,其名由古代朝廷皇帝戴的皇冠而得,意即大而出众,堪居宣纸之冠。其纸质洁白如玉,薄能搓折而无损,软能坚韧而不脆,可大笔挥洒,细笔勾描,尤适创作巨幅书画精品。
据有关史籍查考,最初露皇宣不是直接用于书写作画,而是供糊窗、糊壁之用,以御风寒。由于清朝皇室寝宫内室的窗户大,如果纸小了,糊窗时接缝就多,不雅观。于是“丈二宣”和“丈六宣”就相继特制出来。
撑帘、抬帘、撑梢、撑额、提帘、送帘、抱拐、拉索、上档、放帘等整个操作活动都必须有严密的组织和细致的分工, 方能完成整个抄纸过程。(图片来源:CFP)
清末爱新觉罗·溥佐曾回忆:慈禧太后的寝宫内也用这种纸来糊窗壁垒,因她嫌纸色单调,便命人在壁窗上画些山水风景等作为装饰。画师们在作画时偶然发现,在这种纸上作画走笔不滑,润墨清晰,浑厚得体,浓淡适中,是书画中的上品纸张。于是辗转相传,经许多书画家试笔,都较满意,兼当时生产的各种规格宣纸之优。这样一来,露皇宣才有了除专供皇宫内廷宾室糊窗壁外新的用途,并被书画艺术家们视为名贵产品而广为选用收藏。
由于这种巨型宣纸世界罕见,生产工艺要求高,操作复杂,非技术过硬者难以生产,且其生产过程只有口口相传不见文字记载,亦无实物遗留传世,随着时间更迭,渐渐失传。直到1964年,当时的泾县宣纸厂(如今的中国红星宣纸集团)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成功研制出失传已久的露皇宣。
红星露皇宣现世之后,为使自身能在行业中立足,泾县众纸厂开启了比拼大纸生产的时代。当地宣纸文化研究专家张有根向《方圆》记者回忆泾县造大纸的盛况:“一丈六”生产出来后,就有小厂家紧接着生产出“一丈八”“二丈四”。一段时间里,由于原料有限,有人按照书画纸的配比制造过一批大纸,因书画纸使用寿命不长,就放弃这种尝试。再到后来,泾县晏公镇茶冲村的汪六吉宣纸厂生产出了“三丈宣”。之后丁家桥镇李元村有两家纸厂相继传出“三丈二”现世的消息。2015年,作为中国宣纸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国宣纸集团向宣纸抄制极限发起挑战,创新研发出了“三丈三”超级巨宣,于2016年3月31日成功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除了企业间相互力争的因素,市场需求也是促使大纸生产的重要原因。泾县一诺斋名家画廊的老板陈国华了解近两年的纸市行情,“我个人每年拿几十张红星‘三丈三,全部都是画家向我定制的。我还知道有个四川的老板,一下子拿了四五百万的大纸。如今人们的趣味变了,以前比车比房,现在是比墙,比墙上的名人字画”。
天选之人
在丁家桥镇李元村,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三星宣纸厂的张必良是生产大纸的“天选之人”。
1985年,张必良十岁,父亲张水兵为改善村里人的生活,创建了村办李元宣纸厂(三星宣纸厂的前身),注册商标为“三星”。20世纪80年代初,正是宣纸生产产业的振兴期,各种品牌的宣纸厂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了能在行业内立足,张水兵积极吸纳周边的造纸人才到厂里来,并为其提供优厚待遇。据张有根回忆:当时的李元几乎接近于共产主义社会,本村劳动力都在纸厂里上班,农户种田所需的化肥、农药、种子及农田灌溉全都免费,村民生活用水用电全部免费,看病和孩子上学都由厂里支付。 外村来厂里上班的,也享受优厚的福利待遇。
民间造纸大匠们纷纷被吸引而来,在张水兵的带领下狠抓生产质量,为提升制浆工艺,厂里率先改善了宣纸生产设施,并采取了净化设备,顺利通过安徽省全面质量管理的验收。这使得三星牌宣纸品质在同类产品中领先,甚至得到了苛刻的日本客商的认可。
90年代,中国宣纸集团生产的红星宣纸一度供不应求,丁家桥镇有几家宣纸厂曾为其生产过宣纸,三星宣纸厂就是其中的一家。能够经得起红星宣纸高标准的验收,这也是三星宣纸质量之高的佐证。
“张水兵创造了一个时代,”张有根毫不夸张地说,“他是李元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办厂不仅让全村人脱贫致富,也带动了周边乡村。云岭镇就是一个典型,云岭镇的沙田稻草极好,他直接投资了105万建了一片燎草晒滩,后期那里变成三星厂的原料基地。革命老区云岭镇也有不少人来到三星厂里做工,在三星学到一技之长后,全都发家致富了。‘三年建楼房,五年娶新娘,十年完全改变命运,这样的例子不会少于100个。”
在张必良的记忆里,父亲几乎是一个很少睡觉的人,既勤奋又严肃认真,整天拿着宣纸琢磨,跟老师傅们探讨纸张工艺的时候,才会判若两人。张必良在纸厂里渐渐长大,同纸匠老师傅们的朝夕相处,给了他对工匠精神最朴素的认知。
一张宣纸从投料到成纸,工序复杂。将沙田稻草制成的草料和泾县特有的青檀皮制成的皮料分别操作,在本地自然环境、水质、气候条件下,经过反复浸泡、清洗、蒸煮、腌沤、发酵等工序,通过日晒雨淋进行自然漂白。漂白后的原料分别制成皮料浆和草料浆,按不同比例混合,再添加纸药(猕猴桃藤汁),经过捞纸、晒纸、剪纸等工序完成,历时3年。108道制作工序,道道都有专门的工种,明确的分工。每一道工序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在传承中难以用语言和文字准确描述,需要每道工序的师傅口传心授加上个人领悟才能完成。是他们共同的辛劳赋予了宣纸生命力,使其充满灵性,所以对于每一张宣纸的形成,张必良抱持的是一种敬惜之心。
到了21世纪,企业改制为私营,张必良接过父亲的衣钵。本想继续在传统宣纸制作上有所作为,却面临时代的挑战。2016年,主打宣纸销售的李元村成为安徽省首个“淘宝村”,一时间,制作周期短、价格低廉、有润墨效果的书画纸受到消费者的追捧,需求量的加大使得泾县许多小的书画纸厂家,像雪花般蓬勃兴起,直接冲击了传统手工宣纸行业。
与手工宣纸较长生产周期相比,书画纸的生产不受场地、土壤、水质乃至工艺的制约,其原料用料也不讲究,主要用龙须草。龙须草性质较软,被制作成浆后,只要用水浸泡,会很快溶解。书画纸厂家购回浆料,用打浆机将其打匀,即可入槽抄捞。由浆板制成书画纸,只需3天,而真正传统古法宣纸生产,仅青檀皮晾晒就需3年。
不仅如此,在利益驱使下,一些小厂和小作坊使用龙须草浆等现成纸浆加入少量青檀皮制成类宣纸,同时在晒滩等制作流程中偷工减料,对外打的却是真正手工宣纸的旗号,严重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
张必良清楚,对于用纸,“毕竟创作的少练习的多”,他认可书画纸也有存在的空间,所以2年前,三星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了生产,研制出了三星牌书画纸,但制作古法手工宣纸,还是他一直以来的坚持。
随着大纸问世消息的相继频传以及艺术家的到访相邀,终于让张必良堅定做“世界最大宣纸”的决心,张必良深刻地感觉到,“再不做的话,一切就晚了”。
的确,中国科技大学科学传播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手工纸研究所所长汤书昆与他的团队在调查传统手工造纸的过程中曾感叹道:“时至今日,你能在国内找到40岁以下做手工造纸的人是很不容易,很多都是五六十岁,甚至六七十岁,因为没有年轻人愿意再做父辈这般辛苦的工作,技艺传承危机暴露无遗。”
2006年,宣纸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那些濒临灭绝的工种
做大纸前,生产工具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由于没有前例,各种工具都需要重新订制。
捞纸的纸帘需要由帘床匠人和竹帘匠人分别制作。小岭村帘床匠人赖银登所做帘床之木料,取自九华山脉上根部直径40多厘米、生长均匀的原始杉木。帘床分9根长的直档和25根短档,仅加固就用去100多斤的大小铁钉,再加上50多斤铁皮的重量。赖银登精通水法,做出来的帘床无可挑剔,捞纸工人们用后都拍手叫好。除了帘床,120块巨型压榨板也是出自赖银登之手。而赖银登今年69岁了,他的孩子们或开厂或开店,没能继承父亲的手艺。
编竹帘也是特种的手工技艺。小岭一代,有专门做纸帘的专业户,属章书平家的技术尤为精巧,张必良将他们请来,为“四丈宣”服务。做纸帘是个细致活儿,如刺绣一般,五六个人往往跪在地上低头编织,齐头并进。这张巨型竹帘完工后,张有根对其进行了仔细的测量,“用丝线1公斤,总长1600米,织就帘线880道。使用苦竹蔑丝百斤,帘丝总长超过50000米”,足可见其精细。而好宣纸的质感,很大程度取决于纸帘的精细程度。
优秀的工匠师们都想做出极致的事情来成全自己的价值。所以在通往“四丈宣”的路上,每个环节里的师傅们都尽心尽力。张必良记得,第一天捞纸实验的时候,一个捞纸工人手部挫伤,不能继续,因捞纸工序分工细微,岗位固定,少一人便不能协调。为了完成整个捞纸过程,受伤的捞纸工人选择忍痛戴上手套上场。
“他们好像从来都不觉得累,”朋友汪宏忠负责记录现场,“感觉他们都很珍惜这个机会,想要一起来创造这个奇迹,因为毕竟,愿意这样捞手工宣纸的地方不多了”。
10月10日,张必良带记者去晏公镇茶冲村的汪六吉宣纸厂参观,那天早上,正好有附近小厂生产出来的“三丈宣”在借用汪六吉的厂地进行晒纸。记者得以领略晒大纸技艺的绝活。只见一个工人小心翼翼牵起“三丈宣”的一角,随后3个工人一起动手,“三丈宣”就像巨大的白绸一样展开了。此时屋内的纸焙冒着蒸汽,等待大纸的到来。3个工人将大纸抬到纸焙前,看起来轻盈的大纸其实有12斤的重量。一切准备就绪后,50岁的晒纸工人张师傅站上了2米高的平台,他要把又薄又软的湿纸一刷一刷地定在加热的焙面上。
第一刷极为关键,在大纸帖上有把握按下第一刷的工匠,都是行里不容置疑的大拿。张师傅挥舞着毛刷,手法干脆利落地按下第一刷,接着是第二刷,第三刷……原本湿润柔软的大纸,就那样平整地贴合在了焙面上,踏雪无痕,已然化境。
张必良站在一旁,神情平淡自然,过不了多久,厂里长14.5米、宽4.4米的纸焙就会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宣纸即将面世,梦想就要实现,他希望投下的这枚“石子”能够激起行业内的千层浪花,为宣纸非遗的传承,也为所有这些还在坚持的匠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