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育人视角下发挥党外教师作用的研究
2018-01-07杨文杨鸣
杨文+杨鸣
摘要:全员育人是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大思政”典型的做法和基本思路。本文从全员育人中的党外教师入手,分析了现状,建立制度和保障,提出党外教师是全员育人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全员育人 党外教师
全员育人是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大思政”典型的做法和基本思路。也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之一。在推动全员育人工作中,“全”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发挥全员育人作用,积极构建辐射到所有校内人员,包含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班级导师和学生班主任在内的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时也包含所有任课教师、各管理部门乃至服务部门人员的校内全员育人机制将是高校开展工作的具体举措。在这个出发点和举措中,党外教师的作用发挥将起到不可小觑的影响。在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中发挥积极意义。
一、党外教师在全员育人视角下发挥作用现实情况
在全员育人的背景下,党外教师也要同党员教师一样,成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模范。党外教师是具有全员育人背景下发挥作用的思想基础的。一是,党外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有精神上的高尚追求,对党具有一定的政治认同,希望国家发展好,特别是高等教育有长足发展,学科建设日趋完善;二是,他们的民主意识强烈,参政热情很高,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和走向,愿意为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与党一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但在现实中,党外教师的作用发挥程度还不够理想。首先,许多高校内部没有形成全员育人的整体构建,没有形成合力和机制。201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76.9%的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专业学科的教学以及学生管理三者脱节严重。其次,党外教师多为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专家学者,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压力。其中一些人重视专业发展,轻视政治学习,不关注国家大政方针。教学中,只教书,不育人;最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自媒体的涌现,高校成为国内外多元思想碰撞的前沿阵地,部分党外教师,思想意识片面,在意识形态方面极度自由。
二、党外教师在全员育人视角下的制度建设
高等院校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面对习总书记提出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等院校需要思索如何推进全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全员育人的问题以及如何建立相应的机制,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党外教师的作用,制度做到保证。
(一)建立健全全体教师的科学考评机制
在高校内部建立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所有教师的重要保障引导。通过考评体系的建立,从制度上对党外教师进行引导,将管理手段科学合理地应用。让党外教师和党内教师一样,逐步提高思想认识。在全部课程教授中,既要重视教书,又要注重育人。将“传道授业解惑”有机结合。考评教师课堂教学、全程育人、科研、创新等要素贯穿始终。
(二)建立相对应的社会评价体系
从社会角度就要把学生的个体发展综合起来看待,只有做到全社会和整体趋势是关注综合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的目光才能不功利地看待成绩、就业率等指标。要以高校的基本育人功能为着眼点,挖掘评价学生的多元模式,建立学生的综合评定模型,为教师考评奠定基础。
(三)借助工作室和科研小组等建立全程导师制
传统意义上的导师只“导学”而不“管学”。导师的专业水准成为唯一选聘标准。在学校指派和学生选择中不注重除了教学科研之外的能力。全程导师则要成为能够指导学习、关心成长、善于管理的人生导师。学校通过建立全程导师制度,从根源上明确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責,明确思想政治工作和每名教师有密切关系。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和加强引导,使全程导师责任感提升,特别是对党外教师,更加理解思政育人的功能。作为导师根据学生个体的需求,因材施教,个别引导。
(四)完善对党外教师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制度
1.完善教育培训体系首先要加强对党外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不动摇,要让广大党外教师深刻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深远意义。二是要把对党外教师的思想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让他们在长期实践生活中感悟和体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魅力和实践过程。三是要做到理想信念教育由浅入深,切实让党外教师思想提升。
2.高校要根据党外教师的类型与特点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既要有交流学习,也要有纵向规划培训。思想和信念的提升不同于专业技能类知识的积累,要做到细致规划,相对长久着眼,短期和长期目标结合的培训。既要借助于各级党校及社会主义学院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培养,也要根据专业特点在人文管理等学科进行培训。在一个单位内还要为党外人士成立专门组织,进行沟通交流和引导。特别是对青年、有留学经历的党外教师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及统战理论教育,使这部分教师充分认识自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三、保障及激励
高校应该从统一战线的大局出发,在爱国统一战线这一视角下,发挥党外教师的作用,激发热情。通过保障和激励相应制度政策的制定,更好地推动和开展工作。从实际工作落脚,认真规划、切合实际,为党外干部创造良好的个人发展环境。
(一)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
党外教师一样是社会主义办学中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主义大学传道授业解惑的一份子,他们有责任承担,作为高校和领导者也有责任做好培养和保障。在专业扶持、业务培育、人才选拔、干部任命等环节中与党内干部同等对待。对于有顾虑的方面,多做细致了解,确保公平。同时也要注意到部分党外人士并不是没有加入党组织的意愿,而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错失了机会,对这样的同志更要好好挖掘,建立工作档案,通过三至五年的了解、培养和发展,将会为党组织输送更多的合格教师。
(二)要在政治上充分信任
要将党外教师的民主进行充分发挥,在教代会、专家委员会中吸纳合格党外教师参与学校决策,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高校党委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也要对素质好、能力强的党外教师根据需要任命到职能部门、院系担任领导工作,帮助基层单位搭配好班子,党内党外同志共同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邀请党外干部参加民主生活会并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健康蓬勃发展,对党风廉政建设也是一支重要的监督力量。
(三)要在工作上大力支持
让有能力有责任感的党外教师“有职、有权、有责”。高校党委和基层党组织要有重点挖掘党外教师的特点,根据特点创造优势条件,在社会影响和专业发展上为他们创造条件,让党外同志充分认识到学校对他们的支持,使他们更加信赖学校,更愿意为学校服务。
(四)在生活上鼓励支持
对有特殊贡献的党外教师,给予必要的奖励和生活支持,为其施展才华,发挥作用提供保障。使其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得到奖励和支持。
四、加强高校统战队伍建设
过去一段时期,高校统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国家发展,我国整体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个过程中高等院校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外经济社会深刻变化等多重因素对我国高校统战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统战工作机构建设。在高校单独设置统战工作机构后,各个基层院系也要配備统战工作人员,提高统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二是加强统战工作载体建设。除了传统的方式方法之外,要积极建立统战工作的网络沟通机制,最大限度地寻求与党外教师沟通交流的机会,最大限度地了解和把握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引导其健康正确发展。三是加强统战人员自身建设。统战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还要增长实践经验,提高处理突发事件、协调组织的能力,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总结,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妥善处理矛盾与分歧,扎实地开展统战工作,提高统战工作的水平。
通过对不同时期我们党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对于高校全员育人的要求,党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对于高校全员育人的工作开展是没有内外之分的。党外教师要和党员教师一起,同心同向,一同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党外教师要认同马克思主义、认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倡导以爱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通过挖掘隐藏在各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内容,充实课堂教学、学术讲座、专业指导、科研实践,发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知识,对学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以及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意识、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闫卉.对高校“全员育人”理念的思考[J].成才之路,2015(01).
[2]武玉红,张新颖.论新时期高校“全员育人”的困境及对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9).
[3]李艳.全员育人理念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南方论刊,2012(06).
(作者简介:杨文,女,本科,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杨鸣,女,本科,天津美术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