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一些思考

2018-01-06许丽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苏州园林木兰矛盾

许丽芳

余映潮老师认为,“主问题”就是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从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的问题。相对于阅读讲析过程中成串的“连问”、简单的“碎问”以及随意性的“追问”而言,它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研读的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然而,阅读教学中该如何立足文本,精心选择不同角度设计 “主问题”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一些初步的想法。

一、 矛盾统一,形散神聚

朱熹说过:“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发现矛盾即是发现疑问,疑问能激起学生的思维活动,是思维的起点。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作品中的矛盾点,先找到矛盾点,然后以此为轴心,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去寻找合理的解释。寻找答案的道路看似散乱,实则清晰。主问题的设计如果充分考虑学情和教学内容,每一条都着眼于不同的点,那么随着每一条问题的解决,最后矛盾也就不攻自破,整堂课形虽散,神则聚。

在教《木兰诗》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我便设计了这样一个带有矛盾点的主问题:木兰是“女神”还是“女汉子”?你能找出依据来吗?学生一听就来了劲儿。以此为突破口,我引导学生积极地钻研文本,从文中关键语句、文章的详略安排等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全诗按照“木兰是女郎”这个主干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木兰诗》写的是战争题材,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了木兰“女汉子”的形象,但是诗歌着墨较多的却是木兰日常的生活场景及小女儿情态,“女神”形象更加鲜明。在观点的互相碰撞中,答案得以聚焦。

在讲解《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这则阅读材料时,我这样导入:“平日里你看到的浪漫的求婚现场是怎样的?你认为这个经济人的求婚浪漫吗?”从导入开始,我就抓住这篇小说的矛盾點——是否浪漫,用这一主问题来设计整个教学流程。我紧接着追问:“你认为哪些情节不够浪漫?这些不够浪漫的情节是怎样凸显人物形象的?导致不浪漫的求婚最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找准矛盾点,一开始我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更加主动积极。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会反复地钻研文本,与同学交流讨论,反思总结,直到矛盾得以解决。他们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也变得越来越深刻。

二、一线贯穿,拾级而上

贯穿全文的“线”, 是指能串联全文的主问题。这条线既可以是文章中的某条时空线、某个变换的场景,也可以是某条感情线。让主问题贯穿整堂课,各教学环节就像珍珠一样被这个主问题串成一条。每一个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主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有层次性,由低到高,由浅到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层次上有所收获,而且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步步攀升,让学生有拾级而上之感,整堂课的教学就显得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主题突出。

例如在《最后一课》的教学中,我以“高大”作为贯穿全课的线索,抓住“高大”一词设计主问题,展开教学:

首先,直接导入,聚焦“高大”。我提问:小弗朗士经历了“最后一课”后,是如何评价朝夕相处的韩麦尔先生的?(生答:高大)

其次,分析形象,感受“高大”。我提问:一个平日里很普通,甚至不被自己喜欢的老师,在“最后一课”中有哪些“高大”的表现?

再次,咀嚼含义,品味“高大”。我提问:在所有“高大”的表现中,真正打动小弗朗士,对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哪一个?

最后,再读结尾,升华“高大”。我提问:韩麦尔先生的“高大”形象,对小弗朗士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种设计,对话得以在“高大”中穿行,课堂显得思路清晰、循序渐进。

又如《诗词曲三首》的教学。《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渔家傲》《天净沙 秋思》三首诗歌都以“愁”为线索。我这样设计主问题:

首先是以“愁”切入。我让学生猜测为何要将这三首诗词曲结合在一起学,从而引出“愁”。其次是用“愁”推进。我提出问题:三首中分别表现的都是什么“愁”?又是如何来表现这些“愁”的?在这两个主问题下,用若干个小问题启发思考,从而把欣赏阅读推向更深的层次。

三、回环往复,意趣盎然

回环往复是指让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课堂教学环节中反复出现,而提问的目的不同,提问指向的结果也不同,提问对学生思维力、学习力的发展作用也不一样。课堂提问看似重复,却体现着教师独特的问题设计理念。

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虽写初春散步,其实散步之中寓有深奥的人生哲理。通过散步,作者体会到了被忽视的日常小事中流露出的情感,从而生发出对生命的渴望和对中年人责任感的理解。怎样解读中年人的责任感无疑是本文的一个重难点。于是我这样设计主问题:

1.这是一篇美文,请结合文中的景物,说说它美在哪。

2.这是一篇美文,请结合人物的情感,说说它美在哪。

3.这是一篇美文,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说说它美在哪。

通过这些主问题,学生可以从表面的景物体会到人物内心流露出来的情感,再抓住主要人物所感受到的责任感,有层次地解读文本。

《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是一篇出色的说明文。文章旨在说明“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苏州园林的特点。作者用散文化手法写出了苏州园林的特点,笔下的苏州园林,亭台轩榭,布局自然成趣;假山堆叠重峦叠嶂,使游览者如置深山中;树木的栽种注意搭配,让人四季都不感到寂寞……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苏州园林》也因此成为一篇难得的优美说明文。我这样设计主问题:

1.请以游客的身份来介绍苏州园林。

2.请以画家的身份来介绍苏州园林。

3.请以建筑建筑师的身份来介绍苏州园林。

4.请以摄影师的身份来介绍苏州园林。

这些主问题的妙处在于它们能让学生对课文反复阅读,不断概括,多角度理解。教师可以利用主问题从多个方面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概括能力,并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余映潮老师曾经说过:“主问题设计研究,需要教师有厚实的技能基础,除了科学求实的教学理念之外,其重要前提与基础就是深入扎实的教材研读。”所以每一位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只有认真、耐心、深入地研读课文,才能高效地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永葆青春活力。

猜你喜欢

苏州园林木兰矛盾
木兰剧片段展示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若是木兰能网购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