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想象,让孩子徜徉于古诗词的艺术海洋
2018-01-06朱庆华
摘要: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放飞想象,通过理解词句、观看插图、描述画面、补充空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获得人生的感悟和美的享受。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想象;借词句;观插图;述画面;补空白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004-02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精练的语言深刻地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既具高度的概括力,又有丰富的想象力。如果说想象是诗人艺术创造的生命力,是生活走向艺术的必经之路,那么,想象当然也是古诗词教学的必由之路,是诗人艺术创作的延续,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放飞学生想象是一把很好的金钥匙,我们不妨从古诗词中的字、词、句生发开去,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浮想联翩,思维自由驰骋,在头脑中浮现诗词中描绘的画面,再现逼真的情景,从而进入古诗词的意境,徜徉于古诗词的艺术海洋之中。
1.借词句,展开想象
古诗词言简意丰,用字凝练,在不少诗词名句中,有的能一字传神,或抒发某种感受,或生动地描绘形象,创造出美的意境。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要抓住诗词中最能表达意境、传递情感的关键字、关键词、关键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导他们透过关键词句想象作者描绘出的画面或情景来,从而丰厚词句的感性理解,进入诗的意境,真正理解詩词。
如宋祁《玉楼春》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作者运用拟人与通感的手法,将春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万物复苏时的热闹、生机勃勃的景象。特别一"闹"字以动态写静态,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这一句写出了春天什么样的景象?一"闹"字好在哪里?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透过"闹"字表现出词人什么样的情感?通过想象,学生很快理解了这句词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表达了词人对于美好春光的留恋之情,从而进入词的意境。
再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中的"绿", 贾岛的"僧敲月下门" 中的"敲", 吕岩的"笛弄晚风三四声"中的"弄",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争"" 啄",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中的"合"" 斜"……都蕴含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学时我们都可以借词句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观插图,启发想象
小学教材中的古诗词每首都配上了色彩鲜艳、惟妙惟肖的插图,有的使文字表达的内容形象化,有的展示了文字言犹未尽的意思,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素材。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插图,增强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进而补充和丰满诗词的形象,引导他们领悟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体会古诗优美的意境,并获得情感体验,逐步形成良好的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如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诗写景中蕴含哲理,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又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先观察插图中的山、水的特点,变静为动,想象感受山叠着山,水复着水、扑朔迷离、出路难寻的景象,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内涵;然后启发学生往前走、往前看,你看到了什么?根据插图,学生很快发现在山重水复疑无路间看见了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再启发学生想象此时诗人的心情,体会诗人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最后让学生想象思考这两句诗诗人有怎样的寄托呢?领悟到蕴含其中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我们能够正视现实,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这样图文对照,启发学生在观察插图与想象画面中,读懂了古诗的丰富内涵,领会了古诗的深远意境,领略到古诗情味隽永的哲理。
3.述画面,放飞想象
"诗中有画"是古诗词的特点之一,从小学教材所选的古诗看,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它们以极简炼、和谐、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丰富的情感,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应利用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通过语言这个媒介,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把诗中的语言变成一幕幕立体的场景,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使学生感受古诗词中的画面美,再用语言文字把画面描述出来,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
《山行》这首诗以枫林为主景,配以山路、白云、人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深秋景色的喜爱之情。这首诗诗中有画,很有画面美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像画面,由形象化的画面再到感受古诗的韵味。有位老师在学习"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时是这样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的:首先让学生朗读这句诗,想象枫叶像什么?有的说像红扑扑的小手,有的说像红色的火焰……然后继续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一阵秋风吹来,这片片枫叶飘落下来,它们又像什么呢?学生说像一只只蝴蝶在飞舞,像一个个小天使,还像一条条红色的小金鱼在游来游去呢。此时教师进一步启发,枫树林里,这些枫叶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如果你正站在这片枫林前,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心里又是什么感受呢?学生说我的眼前全都是红色,比春天开得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心里高兴极了。最后教师说,是啊,这些枫叶太让人着迷了,我们的诗人情不自禁停下马车驻足观赏,请大家连起来把你眼前出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这位老师在教学时,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启发学生由静态的枫叶到飘落的枫叶,由几片枫叶到满地枫叶展开想象,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远处发展。学生通过想象不仅理解了诗意,而且充分感知了枫叶的美,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以及更深地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4.补空白,再造想象
诗词创作中有布白艺术,诗人用模糊语言,布置空白,使之呈开放的未完成的状态,以便读者展现自己的创造。诗词教学亦须有布白艺术,要留无穷想象于学生。在教学时,教师要利用空白,找准引发想象的切入点,巧妙地启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完成转换、补充、再创造的过程,根据诗中语言描绘,在想象过程中丰富诗中展示的内容,把作者没有直接说明的意思加以补充和阐发,从而领会其中蕴含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并进而创造新的形象、意境。
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言简意丰,跳跃性很强,留下了许多空白点。寻隐者来去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诗人由满怀希望而来到不遇的惆怅,又有在此山中的期冀转而更深一层的云深不知处的惆怅之起伏跌宕的感情也见于言外。在教学中可以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是以何种方式去拜访隐者的?当时的天气怎么样?周围的环境又如何?""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 "假如你是童子,你会怎么回答?""诗人与童子问答时的动作、情态及其内心活动又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这样通过想象,学生把作者没有直接说明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都补充和阐发出来了,在想象过程中既丰富了诗中展示的内容,领悟到诗的意境,又创造了新的形象意境,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的审美观照。
总之,古诗词是想象的语言,想象是古诗词的翅膀,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放飞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的感悟和美的享受。
作者简介:
朱庆华,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