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眼全球市场 做优中国种业

2018-01-06欧英才

农村.农业.农民 2017年24期
关键词:南繁农垦制种

袁 宇 欧英才

放眼全球市场 做优中国种业

袁 宇 欧英才

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热带气候区,海南繁育制种历史悠久。每到冬季,全国各地近万名技术人员如南飞的候鸟一般,落地海南开展育制种工作。50余年的发展历程,海南南繁育制种产业如何发展壮大?

2017年11月28日,国家农业部农垦局、全国各垦区种业企业、良种展示示范基地的负责人齐聚三亚,共同研究探讨农垦种业发展大计,提出充分利用海南农垦南繁育制种产业平台,共同推进中国农垦种业联盟发展。同时,将海南农垦南繁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通过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组建种业交流交易平台,努力把南繁育制种基地打造成面向东南亚的“南繁硅谷”。

“育种天堂”,海垦南繁大有可为

俯瞰位于三亚的海垦南繁片区,一个个初具规模的育制种基地一望无垠,环田路、机耕路四通八达,科研大楼位于一隅,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科研专家在此地育种制种。

这是海垦南繁产业集团的育制种基地。基地现有国内75家育种科研单位落户,每年入冬后,这些科研单位在此进行水稻、哈密瓜等农产品的新产品培育。

“海南自然条件优越,真是农业科研人员的‘育种天堂’。”参观育制种基地后,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秦福增忍不住感慨。海南是国内著名的南繁育制种基地,每年10月到次年4月,内地气候寒冷,海南却“热量”充足,可以一年种植两代至三代,从而加速新品种育产。

海南南繁育种子的光热条件得天独厚,吸引着大批科技工作者来此地从事农业育种研究。资料图 摄影/蒙传雄

目前,海南每年冬天迎来全国近30个省份、800多家育种科研单位开展南繁育制种工作,孕育全国近70%的农作物新品种。其中,海南种质资源多达数十万份,南繁两系杂交稻亲本繁种占全国两系亲本繁种总量的80%,种子出岛产量近3000万公斤,可播种面积2000多万亩,可生产粮食超过100亿公斤。

事实上,海南不断加大南繁用地保障,加速发展南繁产业。目前,海南规划26.8万亩南繁用地,南繁育制种被列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2016年9月,海垦按照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的改革要求,在原海南南繁种子基地公司、南滨农场、南滨蔬果公司的基础上,组建了海垦南繁产业集团,进一步强化南繁育制种服务,促进南繁产业发展升级。

“我们在南田地区有一个已经签订了30年合作协议的育制种基地,主要研制棉花、小麦等种子。”新疆兵团种子管理站站长宋继辉告诉笔者,在海南开展育制种工作,能够有效缩短育种进程,节约一半的时间。

“海南农垦已经在新一轮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中迈出坚实步伐。”农业部农垦局巡视员何子阳说,海垦在海南南繁育制种基地建设发展中地位突出、作用巨大。海垦南繁产业集团正不断加快南繁种业平台的发展,加速南繁育制种产业升级,海垦南繁育制种产业大有可为。

产业园区化,实现规模经营

“我们已经与三亚南滨农场签约入驻,开展水稻育种。”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祝和安说,希望政府及主管部门能够在政策、征地等方面加强协调,提供更便利的服务,“我们现在有一支科研小分队常驻海南开展科研工作,未来也希望能扩大规模。”

海南省政协委员戴扬透露,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单位在海南实行分散租地的生产方式,导致海南南繁育制种基地总体经济效益不高。他希望下一阶段南繁产业的发展趋向园区化,实现规模经营,同时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将农业与南繁文化、种业科普等要素相结合,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海南有很好的条件,海垦南繁育制种基地在土地资源、基础设施条件以及管理方面也具有优势。”中国农垦种业联盟主席江玉明说,农垦种子的质量非常优秀,市场反响也十分好,近年来对外界的影响力大大提升,“海垦南繁产业集团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农垦种业联盟平台,强化与全国各地的合作交流,从而加快推动农垦事业向前发展。”

海南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也指出,部分南繁育制种基地存在冬季外没有科研人员,土地闲置浪费资源的现象,应当尽可能让农民参与进来,既能提高南繁土地利用率,又能促农增收。

“当前海南正在建设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建设育种制种国家南繁基地,提升科研条件。”何子阳说,希望海南南繁产业能够跟着市场走,加快推进种业发展,期待海垦种业能够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未来在全国种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提供管家式服务,打造“南繁硅谷”

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种业持证企业4316家,国内上市种子企业50多家,总市值超千亿元。海南如何分享这1000亿元大蛋糕?

“只要是做水稻育种的,都会到南繁加代。海南应当将这一优势利用起来。”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育种院淮安所所长滕志英说,公司目前在陵水有一个育制种基地,主要研究水稻育种,在南繁加代效率提高2倍以上,“未来还将继续扩大规模。”

海垦南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强富表示,应当抓好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和南繁育种基地建设,通过打造市场化、集约化的供需模式,搭建现代化的科研育制种大平台,为全国南繁科研单位提供管家式服务,掌握种子资源,引领现代育制种业升级,“我们还计划组建国家南繁种业联盟,同时优选加盟企业,合作把南繁育制种基地建成‘南繁硅谷’。”

“海南可以依托海垦南繁加强与内地交流,塑造科研品牌,扩大合作规模。”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成银透露,目前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已与海垦南繁产业集团达成合作,签约1500亩土地,将用于安徽种业企业的科研育种。

南繁育制种业的发展升级,海南也正在努力。2017年2月,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开工建设,专区除育种区、生活区、试验区等功能分区外,还计划建造一座36层的国家南繁科技交流中心和南繁产业展示中心,汇集来自全国的南繁育制种专家和学者,将其打造成集南繁育制种知识、人才、科技、经济、服务、产品、交流的平台。

“海南南繁应该主动走向全国,放眼世界。”海垦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思涛倡议成立世界种子产业联盟,一方面通过国际化、市场化的行业标准和要求,规范南繁育制种产业,避免南繁育制种趋利化;另一方面,通过做强做大做优中国种子产业,把南繁育制种基地打造成为中国“南繁硅谷”,更多地分享我国千亿元种业市场蛋糕。

猜你喜欢

南繁农垦制种
南繁基地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①
奉献南繁 讴歌南繁
体验休闲采摘 感受农垦文化
管理利用好江苏南繁基地的再思考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中央财政下达奖励资金10亿元支持制种大县建设
点“土”成金 农垦改革
蔬菜制种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措施
困知勉行 积厚成器——快速成长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会计学院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