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网公司生存与发展的探索

2018-01-05曹湛成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年22期

曹湛成

摘 要: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战略的背景当前电力企业发展经营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从电网公司生产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针对实际电网公司发展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从而有效转变传统的生产模式,采用市场化经营理念,帮助电网公司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提升电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主要针对电力改革的电网公司生存与发展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改革;电网公司;生存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我国电网企业发展面临非常重要挑战。目前,我国电网机制改革深入进行,进一步加快改革的步伐,推动了我国电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电网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冲击,需要进一步转变传统的管理经营模式,加强内部控制,优化财务管理数据,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且随着我国政府不断加强电网企业的生产成本,这对电网企业传统管理方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管理标准。因此,为了推动我国电网企业的良性发展,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电网企业需要针对自身发展情况,分析潜在的影响因素,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1 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战略给供电电力企业造成的影响

就目前而言,在我国国家电网实际发展过程中,逐渐包括了电网规划、建设、运行、检修、营销等领域,实现了对内部人力资源管、会计财务以及电力物资的集约化的管理方式。并且在政府的引导下,电网企业不断推动管理机制改革,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内部管理机制,提升业务服务水平,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电网提出了“三集五大”的发展战略,要求各级供电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全面的改革,深化管理理念,明确发展流程,提升发展的质量,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的价值,提升电网企业的竞争力。

2 成本精益管理的含义

在进行成本精益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理得清”、“投得准”、“控得住”的目标进行控制,为深化企业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建立更加完善成本管理精益体系。根据当前管理的经验,可以采用“两管五分”为实施手段,具体来说,两管就是管准入和管标准,五分就是分压、分类、分资产、分片区、分客户群,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认真落实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对成本进行全面的控制与评价,制定更加优化的闭环管理系统,为做好成本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了更好地落实成本精益管理的理念,在确定成本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推进成本的分压、分类、分资产管理、分片区及分客户群(核算,从而有效地控制实际投入的成本,提升电网公司的经济效益。

3 电网公司生产及发展的措施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电网公司需要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分析潜在的风险,然后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适应当前电网改革的需求。

3.1 软件方面的改革

为了进一步发挥计量管理的重要作用,作为电网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管理责任,通过层层落实的方式,提升实际管理的效率。并且为了提升管理效率,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考核与论证,针对出现的问题,维护人员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分析潜在的影响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提升计量的精确性,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另外,针对当前电能计量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公司需要积极组织他们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技能,满足当前生产的要求。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力生产自动化水平和网络化水平不断提升,电网企业需要不断完善电能计量模式,针对当前发展的目标,提升计量的经济效益,为企业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保证服务质量,以积极的姿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3.2 提高设备的信息化水平,稳步提高电能计量设备的管理水平

随着电力企业信息网络的普及,为了提升自身计量水平,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现代化的生产信息管理网络,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生产力。因此,在用电能计量设备进行信息化的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广泛搜集相应的信息数据,满足实际生产的基本需求。第一,在计量资产管理领域,针对计量检定建档工作量大、任务繁多的特点,管理人员需要引进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利用条形码做好计量设备的识别工作,提升数据录入的效率,满足实际生产管理的要求。第二,随着智能电表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电能计量的远程采集工作,这大大降低了实际投入的成本。因此,在实际电网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针对计量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特点,不断应用智能电表,从而实现数据的共享。第三,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生产效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计量设备检定工作的网絡化手段,通过各种在线方式,做好电能计量装置检测工作,进一步提升电能计量监测的信息化水平,实现计量设备科学调整。

3.3 成本精益管理体系应用成果

电网公司通过建立完善的成本精益管理体系,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满足了当前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

(1)满足成本监审需要

成本精益管理体系的应用从根本上提升了成本核算的维度,使其更加精细化、科学化。基于此,保证了数据能够及时被搜索、应用和共享,降低了实际输配电的费用,优化定价成本的方法,推动了国家电网的良性发展。

(2)为电改后输配电价争取更多空间

随着电改方案的不断推行,电网企业为了有效地控制投资,需要利用各种手段加强对成本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消除周围不良因素产生的影响,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作为广东电网属下地市供电局,需要进一步总结自身存在的不足,针对电网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成本精益管理体系,把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进一步优化生产结构,加强对人力成本的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投入成本。根据实际生产应用情况,在电改以后,针对地市局输配电资产的运行维护费用可降低10%~15%,为当前输配电价争取更多空间,提升电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提高管理效率和能力

随着当前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升成本数据处理精细化水平,实现数据的资产化的管理,丰富了当前成本管理方式,有效地提升企业实际运行的效率,消除了传统管理存在的弊端,提升了内部管理水平,帮助企业从“核算型”成本管理向“价值型”成本管理转型,满足当前改革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星.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南方电网战略方向及应对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2]刘跃,刘风娥.新电改形势下电网企业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5,18(6):69-71.

[3]刘跃.新电改形势下电网企业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广西电业,2015(11):43-44.

[4]周强,汪宁渤,何世恩,等.甘肃光电发展分析及电网企业的应对措施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4,30(4):60-67.

[5]李莉,雷宇,葛旭波,等.电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电力学报,2007(1):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