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专利质量提升及转化的策略分析

2018-01-05何为高涛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策略分析高校

何为 高涛

【摘 要】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和主力军。但目前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中普遍存在专利质量低、转化率低、专门管理机构及人才缺乏等问题。论文从提升专利申请的质量,促进专利的科学化管理以及提高专利转化率三个关键方面入手,进行一些策略分析,以期为高校专利管理提供参考。

【Abstract】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main body and main forc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owever,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the low quality of patents, the low conversion rate, the lack of specialized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and personnel and so on.Starting with the three key aspects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atent applications, promoting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patents and improving the patent conversion rate, the paper makes some strategic analysis,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university patent management.

【关键词】高校;专利管理;策略分析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tent management; strateg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10-0104-02

1 引言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和主力军,是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是我国知识产权产生的重要源头[1]。但目前高校专利管理中普遍存在专利质量低、转化率低、未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及缺乏专职的管理人员等问题。高校应设立专门的专利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专利管理人员,提升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策略分析,以期为高校专利管理提供参考。

2 积极鼓励高校师生申请优质、高价值的专利

2.1 引导和鼓励高校师生开展专利申请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和主力军,具备扎实的科研能力,在我国的科技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承担的大量科研项目可申请专利的数量也是非常可观的。因此需要鼓励高校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要加强专利申请,加强专利法律知识的宣贯,通过制定切实有效的专利管理办法和奖励政策来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2]。由于多种原因,我国高校对职务发明的奖励较低,高校应制定科学的奖励分配机制,合理提高奖励力度从而激发科研人员申请专利的积极性。

2.2 推动高校开展优质、高价值的专利申请

近年来,高校的专利申请数量迅猛增长,达到较高水平,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数量“虚高”问题。在高校每年产生的众多专利中,真正具备较高科研价值与市场价值,能够带来较大的技术突破和经济效益的优质专利所占比例仍然较低。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5年高校授权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类专利总量中,技术含量与创新性较强的发明专利只占17.6%。另外,在1986—2015年间,高校专利申请与授权比率很低,仅为52.1%,这意味着有近一半的专利申请未获得国家授权,从另一侧面反映出高校专利质量偏低。相比而言,西方国家每年的专利申请虽然在数量上并非迅猛增长,而是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趋势,但是在质量上,则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与市场价值。

3 促進高校专利的科学化管理

针对高校专利目前存在的数量与质量问题,有专家指出缺乏知识产权的科学化管理是根本原因。笔者认为,知识产权科学化管理包含三个关键环节,即,①健全规范合理的专利管理制度及体系;②建立独立的专利管理机构;③培养复合型专业型人才。

3.1 健全规范合理的专利管理体系

健全规范合理的专利管理体系是高校专利管理工作的基础。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基本建成专利管理体系。但只有让管理体系真正落地实施,与专利“全过程管理”,包括发明披露、专利评估、专利培育、专利保护、市场营销、合同谈判、专利监督7个主要步骤[3]有效运行,才是可实施的规范合理的专利管理体系。我国高校目前的科研工作多集中在发明披露阶段,而后几项步骤正是我国专利管理体系需要建立健全的。

3.2 设立独立的专利管理机构

为提高专利质量,促进专利转化,高校应设立独立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专利管理机构,该机构不仅要具备专利管理职能,还应具备促进专利转化的职能。目前,在我国高校中,除一些科研水平较高的、专利数量较多的重点高校设置有独立的专利管理机构,全国大部分高校都没有设置独立的管理机构,而是将专利管理职能纳入到其他管理部门中。高校对专利的管理多停留在行政管理层面,在专利运营和保护方面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限制专利转化实施度的关键原因。设立独立的专利管理机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挥专利管理机构在高校、研究人员与企业间的桥梁作用,推动优质的专利向市场转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市场,同时也鼓励和激励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另外,在设立机构时,需要明确机构的运作模式,尤其要考虑专利管理机构专利转化激励机制。

3.3 加快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

除了管理制度尚未健全,管理机构设立尚不完善以外,专利管理的专业人才缺乏同样是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我国高校中,专门从事知识产权管理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高校的专利管理专业人才配置严重失调。数据显示,国内高校中,知识产权专职管理人员2人以下的高校所占比率为92%,6~10人的高校所占比率仅为1%。知识产权管理是一个多专业知识融合的复杂流程,需要其管理人员具备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包括科学知识、法律知识及商业知识,因此,从事知识产权管理的人员必须是复合型人才,最好是同时具备科学、法律及经济的复合背景。高校应加强专利人才队伍的建设,要通过招聘、培训、激励等方式加快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只有科学管理,才能切实提高高校专利工作管理水平。

4 促进高校专利的转化

国家建立专利制度的目的是通过授予专利权人以独占权,鼓励其在生产实践中进行转化,从而推动社会科技创新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专利转化是专利授权的最终目的,然而,在我国高校中,多数科研人员把专利授权作为专利申请的最终成果,忽视了专利的实施与转化,从而大大降低了专利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高校共申请专利24490项,授权专利12043项,签订专利出售合同的仅为701项,专利转化率不足6%。2014年高校专利转化率也仅为9.9%,与企业68.6%的转化率比较,相去甚远。美国高校的专利申请量虽然只占该国专利申请量的4%,但其专利许可费收入占到全国总量的12%[5],欧美国家高校的专利管理值得我国高校学习和借鉴。要提高高校专利转化水平,可能需要处理好以下两方面问题。

4.1 加强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

高校专利转化率低的关键原因还在于师生及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不够深入,对于专利的产权本质认识不足。如何将专利形成的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提升高校专利质量,促进专利转化的关键。高校应对师生及科研人员开展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专题讲座、竞赛、征文以及多媒体宣传的形式,强化知识产权意识,明确对知识产权的产权属性的理解,从而发挥其作为产权应有的经济杠杆的撬动作用。

4.2 沟通专利转化渠道与平台

高校科研人员通常比较注重项目申报和验收,往往忽视专利转化,一方面在于科研人员缺乏专利转化意识,另一方面则是科研人员与专利转化渠道与平台的沟通不畅导致专利技术曝光率低,最终被雪藏于实验室。缺少与专门的专利转化平台、专利产品交流平台的沟通,也使得科研人员无法及时了解社会对专利技术的最新需求,以至于限制专利技术研究水平。据资料显示,部分高校虽然有科技园、创业园等孵化单位,但与学校专利实施的关联度极低。因此,高校应注重将科研平臺与专利转化平台、展示平台接轨。让科研人员对于自身的技术、技术的应用以及现代市场需求有更充分的了解,如此才能更好地激发高校专利转化。

5 结语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地位不断提高,高校也应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学校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加强高校的专利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创新政策环境,也有利于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和综合国力的提高。通过提高高校专利申请的数量与质量,促进高校专利的科学化管理以及提高专利转化率等策略,必将使我国高校拥有越来越多高质量、高市场价值的专利,实现专利转化和增加收益,并为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叶惠玲.基于高校专利转化模式与机制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1):225-226.

【2】郑艳梅,于冰.高校专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09):90-91.

【3】江世国,侯祚勇.浅谈高校专利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25):1-3.

猜你喜欢

策略分析高校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