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高职院校创新文化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8-01-05王芳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实践创新

王芳

【摘 要】新疆作为反分裂、反恐怖、反渗透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意识形态斗爭形势异常严峻复杂。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面对新疆形势结合实际,承传统文脉,融地域文化,积学院文韵,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师生“筑根、树魂、强底色”,在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方面走在了新疆高校前列,论文试图从专题化教学改革、创新党建模式、创设德育活动课、打造特色社会实践文化等方面,梳理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文化育人方面的实践经验,以期为同类院校开展文化育人活动提供参考。

【Abstract】As the frontier and main battlefield of anti-secession, anti-terrorism and anti-osmosis, the ideological struggle situation in Xinjiang is extremely grim and complex. Faced with the situation in Xinjiang,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Xinjia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inherits the traditional context, integrates the regional culture, accumulates the rhyme of the college, and adheres to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revolutionary culture and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to strengthen the basis, build the spirit and enhance the background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ultural education, it is in the forefront of Xinjia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ort out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Xinjia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in cultural educ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matic teaching reform, the innovation of the party building mode, the cre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activities, and the creation of characteristic social practice cultur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colleges to carry out cultural education activities.

【关键词】文化育人;创新;实践

【Keywords】 cultural education; innovation;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10-0082-02

1 守好主渠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学校鲜亮底色

面对新疆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严峻形势,学院率先在全疆高职院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思政课改革。

一是积极探索“案例导引,问题核心”的专题化教学改革。设计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行动体验”教学环节,突出实践教学,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职业教育,实现从教材体系到能力体系的转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教学实效。历时十年,使思政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

二是成立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创新中心,构建大思政格局。申报了教育部示范马院重点项目“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三是研发了“壹网情深”移动学习平台,运用VR模拟技术推进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结合,推动思政课评价主体多元化,让思政课活起来。

四是构建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中华优秀文化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为主干,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支撑的课程育人体系。挖掘每门课程德育渗透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民族团结和谐共融的思想和义务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注重发挥所有课堂的育人作用。

2 筑牢主阵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师生思想的根基和灵魂

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落细落小落实,创新了高职院校日常教育新模式——德育活动课。以问题为导向,恪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情感的原则,遵循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和成人规律和思维特点,以学生成长的突出问题为核心,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24个专题的形式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编写出版了《高职德育活动课教育读本》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人人是主角,天天有体验,课课见实效”。在教学理念上体现针对性,在课程定位上体现养成性,在内容设计上体现职业性,在教育方式上体现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上体现体验性,在学习方法上体现探究性,在考核方式上体现知行统一性。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和善,讲述身边的感动,学会感恩,激发和善本能,体会校园生活的幸福。目前,德育活动课成为全校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1]。

德育活动课取得同行高度认可,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德育活动课已列为全疆高职院校必修课程。申报的《新疆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德育活动课教学质量提升与实验校建设》课题被自治区立项为重点研究课题。

3 唱响主旋律,让红色基因成为铸就师生新时代精神高地的堅实基石

学院实施大学生党的教育启蒙工程,创新党团建设“三五”新模式。开展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活动,强化大学生对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一是创新教育模式,做到“五个统一”。编写出版《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高职大学生党的教育读本》,做到“统一要求,全体参加;统一教材,探究学习;统一时间,纳入计划;统一师资,保证质量;统一考核,综合评价。二是创新实践途径,做到“五个跟进”。提出“学生学习生活到哪里,党团组织就跟进到哪里,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工作思路,推进党建带团建工作,实施学生党团建设“进班级、进社区、进社团、进网络、进企业”的“五进”新模式。三是创新评价方式,做到“五个结合”。在学生党团员日常行为评价中做到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党内评价与党外评价、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组织评价与个人自评相结合。

通过加强学生党建,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得到提升,学生写入党申请书的比例高达95%。学院被评为2012年度“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4 打造品牌实践文化,让特色文化成为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强大精神动力

学院实施文化精品战略,高度重视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培育,以优化文化的引领作用和育人效果。突出高职院校的实践性特色,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标准,打造了系列特色社会实践活动品牌:一是开展“去极端化”主题实践活动。以“让欢乐的麦西来甫在南疆大地炫起来”为主题,深入南疆四地州开展以文艺演出、基层调研、去极端化宣讲、科技支农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以现代文化对冲笼罩在南疆的宗教极端思想的阴霾。学院现代文化宣传队三年来深入南疆四地州数十个县百余个村,演出百余场,当地群众从最初的思想抵触到如今的同台共舞,从过去的分派任务到现在的争相邀请,正信挤压、文化对冲效果显著。深入开展结对子活动。实施“四合”“四互”“十同”工程,深化“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汉学生“结对子”,使“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五观”教育深入人心,各民族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二是着力建设工作室,做中体验相传承。学院聘请民间剪纸传承人、自治区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昌吉州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自治区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徐长琴为客座教授,开设《剪纸艺术》选修课程,并在学院图书馆建设“徐长琴剪纸艺术工作室”。2014年下半年,学院开展“爱祖国、爱新疆、爱学校、爱专业、爱老师、爱同学”为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剪纸班的学生,将“六爱”主题融入剪纸艺术,创作出了精美剪纸作品并在学院展示。学院专任教师潘玉兰,成立“玉兰美术工作室”,学院专任教师党宏平成立“宏·品牌工作室”,在他们的教学和创作中,都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其中。目前学校还有书法教师吴克煜、音乐教师董蕾等在申请创建工作室[2]。三是开展以“参与管理、参与服务”的校内实践育人模式。社会实践周的目的是把学校生活变成社会实践的大课堂,无论是当舍长、楼长,还是当班级心理健康委员、班长、团支书,亦或在企业顶岗承担重任,还是在学院担任助理“班主任”,都成为培养学生协作、沟通、管理等综合素质的平台。在校生分赴学院的行政管理、教学辅助、后勤服务、安全保卫、社区管理等50多个岗位,开展顶岗工作,学习工作技能,体验工作艰辛。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周,在顶岗服务中自主完成了认知、明理的目标,同时也孕育了践行的动力,从而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在社会实践周的服务活动中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萌生了爱校如家的情感,养成了爱岗敬业的品德。

综上所述,新疆农职院通过专题化教学改革、创新党建“三五”模式、创设德育活动课、打造系列特色社会实践活动品牌、深入开展“认亲结对子、团结一辈子”系列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程,内化为师生自觉自发的行动,营造反映时代要求、体现人文关怀、服务师生成长的独具特色的新疆农职院文化。

【参考文献】

【1】张麓麓.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现状研究[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14(03):56-58.

【2】高昆,康仕林.试论中华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现代化. 2017 (13):33.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实践创新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技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