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推广户外运动的前瞻性思考
2018-01-05肖亚玲
肖亚玲
【摘 要】户外运动是一项新兴的时尚休闲体育项目群。在社会上受到了各阶层人士的普遍追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户外运动的群众组织不下几万家,每年参加活动的人数以亿计。高校学生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对于时尚、挑战、充满刺激的户外运动更是热衷有加,早在20世纪90年代,北大、中国地质大学等就已经成立了大学生户外运动协会。虽然户外运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时至今日很多高校还在犹豫和观望,为此结合教学体验谈谈我们的理解与认识。
【Abstract】 Outdoor sports is an emerging group of fashionable leisure sports, which has been widely sought after by all walks of life in the society. According to incomplete statistics, there are tens of thousands of mass organizations of outdoor sports in China, and the number of people taking part in activities every year is hundreds of millions. College students are apt to accept new things and are keen on fashion, challenge and exciting outdoor sports. As early as 1990s, Peking University and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had established the outdoor sports associa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Although outdoor sports have broad development space, many universities are still hesitant and waiting, therefore, combined with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we talk about our understanding of it.
【关键词】户外运动;高校体育;推广普及
【Keywords】 outdoor sports; college sports; popularization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10-0080-02
1 引言
目前高校开展比较广泛的主要是陆地户外运动。户外运动是一种在自然环境下从事的体育项目群、与以往其他体育运动迥异的方式来体验,从装备到过程都充满了时尚、科技、刺激的味道,完全符合大学生求新、求异、挑战自我的好奇心,加上积极健康的运动方式与理念,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人们追求精神健康的彰显。
2 蓬勃兴起于高校的原因
高校学生长期接受系统的体育教学培养,具有一定的健身习惯与健康生活理念,但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活动环境都与中小学没有多少差距,难免会产生厌倦的情绪[1]。户外运动这种返璞归真的运动形式令大学生逐渐麻木的运动神经得到了巨大的刺激。据不完全统计参加户外运动的人群中,参与群体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特征。户外运动参与者中有51.4%的人具有本科学历,26.3%的参与者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6~35岁的参与者占53.2%,16~25岁的参与者占27.2%。如果说仅仅因为户外运动自然的环境和丰富的内容才吸引了大学生的广泛关注还为时过早。全面的锻炼效果、完善的自我认识和逐步蜕变的过程以及强大的团队包容与拉动效果、日渐成熟所谓自然环保理念、加上政策的扶持引导、商家的全方位介入,所有这些都是促进大学生在户外运动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的持久动力和源泉。
3 利于身心健康的全面提升
由于户外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運动强度和难度可以让参加者有充分地选择和掌控的机会。目前高校中比较盛行的户外运动主要以户外徒步、自行车骑行和登山为主,基本上都属于有氧运动。运动的时间、强度相对比较适中,个体比较容易控制,可以全方位、长期的提高参与者的身体素质,更好地改善呼吸机能,进而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不断变化的运动环境和运动内容,避免了校内体育活动的枯燥与简单重复的弊端,起到吸引学生持续运动、不断提高机体健康水平的效果,要远远优于传统的运动项目。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学业、就业等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心理健康已经成为高校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重要议题。时至今日仍未找到一个相对简洁而又快速的解决方法。经常参加户外运动可以远离拥挤的校园和社会环境,在一个清新、自然的陌生环境中,自由从事和体验与日常学习与生活迥异的运动过程。通过体验,参与者对自我的认识与定位会更加清晰,对自身的长处与不足了解更加真实,通过与来自社会各阶层人员的频繁接触与交流,可有效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机会,进一步改善“一孩化”所带来沟通不畅的社会问题,强化了参与者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生活能力,有助于缓解紧张的学习与生活压力,对改善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积极效果。
4 生存发展的超前体验
随着高校扩展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在校生人数快速增长,校园体育活动的面积、器材的数量、种类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2014年开始,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近日联合下发通知,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全面启动和广泛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2]。通知的落实与推广需要大量的体育资源来满足,但是现在高校的办学经费和场地资源还十分有限,很难短时间内从根本上改善现有的发展瓶颈,这也成为目前困扰高校体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议题,能否在贯彻“三走”的过程中在“走”的方式与范围上进行适当地拓展与创新,那样学校体育工作的格局必将产生巨大的、跨越式的腾飞。随着理念的创新,“三走活动”的资源、场地、设备、内容都将发生根本的改变,而且这种变革并不会对原有格局造成巨大冲击,但带来的变化以及产生的深远意义却是难以估量的。
5 户外运动体育课的前瞻性思考
毫无疑问户外运动课程在高校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为什么时至今日真正开设课程的高校区十分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5.1 教学理念的相对滞后
目前绝大多数的高校体育教师和高校的管理人员,都是接受传统学校体育教学的毕业生,传统意义上的高校体育对他们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这些人员年纪较大、大多不是户外运动的“粉丝”,对户外运动的了解与体验更多只是停留在感官或想象的层次上,加上对安全、经费、师资等问题的考虑,就更加深了他们的顾虑,究其根源还是原有的惯性思维在作怪,求稳、求熟不愿接受新领域、新思想的挑战,已经成为影响高校推广户外运动的重要根源之一。
5.2 安全意识和措施要到位
由于运动的环境、条件、意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从事户外运动的风险确实要高于校内的体育项目,但很多风险是可以提前预估或预判的,如果提前制定相关措施还是能够大幅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由于户外运动项目开展较晚,很多学生和教师对运动存在的风险认识还不到位[3]。因此广泛开展相关理论技术等知识的普及十分必要。从地形的选择到装备的选购,从人员组成到安全防控等等,在挑战自然、实现自我之前,首先就要使得自身强大起来。“理论知识要丰富、专业技能要具备、身体素质要适应、装备用具要齐全、团队分工要合理、应急预案不能少”。户外运动看似十分简单,进入的门槛好像比较容易,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必须做好上述内容,说走就走的冲动可以有,但在真正出行之前必须要严肃认真地完成准备,“敬畏自然、尊重现实、科学推进”才是从事户外运动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5.3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与资源
要在户外进行活动就要充分利用好户外资源,首先是气候条件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相关软件、广播等现代信息条件,免费获得精准的气象预报,便于及时了解未来气候变化情况,及时决定行程、装备、人员、距离等内容。同时还能够通过旅游网站或驴友游记、路书、旅游攻略等提前了解相关地理、风俗、文化等信息资源,对旅游地点的饮食、补给供应、交通工具等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同时我们还能夠充分利用一些社会资源,例如房地产公司提供的导游图、交通车、相关的配套服务等,还有一些旅游公司也开始涉足户外运动领域,经常会举办一些讲座培训和户外体验活动等,所有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提前做好充足准备,减少了出行的盲目性,让参加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活动体验。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户外运动是一项具有广泛前途的新兴休闲运动项目群,在高校开展不仅能够缓解目前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的场地器材不足、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手段方式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只要我们在推广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注意提高安全意识,本着科学有序地稳步推进,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向敏,范向丽,肖蓓. 大学生户外运动与休闲安全认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 (2 ):56-57.
【2】谢科,李兵,伍波. 广东省高校学生户外运动状况调查[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0,26(2):121-123.
【3】周红伟. 我国户外运动安全保障系统的构建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