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根肿病及病虫防治
2018-01-05贾瑞岩
贾瑞岩
【摘 要】 介绍了白菜根肿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及发病条件,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与药剂处理种子、合理轮作与改善酸性土壤、加强管理、化学防治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白菜根肿病;发病条件;防治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pathogenic symptoms,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pathogenic conditions of Chinese cabbage root swelling disease, and put forwar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mainly including selecting disease-resistant varieties and treating seeds with medicament, reasonable rotation and improving acidic soil,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and chemical prevention, etc., for the reference of farmers.
[Keywords] Chinese cabbage root swelling disease; pathogenic condition; preventive measures
1 根腫病的发生规律及发病条件
1.1 根肿病病原菌
引起大白菜根肿病的病原菌为芸薹根肿病菌,属原生界、根肿菌门、根肿菌纲、根肿菌属。
1.2 根肿病的发病条件
大白菜根肿病喜酸性土壤。一般来讲,十字花科连作的田块,氮、磷等化肥使用过量或除草剂使用过多等酸性土壤,低洼潮湿和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病菌喜酸性土壤,以PH值5.4-6.5的土壤最容易发病,PH值大于7.2时发病轻。湿度60%左右最易发病。湿度高于85%有利于病菌的萌发和繁衍,低于45%时病菌开始死亡。最易发病土壤温度为18—25℃,高于或低于该温度范围,发病逐渐减弱。带菌土壤是根肿病发生的必要条件。连作地或低洼地发病较重。根肿病主要在植株苗期侵入。
2 根肿病的发病规律
根肿病病菌以休眠孢子黏附在种子或在带有病残体的土壤及未腐熟的厩肥中越冬。越冬孢子囊可借雨水、灌溉水和农事操作、线虫或昆虫活动、土壤中水分流转等近距离传播,也可通过带菌泥土的转移、带病苗及病株的调运等进行远距离传播。根肿病发生的早晚、轻重与当年的温度、降雨和土壤等因素有关。2—6叶期是防治根肿病侵染的关键时期。
3 白菜根肿病的危害
白菜根肿病是一种由芸苔根肿菌侵染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该病害不仅危害白菜,对萝卜、芥菜、甘蓝、花椰菜等十字花科作物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该病主要危害白菜根部,白菜根系因受病菌刺激,细胞加速分裂膨大,形成肿瘤,其形状一般呈纺锤形、手指形及不规则形,大的鸡蛋大小,小的粟粒大小。肿瘤初期表面光滑,后期常发生龟裂而变得粗糙。白菜苗期即可受害,严重时幼苗枯死。成株受害初期地上部表现不明显,但会出现植株矮小、生长缓慢的现象,发病严重的表现为缺水症状,基部叶片在中午萎蔫,早晚可恢复,后期叶片发黄枯萎至全株死亡。该病在发病后期,病部易被软腐细菌等侵染,造成组织腐烂或崩溃,散发臭气致整株死亡。
3 白菜根肿病的防治
3.1 农业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如选用德高银光、高冷地、良庆、强势等。
(2)无菌育苗。无菌土育苗。是根肿病防治的关键措施之一。提倡在无病田块和无病土壤中进行育苗,移栽前用药剂灌窝。托盘育苗。在育苗托盘中装入有机土育苗,育苗过程中应用无病源污染的水源进行灌溉,适宜时期带土移栽。
(3)新菜区严格植物检疫。严禁病区菜苗外销;非疫区自行育苗移栽;不到市场上购苗;不从病区购买菜苗或菜种;不用病区污染水进行灌溉。
3.2 化学防治措施
3.2.1种子处理
(1)温汤浸种。一般情况下,大白菜种子可以用50—55℃的温水浸种20分钟。
(2)药剂浸种。可以在播种前,将种子表面喷湿,并按每千克种子用杀菌剂20—30克拌种。也可以用10%氰霜唑悬浮剂10—20倍液进行药剂拌种,晾干后播种或用种子包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生物测定的结果表明, 杨梅树皮的甲醇乙醚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萌发及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低浓度促进, 高浓度抑制作用。[1]
3.2.2土壤消毒
(1)苗床处理。在无法找到无根肿病土壤作为苗床的地区,也就是说在发病区育苗,可以采用1500—2000倍的氰霜唑(科佳)溶液浇透苗床后播种,或采用2000倍的氟啶胺(福帅得)溶液浇透苗床,覆膜七天后再进行播种。
(2)移栽前对大田消毒灭菌。用石灰氮25~50公斤/亩进行撒施,翻耕后,土壤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如土壤过于干燥,适当进行浇水或灌水,保持土壤含水量70%以上;然后用农膜密闭覆盖(盖在地面),利用石灰氮分解中间产物和伏天高温及有机肥分解产生的能量进行土壤消毒;也可以使用氟啶胺2000倍液喷雾后混土,进行土壤消毒,能有效减轻根肿病的危害。
3.2.3药剂防治
移栽时可用10%氰霜唑悬浮剂1500—2000倍液作为定根水灌根,10—15天后再灌一次;植株轻微发病时或出现轻微根肿病症状时,可用10%氰霜唑悬浮剂1500—2000倍液灌根,移栽成活后用2000倍氟啶胺灌根处理,日本研究表明, 用十字花科作物根部内生菌可防治根肿病, 根瘤减少率为52%~97%。[2]
4 白菜三大病害的病症
4.1 病毒病
这种病又可以成为花叶病、抽疯病等,其发作的阶段不固定,从白菜的苗期一直到成株期都可能会发病,只是在整个阶段中,最容易发病的阶段是苗期而已。如果是在白菜的苗期发生了病毒病,则其叶片会呈现出浓绿色和淡绿色相间的一些斑纹,而叶片的背面的主侧脉则会出现一些褐色的坏死条斑,使得整个叶片呈现出皱缩的状态,而叶柄则呈现出“孤丁”的状态。
4.2 霜霉病
这种病也可以称作走马干等,和病毒病相同,没有固定的发病阶段,不同的是霉霜病是从白菜的苗期到包心期都会发病,一旦发病,则会从最下片的叶片开始,发病的叶片会有淡绿色的斑点出现,并逐渐的变成黄棕色的斑,而这个病斑还会受到白菜的叶脉限制,一般会呈现出圆形或多角型的形状,其大小大约为5~12毫米左右。
4.3 软腐病
这个病又称为烂疙瘩等。软腐病的发病期主要是在白菜的莲座期至包心期,病毒侵入的部位主要是菜帮基部的伤口处,然后使得菜帮基部出现了水渍状的斑纹,当期颜色变成了淡灰褐色时,会发出强烈的臭味,并且会逐渐的发展到根茎等部位。
5 白菜病虫的防治策略
霜霉病病是因为真菌感染引起的,所以,一般会采用喷洒杀真菌的农药,通过对白菜进行杀真菌农药的喷洒,可以有效的降低霉霜病的患病率,如果白菜已经患有霜霉病,则需要种植人员控制其生长的环境,保证其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会在因为环境潮湿等问题加重病情。如果白菜已经患有了霜霉病,在发病的初期,就需要进行农药的喷洒,使用的农药主要有40%的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等,每亩地喷洒50KG左右的农药,还能够有效的治理黑斑病等。软腐病是因细菌感染而出现的病,一般则是使用杀细菌的农药进行喷洒即可,如果已经患病,则在发病初期的时候就需要将农用链霉素100~150ppm进行喷洒,具有同样效果的农药还有许多,比如新枯霉素400倍液等。在喷洒了农药后,还需要对虫害进行控制,种植人员一定要注意杀虫的处理,同时还要注意不要碰伤白菜,并且避免对白菜大量的浇水。
参考文献:
[1] 熊 静,朱成磊,万志兵,等. 不同浓度杨梅树皮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化感效应[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7,29(02),74-78.
[2] 李熙英,劉为勇. 延吉市白菜根肿病发生危害及其防治[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8(2):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