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8-01-05田春苗
田春苗
摘 要 结合多年一线实践经验,对微课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就其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微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3-0112-02
1 前言
微课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能够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微课与传统的PPT教学不同,其能够呈现更多形式的教学内容,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充满新鲜感,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所以,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要对微课在教学中的优势加以利用,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一般采用的是说教的方式,很多学生对于教师所说的内容记忆很短暂,课堂教学效果一般,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明显,微课则能改变这种状况[1]。
2 微课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能增强课堂的灵活性 微课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其时间段很灵活,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意控制时间长度。通常情况下,微课的时间集中在5~10分钟,而不需要像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样,按照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去设置教学内容。微课可以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或者针对性地解决某一个小问题,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更加灵活[2]。在教师上完课以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选择相应的微课进行巩固学习。所以,利用微课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能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又能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优化。
如在“亲子关系的教育与辅导”教学中,教师可将教学内容分成四个部分,每部分制作成10分钟的微课,让学生对亲子关系有正确认识,并学会如何处理亲子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当遇到困惑时可将对应的视频拿来分析,或者将视频暂停到某个位置,然后向教师寻求帮助。
能与心理教育理论相符 微课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某一小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全面、深刻的认识,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由于微课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其能够将网络作为传播途径,因此可以重复利用,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有效地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程度。由此可见,微课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是与教学最优化理论相符的。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可利用微课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其既能在课堂上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是对多元智能理论的体现[3]。
如在“师生关系的教育与辅导”教学中,教师可先将“师生关系的特點”制作成微课,将其上传到校园网上,或者通过QQ群、微信群等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先对视频内容有初步了解,并将师生关系的特点总结出来;然后在课堂上通过一个师生之间的小故事引入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而在课后,学生也可以利用微课进行再次学习,在巩固复习中对师生关系有更深的领悟,从而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师生关系,保持与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
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也很枯燥。虽然有些教师会在课堂上设置与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相关的游戏或活动,但由于中小学生贪玩的天性,在游戏或活动中很容易影响到课堂纪律,导致游戏活动的作用没能得到充分体现。而利用微课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既能让学生学习到心理健康知识,又不会影响到课堂纪律,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创建[4]。
如在“挫折教育与辅导的途径与方法”教学中,教师可先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中一名小学生在一次语文考试中所得的成绩很不理想,与自己的真实水平完全不符,显得很沮丧。在看完这段视频后,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讨论怎样安慰这名学生,才能使其不再沮丧,勇敢地面对学习中的挫折。学生在看到这样的场景后,可能会联想到自己在学习中也曾遇到这样的情况,而自己的心情是怎样得到舒缓的,就可以试着以这样的方法去安慰那名学生。在学生讨论完以后,教师可让小组学生现场表演,其中一名学生扮演视频中的角色,小组其他学生则各自采用自己认为有效的方法安慰他。通过视频与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
3 微课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利用微课进行课外自主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通常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对自己而言难度适中的刺激信息,并产生对这类信息的兴趣。所以,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微课教学时,教师所设计的微课一般是针对某一知识点制作的,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需要有选择地学习。这样既能够弥补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又能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可更好地满足对不同知识点的学习需求。学生也可利用微课进行课外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5]。
如在“中小学生特殊的心理问题及辅导”教学中,教师就可通过微课,让学生了解中小学生特殊的心理问题,包括考试焦虑、儿童多动症、网络成瘾等。学生可利用微课进行预习,在学习过程中先熟悉引起这些特殊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同时针对微课中的内容,还可在预习过程中进行扩展,将自己扩展的内容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过程中,学生要做好笔记,在课后可以将微课与笔记结合起来复习,并一边复习一边做一些练习题,使课堂所学知识得到巩固,从而提高课外自主学习效率。
利用微课促进课堂上的互动 微课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可促进课堂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有所体现。利用微课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中,不仅能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激发出来,增加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还能通过互动的方式,使学生与教师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在“异性关系的教育与辅导”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微课创设情境:某班同学外出野餐,第一次,男女分席,男生个个狼吞虎咽,女生一片杯盘狼藉;第二次,男女合席,男生彬彬有礼、你谦我让,女生细嚼慢咽、温文尔雅。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这种现象在学生的生活中可能都遇见过,学生对此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在他们讨论以后,教师再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异性效应”吗?学生所想的内容其实与“异性效应”的内容比较接近,即在人际关系中,异性接触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发力,并能从中体验到难以言传的感情追求,对人的活动和学习通常起积极的作用。通过课堂上的互动,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使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6]。
利用微课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包括的内容比较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的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不端正,且经常在学习中犯一些低级错误,主要原因就在于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微课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能让学生学习到心理健康知识,又能帮助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在“中小学生网络成瘾及其成因”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堂上先播放一遍微课,引发学生思考:哪些原因会导致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网络成瘾会给中小学生带来哪些危害?等等。在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教师可利用新的微课展示与网络成瘾有关的图片,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延伸出更多的信息。通过将班上学生的答案收集起来,基本就能梳理出课堂知识结构。通过微课的引导,使学生养成勤思考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利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教师才能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对这些不足进行弥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将微课引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可通过微课进行教学评价。
如在“情绪与心理健康”教学中,上完课以后,教师可利用微课展示案例“瘸腿的胡芳”,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的胡芳都有哪些不良情绪?她的情绪問题是怎样产生的?如果你是她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她调试这些情绪?教师将微课暂停,停留在案例和这些问题界面,分别请几名学生回答问题,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再将微课播放到下一界面,给出问题答案,让学生对照答案对自己回答的内容进行反思,找出自己出错或者回答不全面的地方,再针对性地进行巩固学习。教师也可征求学生的意见,对学生认为教学中不好的地方进行总结、分析,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7]。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力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将微课应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增强课堂的灵活性,符合心理教育理论,还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因此,结合实践教学需求,教师可利用微课让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促进课堂上的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以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欣.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探索:基于微课和对分课堂的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7-9.
[2]李凤杰,任明慧.中高考心理辅导中微课的设计与实施[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10):20-22.
[3]刘丙胜.微课在心理教育中有效运用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24):14-15.
[4]刘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建构[J].林区教学,2015(9):118-119.
[5]肖婷婷.浅谈微课程在小学心理活动课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23):22-23.
[6]王越.例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去学科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19-22.
[7]申喆.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J].基础教育研究,2017(1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