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2018-01-05王世豪
王世豪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里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构建了一套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形成了丰富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以及宇宙伦理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教育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华。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当今时代,我们更需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学生正面临着这种复杂环境的挑战,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难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坚持立德树人,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在少年儿童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适应少年儿童的年龄和特点,主要是要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要把我国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摆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等。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编写依据
新教材就是根据以上十八大精神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编写而成,是符合初中学生生活的逻辑和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求的。
例如,在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这节里提到,“珍爱生命”,“生命教育——向死而生的教育”,是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死亡,更好地体会生的意义。
二、教材编写理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本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贯穿始终。在具体落实上,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机渗透其中。如:
“少年有梦”——爱国
“感受生命的意义”——敬业 ——平凡中闪耀的伟大;
“网上交友新时空”——诚信 ——其复杂性的探讨;
“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与其他生命关系” ——友善
教材的每个学习主题背后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引领。例如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P7阅读建议书就是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引领 。
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首先,教材语言尽可能引入传统文化经典,如在谈到少年要立志,“相关链接”中引用《格言联璧》的一段话:“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接着,正文直接引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勉励学生不仅要立志,更要勤奋,不断地努力。
其次,在案例选择、活动设计等方面也尽可能安排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在探讨“学习”这一话题时,把“学习”的繁体字用说文解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学生兴趣,然后从《礼记·月令》中对“学习”的论述开始,展开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内涵。
最后,在对文化内容的处理上,教材不仅仅是引经据典,而且积极思考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方式,力图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身上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以民族精神丰富和提升自身的精神世界。
下面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教材第103-104页运用活动,就是让学生感受到身上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以民族精神丰富和提升自身的精神世界。
3.准确把握学科特点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体现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特点。例如,在“家的意味”中,从“家规”“家训”以及家庭文化中的“孝”等方面,特别探讨了“中国人的‘家”,体味中华文化深厚的韵味和丰富的内涵,同时又渗透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将道德和法律有机融合。
同时,教材注重过程和实践,改变简单告知对与错的方式,走向双向、平等的交流与开放的对话,通过实践整合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目标。
如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教材第100页,在探讨“爱护身体”时,选取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引用学生常见的各种观点进行碰撞交流,引导学生认识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自己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4.科学遵循育人规律
学生道德与法治水平的发展,从观念认识、体验内化到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此,教材以栏目来精心搭建教和学的脚手架,通过设计与青少年生活贴近并喜爱的活动,在讨论与分享中达成共识。
三、教材内容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与同伴、老师和家人的交往,核心词是成长,以成长为核心,涵盖、整合有关学习、自我探索、交往和生命的话题。从引导学生生活、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依据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相关要求,本册教材设计了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如本第一單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等。
为了贯彻新教材编写三方面依据,深化新教材编写四方面理念,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又该如何做呢?
一,坚持依托知识,但一定是超越知识,导向价值认同和行为践履。
二,体现思想性与人文性,坚持价值引导。
三,注重行为指导。尽可能做到具体化、易操作,提倡行为践履、行为改善,激发学生用行动改变个人现状、改变周遭现实的意愿。
例如在每框教材中“运用你的经验”环节,或设置情境或活动导入,旨在进行学生经验的引入,与较为典型的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在此基础上,正文聚焦主题,正面陈述观点、原则;进一步展开讨论或对话,揭示矛盾、深入分析,思想交锋、聚焦,继续正面陈述更为普遍的价值通则;最后进行相关行为和行动能力方法的指导。
总之,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在教研引领下用好教材。立足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新教材的使用,带动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重视研究评价方式的改革,承担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