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学生解题能力培养
2018-01-05刘璐
刘璐
【摘 要】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关键的教学内容之一,而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是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学生通过应用题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同时提升自身应对实际问题能力,因此通过教学创新提升对小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进行培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
前言
小学数学应用题有多种类型,这时候,教师就不能够一成不变的传输知识,而应当改变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论框架模型,让学生自己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答问题,并逐步巩固之前学习过的知识。
1.利用生活情境引入习题教学
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结合现实生活,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数学问题,把数学带入生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视数学,培养学生乐于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体会数学的魅力。这就是应用题教学中的生活化策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景化教学的方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开放式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活化策略相比于日常正常教学更有利于孩子对数学能力的培养。曾经有个小品描述到,在幼儿园的小孩智力大比拼中,一个幼儿因为父母是卖菜的,在环境的熏陶下久而久之口算能力十分敏捷,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找零和计算价格。这种学习虽然不是在课堂上,但是卻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这样他们更能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因为这是真正的生活。所以,生活化教学对学习数学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有益的。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在生产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数学能力工作生活,是以实践为目的的。这时候,老师应当在教学中多联系客观实际,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下进行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课本上的内容学得再好也具有片面性,但生活是书本的老师,生活是实践的真知。
2.启发学生形成自身的解题思维
小学数学的应用题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学生需要攻克的重难点,也是教师需要着重教学的一部分。当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阻碍时,教师不能直接为学生解答正确答案,而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学生学习的过程并不仅仅是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过程,还应该是提升获取知识的能力的过程。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学会更多的解题技巧,明确解题思路。
在学生解题时,教师不能操之过急,直接传授解题技巧,这样无法让学生深刻了解知识。教师在其中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对应用进行分析,逐步引导学生理解题目,明确题目泳衣,找出已知条件和暗示条件,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化未知为已知。同时,教师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解题思路,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帮助学生分析题目,自我思考得出答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优秀的教师应当做到合理引导学生学习,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产生兴趣,使思维方式、学习能力等得到更好地发展。
教师的鼓励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进步也起着重要作用,教师适当鼓励学生,能够树立学生自信心,帮助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遇到疑难问题更有信心面对,减小了中途放弃的几率。同时,鼓励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容易在教师的不断鼓励和肯定下激发起学习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更有精力去研究探讨题目,寻求更多的解题思路。
教师在设计应用题时要更关注于题目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有质量的题目可以让学生在不断思考与探索中找寻不同的解题方法,提升思维创新性和灵活性。辐射即发散式,在努力寻找更多方法和思路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抛开传统思维束缚,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并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逆向解题思维
逆向思维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从问题出发返回已知条件,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这种逆向思维的应用就是逆向策略,这是一种巧妙灵活的解题策略,能够发挥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来解决较为复杂难懂的问题。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巧妙地运用最简便的方法答题,以减轻解题负担。要想学习好数学就要明白“适当偷懒”的重要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一味为了追求一题多解,这样反而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教师处理好教学策略优化和创新思维培养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多种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的真正意义在于多角度锻炼思维,培养思维的创新性、灵活性和发散性,而不应当仅仅掌握解题方法。因为解题方法有很多种,但是都是由于思维的发散性。所以,教学时要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为目标。
4.结语
小学阶段是打造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关键阶段,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在一定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结合特定情境进行教学,并在反复的制定与实施中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成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杨翠平.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25)
[2]王春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J].电子制作,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