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如何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018-01-05石军
石军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创新,普通高中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已经不仅仅是让学生汲取、接受、记忆和练习,作为具有创新思想的教学研究,高中数学课堂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积极的创建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比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增设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学习中探索新知识,提高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越来越被广大师生所应用,并且所取得的效果非常明显。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总体成绩。
【关键词】高中数学;小组合作;联系实际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内容要进行合理筛选
根据高中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不一致,在学习过程当中可能有的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但是有的学生会不适应小组合作学习,因此学生之间出现“分级化”。所以针对这一现状分析,教师在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准确的把握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难易程度,如果问题设计的太复杂化,学生可能无法正确的理解,导致学生失去信心,降低了学生的参与性,如果问题设计的太简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讨论问题时,要以学生为教学目标,既要注意内容的实践性,还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酌情处理,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总体成绩上升。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可以为:①学生可以分为4人、8人一组分别收集有关数学的资料或问题,例如三角函數的学习资料的收集,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理解以及同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和诱导公式:sina+cosa=1(α∈R);商数关系为:tanα=sinα/cosα。②在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后,教师要根据资料进行相关的例题练习,例如:
已知cos(α-)+sinα=,那么求sin(α+)的值为(C)
A.-
B.
C.-
D.
问题解析:因为cos(α-)+sinα=→sinα+cosα=→sin(α+)=。因此根据sin(α+)=-sinα(α+)=-,答案为C。
二、小组合作教学内容注意要联系实际生活
教学研究表明在课堂中联系实际生活上的事例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当中可以采取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见过的事例设计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及学习到了数学知识又增进了彼此间的默契度,总体上提升了数学学习的能力。教师结合实际生活和数学知识设计问题,例如:1. 某座城市按照以下规则制定票价:汽车乘坐距离不超过5km的,票价为2元;5km以上的并且每增加5km的,票价增加1元(增加数小于5km的按5km计算;已知甲乙两地距离1千米,其中一共设有20个站台,请写出票价与里程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2.设每支步枪射击的飞机的命中率为P=0.004,现用500支步枪同时独立进行一次射击,那么求击中飞机的概率是多少?如果步枪击中飞机的命中率为99%,那么需要准备多少支步枪同时射击?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分组的方式,并在组员中选取小组长,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首先要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之间反复交流之后得出答案,这样能够使学生的总体实力得到提升。在小组合作中,组员分别进行操作、计算、记录等工作,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既联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事例,又能够让学生在合作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正确指导学生合作的方法,使学生善于合作
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不仅仅是要贯彻合作思想,还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基础给予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善于合作、学会合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相互讨论,高中数学注重逻辑思维的转变,因此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相互交流中能够有效的降低学生犯错的概率,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感悟。例如某家工厂要组装甲、乙、丙三种产品,这三种产品需要A、B、C三种零件,甲产品每件需要用到A、B各两个零件,乙产品每件需要B、C各一个零件,丙产品每件需要2个A和1个C零件,利用库存中的A、B、C三种零件,如果厂里要组装P件甲产品,q件乙产品和r件丙产品,则剩下2个A和一个B零件,但C零件恰好用完。试证明:无论怎样改变甲乙两产品的件数,也不能够把库存中的A、B、C三种零件恰好用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同时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学生根据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与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当有疑问时可以想小组成员请求帮助,最后由小组统一看法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并对小组作出的判断进行合理的纠正,经过此次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都能够有自我认识的提升,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稳固了基础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能从简单的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养成相互讨论、相互评价的习惯,在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充当重要的角色,分配不一样的任务,如:资料员、记录员、实验员等,使得学生更深层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有效的提升了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另外教师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还要采用科学性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评价的目的在于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小组成员的总体水平,从中改善教学方法。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过于严格要求学生的评价效果,而是要着重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不仅仅是关注学生个体情况,还要针对小组整体的能力提升。教师要认真倾听小组成员的表达,注重表达方式和情感投入等,通过教师科学的评价和教学方法,有效的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发挥自我,逐渐的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正被广泛使用,对学生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提升自主判断能力、探究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和听取他人意见并加以改正,以使得学生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合作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发表个人意见并且互相纠正错误,在问题的探索中能够由一个问题得出多种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的宽广,并向多元化发展,学生逐渐的形成创新意识。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伟东.《传统教学方式和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效果比较研究》,学位论文 贵州师范大学,2015
[2]冯晶.《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微》,学术期刊《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年46期
[3]黄第.《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学术期刊《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9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