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食品安全保障路径浅析

2018-01-05宋振源��

中国经贸导刊 2017年35期
关键词:责任食品企业

宋振源��

摘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减少或降低企业投机行为的发生频次并维持较高的道德水准,对保证和提高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来看,主动培育食品安全文化、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模式、严格执行安全标准、加大安全教育和宣传力度,是食品企业克服违规行为主动承担食品安全责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食品安全保障路径食品企业企业社会责任

一、引言

自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在我国提出以来,企业社会责任以其丰富的内涵和重要作用引起了众多企业的重视。为了充分发挥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许多企业不仅在宏观层面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战略安排,而且在微观层面将企业社会责任贯穿于企业具体的运营实践之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蔚然成风。但也有部分企业尚未把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内化于心,社会责任缺失现象一定范围依然存在,尤其是与人们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使消费者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食品安全压力。从当前的产品安全现实情况来看,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机制和模式,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和高度来审视食品安全问题,从战略上来研究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JP]

二、研究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是一种多元化的结果,是企业满足各相关者合法利益的集合,就企业社会责任与食品安全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于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易开刚(2014)认为,不同利益主体分布在食品供应链的不同节点,这些利益主体未能有效承担社会责任,是降低食品安全水平的关键成因;齐萌(2013)的研究表明,基于食品安全法的威权确实存在,但在一定条件下威权监管模式存在失灵现象,若要有效发挥以法律为核心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作用,必须重视合作行为,实现从威权管制逐渐向合作治理方向的轉变,更加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中的科学理性因素;Yasuda(2012)的研究发现,美国的食品安全水平虽然较高,但已有的食品安全管制政策对减少食源性疾病的作用并不明显;王常伟(2013)通过观察农户的田间施药行为发现,签订销售合同和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这两种行为并不能有效的约束农户超量使用农药的行为。

关于提高食品安全的途径,陈彦丽、曲振涛(2014)提出,多元主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较单一性主体的治理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是打破现有安全管理模式提高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证;张来武(2014)强调,科学合理的底层设计是实现食品安全的根本途径,只有建立全国统一、高效、开放的食品安全服务云平台,彻底实现从地头到餐桌全过程的无缝对接,才能提高食品安全的控制能力。王虎(2008)的观点是,仅仅依靠某一单一的力量无法实现对食品安全的把控,必须统筹考虑综合利用监管者与法院这两种工具才可能实现有效的监管;HOBBSJE认为,信息不对称是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的客观条件,健全食品信息传递机制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也就是说建立公开畅通的食品安全信息传递机制,是一种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和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姜启军(2013)[JP]的研究结果证明,影响企业行为的因素较多,而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积极主动承担社会义务,是促使食品企业重视食品安全的有效举措;食品企业应模范遵守道德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准则,统筹考虑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基本权利和应尽义务,在竞争中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王健(2014)提出,社会道德是规范和约束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类社会主体行为的一系列规则,企业道德规范的建立和实施,有利于约束和促使其生产安全食品。基于此,本文将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分析提高食品安全的可行路径。

三、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食品安全保障路径

近年来,为确实保障食品安全质量,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加大了治理力度的政策措施,建立了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为食品企业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扮演食品安全工作的参与者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一)培育食品安全文化

企业文化是内化于企业中的一系列习惯和规则,是推动食品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动力来源;食品安全问题的屡屡发生,原因在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尚未成为员工思维和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事实证明,生产技术并非是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深层次原因,隐藏于表面之后的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才是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培育企业食品安全文化,让每一个员工成为食品安全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充分发挥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担当精神,是食品企业在竞争中获得综合优势的必经之路。通过食品安全文化的全方位培育和建设,可以充分提升企业已有技术和制度在保障食品安全活动中的有效性;将食品安全意识深深地嵌入到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中,促使员工成为食品安全工作自觉的捍卫者。

(二)创新安全管理模式

与塑造食品安全责任相对应的是管理理念的物化。事实证明,理念的变化可以从制度和管理层面变革以往的模式,形成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和管理模式的缺陷,变革管理模式将使食品安全理念固化为一系列有利于提高安全标准的行为,从制度上消除可能存在的不足和漏洞。以农产品为例,由于农产品交易环节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与监管困难现象,以致于农产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但如果能够在整个产业链上实施一体化经营,一定程度上就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质量控制模式。通过内部化食品供应链,将会形成独特的品牌,进而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食品企业可通过打造全产业链,通过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来达到食品安全的形象塑造,这有利于在企业内部构建和实施一整套的质量管理标准和手段,往往不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发挥食品安全控制的的作用。

(三)严格执行安全标准

一是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要严把行业准入门槛,限制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倾向严重的食品企业进入。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可以减少行政和法律上食品安全问题的不确定性。二是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增强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水平,加强监管力度和丰富监管手段,使有关食品安全的信息能够得到有效披露和快速追溯,从技术上有效遏制食品企业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有关机构要积极响应消费者的投诉,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鼓励媒体等社会组织披露曝光存在食品安全的行为,从而达到最严格的监管的效果。三是加大惩处力度。要通过最严厉的处罚手段提高食品安全违法的经济成本并进行严厉的刑事处罚,促使违法违规企业提高认识并知晓,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时时处处都在社会各界的监督下,一旦暴露将受到巨大的经济处罚甚至刑事处罚。与此同时必须明确,政府监管部门如果对食品安全出现问题视而不见甚至包庇和不作为,必将受到最严肃的问责和处罚。通过实施综合性措施,杜绝无良企业的侥幸心理,有效遏制食品安全问题。

(四)加大安全教育和宣传力度

一是监管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的法制教育,敦促企业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安排生产,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者必须认识到,在最严格的监管下任何违法违规行为都将受到最严厉的惩处。二是媒体方面积极主动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培养提高食品企业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培养消费者食品安全的辨识能力。三是加速国家食品安全基地建设,为国家食品安全基地与其他组织产业化合作创造条件。四是要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知识产权工作,宣传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和管理问题,而是涉及企业社会责任的重大问题,仅仅从企业内部生产过程着手已经不能解决食品问题,需要从战略层面着手,从企业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视角确保食品安全,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易开刚,范琳琳食品安全治理的理念变革与机制创新[J].学术月刊,2014(12).

[2]张来武率先进行创新驱动顶层设计系统推进食品安全根本治理[J].中国软科学,2014(4).

[3]陈彦丽,曲振涛食品安全治理协同机制的构成及效应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4(7).

[4]龚强,张一林,余建宇激励信息与食品安全规制[J].经济研究,2013(3).

[5]王虎,李长健不完备法律理论及其对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启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6).

[6]王常伟,顾海英市场VS政府,什么力量影响了我国菜农农药用量的选择?[J].管理世界,2013(11).

(宋振源,山西省太谷二中启航学校。)

猜你喜欢

责任食品企业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2018上海企业100强
谁的责任
责任(四)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危险食品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