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2018-01-05聂梦君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文化渗透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聂梦君

【摘 要】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现有教材的文化内涵,在课内、课外进行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文化渗透

英语不仅是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还是西方文化的载体,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宗教信仰、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对于语言的学习和进行跨文化交际都是十分必要的。

要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并且使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多样的方式,勇于创新,不断尝试,适时地持续地进行文化渗透。

一、充分挖掘教材,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渗透文化因素

1词汇渗透

词汇是语言的最小单位,但它的背后却蕴含着复杂的文化意义。从前的教学重点是带领学生读单词,了解单词意思、用法,然后进入新篇章的分析阅读,没有重视词汇背后的文化意义,现在在讲解新单词时要带领学生认识这个新词汇的文化内涵。如“holy”就是典型的宗教词语,源于《圣经》,引申到“holy grail”,指的是传说中耶稣最后的晚餐所用的酒杯,而约瑟用它来接耶稣伤口流出的宝血,在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黑暗时代的亚瑟王的传说中,寻找圣杯成为骑士们的最高目标, holy grail在延续千年的传说之后,常常被用来代表众人追求的最高目标,而它的另外一层含义,则是一种对渺茫希望的暗示,即,holy grail是一种理想,崇高的理想,但是,也仅仅是一种理想。给学生讲述圣经故事,能够让他们对西方圣经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并且知道单词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在英文里面,猫和狗代表冤家,《牛津当代百科大辞典》258页也说:Cat and dog是形容词,意指感情不睦的,互相仇视的(very quarrelsome)。于是有两个人,特别指一对夫妻,“lead a cat-and-dog life”就是过着吵闹不休的生活。另如:“It rains cats and dogs”是雨下如注,倾盆大雨。因为洋迷信以为猫招来大雨,狗招来大风。

由这些故事也可以领会到,要学好英文,只知道英文单词的中文意思是不够的,应该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传统习俗、生活意识、宗教信仰,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语法、句式的渗透

汉语句子注重意合,英语句子重形合,比较注重句子结构上的完整和逻辑上的合理。例如:1919年,在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我们的学生将它翻译成:In 1919 year, in Beijing broke out five and four movement.而正确的翻译是:The May Fourth Movement broke out in Beijing in 1919.从语法上来讲,break out是不及物动词短语,后面不能接宾语,所以必须将The May Fourth Movement放在句首作主语,英语语法很注重句子结构的完整,并且主谓要符合逻辑,当然也有中西方人性格不同的原因,中国人比较委婉,总是把重要的部分放在最后再说,而西方人就比较开门见山,总是首先表达重要的意思。又如在一篇基础写作中,最后一句是“飞机平稳着陆方可走动”,分析句子结构有两个主谓“飞机平稳着陆”和“乘客方可走动”,所以应该有两个句子,如果要将两句合成一句,就必须用并列复合句或者主从复合句,根据两句的句意关系可用时间状语从句,正确译文应该是“Dont move around until the plane lands safely.”但大部分學生将其翻译成:The plane lands safely just can walk.完全没有考虑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和逻辑上的合理性。

3.阅读积累,拓展视野

阅读教学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恰恰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新教材每个单元就一个话题至少有两到三篇的阅读文章,里面涵盖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有些阅读课文本身就是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的好材料,教师要充分地利用教材,不仅要要求学生理解字面意思,还要让学生懂得包含一定文化背景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增强对文化的敏感性,扩大学生的文化知识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如在学习人教版Module 3 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时,教师可适当讲解复活节、感恩节、万圣节等的起源。要求学生去查阅相关书籍。此外,教师在完成单元阅读教学任务外,还可适当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选择与单元话题相关的难易相当的阅读材料作为泛读,通过阅读来拓宽文化知识。如新教材有不少单元涉及文学艺术方面的话题,由于学生对文学一般都比较感兴趣,故教师可因势利导,适时地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导入一些英文名家名作,拓展他们的文学视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文学鉴赏力和文学修养。

二、结合多媒体,拓宽渗透途径

多媒体教学已是日常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形式,它以生动、具体、丰富的姿彩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指导学生通过听英语广播,观看原版英语电影等形式,直观地快速有效地理解和领会相关的文化知识,并提英语听力水平。在学习人教版Module 4 Unit 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The Gold Rush 原版电影,学生观看后更直观、具体、深入的了解了英语语言与汉语语言的差别,也对19世纪中期的美国历史文化有了一定的感知。在学习人教版Module 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时,我引导学生观看了电影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学生在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中感受英语国家的不同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不仅拓宽了他们的文化视野,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布置研究性任务,开展合作学习

新课标倡导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习得语言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在单元教学中适时地布置一些实践探究性任务,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外国文化。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课题,制定计划,进行研究、分析和讨论,最终呈现研究结果。在讲解Unit 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西方人的幽默体现在哪些方面,与中国人的幽默有何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在哪里等,探究的结果是东方幽默比较含蓄,西方幽默比较直接,这又与中西方人的性格相似。教师在讲解英语课文的过程中,要把文化理解放在首位。学生学好语法知识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意思。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也不可能学好语言。在语言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文化渗透的时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在感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渗透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生代教”教学模式初探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美媒:北京警惕西方进行“文化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