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微课环境下的中职计算机Photoshop教学策略
2018-01-05杜家靖
杜家靖
【摘 要】本文先分析网络微课环境下教学的丰富性和灵动性、实时性与交互性、多样化和个性化等特点,再对网络微课下 Photoshop 教学策略的优化进行探究,主要從科学制订教学目标、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等四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网络微课 中职计算机 Photoshop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B-0066-02
Photoshop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课程中一直扮演着专业基础课程的角色,其是一种专业的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在艺术设计、出版印刷以及影视后期等诸多领域都被广泛应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 Photoshop 课程通常都是运用案例教学法来设计、组织各项教学活动的,并通过教师的科学演示,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与巩固练习来实现学做合一。而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微课教学也得到了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推广,在此背景下,对中职计算机 Photoshop 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将各项先进的网络技术与计算机 Photoshop 教学进行科学整合,多角度地呈现相关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出多样化、立体化的教学活动,进一步锻炼、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成为当前广大中职计算机教师关注、探究的焦点问题。
一、Photoshop教学中网络与微课资源的整合优势
(一)共享网络微课资源,增强教学的丰富性和灵动性。一方面,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与需求,采用更适合的方式来为学生呈现丰富素材的组合,同时,在实际授课中,教师也可以更加从容、自如地发挥,不会因为素材的缺乏而对授课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共享微课资源,可以让整个教学过程、各个教学环节呈现出科学灵活的特点。在授课前,教师只需要将相关教学微课资源预先发布到网络上;在正式授课中,就可以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对原有教学计划做出科学调整,并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培养与指导,全面适应学生认知发展需求。此外,通过加强网络资源整合,也能够为学生构建更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不断增强授课效果。
(二)通过交换实时数据来增加协作交流。网络环境下,除了具有显著的资源共享优势外,实时性与交互性也是显著的优势。学生在学习探究中,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信息交互,为师生、生生间针对各知识点、技术重难点以及创意设计与项目方面的协作交流创造良好条件。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多元化特点,将性格、基础与学习风格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学生合理进行网络分组,让各小组在协作探究中,不断提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以点带面的授课效果。
(三)通过网络技术的科学应用来突显学习活动的多样化、个性化特点。通过加强网络环境与微课资源的科学整合,学生可以转变以课堂学习为主的传统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一方面,学生可以对自己学习探究中需要的知识进行自由选择,不仅涉及未掌握的知识信息,还包括一些需要继续巩固、强化和拓展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还可以选择、下载丰富的学习素材,不断提升学习拓展水平。同时,在此背景下,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时间进行自由支配,使得学生的空闲、业余时间能够得到充分科学的利用。通过增加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选择,无论是对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还是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上都具有积极作用。
二、网络微课下优化Photoshop教学策略的探究
(一)科学制订教学目标。在网络微课环境下进行 Photoshop 教学目标的制订时,应对以下几点做充分考虑。一方面,应对学生专业特点、特色,有关专业市场的具体需求做出综合考虑。只有在专业性基础上制订的教学目标才能够真正培养出满足市场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才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专业品质;另一方面,应对网络环境下,学生认知特点、规律与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做出全面考虑,也只有全面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习惯,才能够针对各教学环节、主题、项目与方法提出具体的教学要求。此外,对于 Photoshop 软件自身存在的专业性特点也要给予足够重视和考虑,只有在此前提下,在实际授课中,才能够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要求、目标做出准确把握,才能够获得更理想的授课效果。比如,对于“Photoshop抠图”内容的教学,教师需要明确相应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且在微课中展示各种主流的抠图方式,比如套索抠图、通道抠图等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几种最实用的抠图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全部掌握,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在抠图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掌握魔棒工具、画笔工具、蒙板工具、快速选择工具以及土层工具,对于简单背景的图片,比如纯色背景的水果图片、纯色背景的人物图片,可以采用快速选择工具进行抠图。对于背景复杂、颜色较多的图片,则需要选择蒙板工具进行抠图,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
(二)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在网络环境下选取教学内容,应紧紧围绕教材、实践、专业和实际需求等方面来进行,在突破教材局限、贴近实际生活与专业性的同时,还应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发展需求给予充分重视。在共享网络资源、微课教学背景下,Photoshop 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应将学生专业技术的实际应用需求、社会需求与应用视为中心,真正从课程的实践性、全面性角度思考,对教学内容做出科学选择,并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对教学内容顺序做出恰当调整,细化各知识点,真正帮助学生轻松突破学习重难点,将教学实用性充分突显出来。例如,在讲解关于图片抠图的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基本的抠图思路和方法内容制作成微课,并且让学生在课前自主摸索,在网络上下载一些苹果、橙子的图片,而后使用基本方法进行抠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解一些抠图的进阶技能,比如通道抠图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提升。
(三)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面对越来越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不断增强,为了能够将网络微课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获得更显著的学习成效,除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外,教师还应注重加强自身引导作用的发挥,对课堂教学环节不断优化,更全面、客观地指导评价学生作业。比如,许多关于 Photoshop 的微信公众号会不定期推送一些 PS 操作技巧,教师可以关注这些内容,并且选择合适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如玉石质感图标的绘制,首先需要制作圆润的底板,设置外阴影效果,而后需要提升内阴影的厚度,再添加光影立体效果就呈现出了初步的玉石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解各个步骤的作用和意义,并且让学生思考玉石效果是如何一步步地出现的。最后的环节,则需要为玉石图表添加内部纹理,通过添加絮状的纹理,最终得到了想要的结果。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相关知识。endprint
(四)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在网络微课环境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与其他課堂教学也存在一定区别。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接受能力,还有学习心态的变化,以及学习环境与时间上存在的一系列不确定性,对教学方法进行综合应用,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信心,从而获得更理想的学习效果。在 Photoshop 教学中,教师可以项目教学法为主导,辅以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来进行综合应用。紧紧围绕项目开发这一主线来进行具体工作需求的模拟,并通过分析、分解与实践操作、演讲等环节来将项目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小任务,通过任务的单一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善于剖析的良好学习思维习惯,进一步拓展其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对于教学项目,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制作饮品店、烧烤店的菜单,也可以安排学生制作淘宝店店招、处理宝贝图片、婚纱摄影修图等任务,让学生通过这些实践项目提升自己的 Photoshop 实践水平,这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工作。
三、网络微课环境下PS教学创新的注意事项
(一)对于学习过程。自主性是网络微课环境下学生学习PS教学课程的显著特点,对此,教师应重视各教学环节的反馈与过程中的实时交流,从而及时发现、妥善解决存在的各类问题,对教学内容、顺序做出科学调整。
(二)对于网络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专业课教师应结合专业特色、学习重难点等方面,构建专业素材库,并录制能够全面适应学生认知特点与需求的微课,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品质。
(三)对于教师定位与师生关系。在网络微课环境下,Photoshop 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应对学生的自主性、随机性等方面做出综合考虑,发挥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与协调者的积极作用,并科学运用网络这一重要纽带来将作品、灵感与创意、成果及时地分享给学生,引导更多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当中,优化其知识结构,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综上所述,Photoshop 作为一门专业性、操作性与可视性都较强的软件应用课程,在现有教学环境与模式下,科学、有效利用各项网络微课资源,不断尝试创新与突破,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其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不断提升,进一步增强学习效果与效率。因此,在网络微课环境下,教师应针对 Photoshop 课程不断探索、创新更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田红运.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8)
[2]陈娟娟.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Photoshop教学的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5)
[3]姚志添.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微信教学平台的构建——以中职计算机Photoshop考证课程为例[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6(7)
[4]王秋实.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
[5]王丽华,高 巍.项目——任务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职业技术,2014(9)
(责编 罗汝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