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策略探究
2018-01-05吉朵哈哈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师最熟悉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方法,也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对话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对学生起到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思维、考查理解程度的作用;對教师起到组织教学,检查教学目标的作用;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提问能有利于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促进教学的最优化和有利于学生形成优质思维;“坏”的提问,不但形不成学习动机,还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直接影响课堂的有效性。所谓“语文课堂有效提问”就是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促进学生的进步或发展,立足语文课堂教学,教师通过对课堂问题设计的整合,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激发学生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纵观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提问浅显、琐碎、平淡无奇;质难性提问,不是问题高深莫测,就是乏味简单;形不成问题情境,当然也就形不成学习动机,这样,学生便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直接影响课堂的有效性。那么如何使课堂提问更有效呢?本文根据教学实践,对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作以分析,希冀对同仁有所借鉴。
一、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的一种双边活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构成了课堂教学完整的控制系统。教师作为系统的控制者,应尽可能地、艺术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听”起来,自觉地“动”起来。对于学生来讲,只有他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使其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
例如:我在教学《奇怪的大石头》一课时,提问道:你们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随着好奇心,不断追根索源,竟然最后通过这块“大石头”探索出重大的科学发现。提问立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想知道”的求知欲望。看着学生们迫不急待的样子,我说道: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一课,学生们全神贯注,非常投入地和我一起进入课文。
二、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
课堂提问要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紧紧围绕教学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重点,优化课堂提问。教师不应该离开教学目标,节外生枝或提又偏又怪的问题,把教材搞得支离破碎。所以,对课堂中所提的问题,教师备课时应精心设计,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课文主要描写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景和丰富物产,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我根据主题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小兴安岭四季景色诱人?为什么称之为丰富物产?有什么物产?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大花园和大宝库?让学生就此问题在学习课文的一、二两段;学习课文的三、四、五、六段中分别寻找答案,层层深入。这能较好地切中文章要处,引导学生直接把目光投向文章关键,从而很快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提问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要能激发学生思维潜能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具有特别的任务。提问应有合理的跨度,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惊弓之鸟》一课时,发现学生仅仅通过文本所得到的感悟是有限的,正好有一位学生又在低头搞小动作,不认真听讲,于是我说:XX同学你在干什么呢?他惊慌的站起来,慌张地说道:在听课呢,你一提问我,我就站起来了。我问道:你理解“什么是惊弓之鸟吗?”他回答道:我没有看到鸟呢(指手机视频)!同学生看着他惊慌的表情,压抑不住的哄堂大笑。这下学生们立刻从文本的理解到生活的体验,跨过一个空间,把两者联系起来,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接着,我又问道:“××同学,大雁飞着呢,为什么会被一个没有射箭的弓,给“射”下来呢?”,××同学回答道:“以前受过伤,因为心虚,所以这回这样!”。我表扬道:××同学悟性好,回答的真棒!我们为他鼓掌。
巧妙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全面领会课文特点和重难点,而且有利于打开学生心扉,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灵活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鼓励学生提问,发挥学生自主求疑优势
教师应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精神,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思维,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提问活动中来,主动质疑。只有如此,课堂提问才能由教师的单方行为真正变为师生的共同行为,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功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遵循学生好奇、好问、好表现自己的年龄特点,在课堂里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不懂就要问》时,我开门见山出示课题,直接发问:“看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学生各抒己见:1.理解什么叫“私塾”?“私塾”与现在的学堂教与学有什么不同?2.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说明了孙中山具备什么精神?3.结合现实,和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等等。根据课题让学生提问,可以看出,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是本节课目标的一部分,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这一环节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力,发挥了学生自主求疑优势,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获取新知的成就感。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有目标、有策略。运用成功的提问,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即能给教师带来无尽的教学趣味,也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快乐,思维的提高。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忠贤.有效提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分析[J].现代阅读,2013年07期
【作者简介】
吉朵哈哈,大专学历,中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重要荣誉】
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