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可期,土壤修复产业待健康发展
2018-01-05李雪娇
李雪娇
灰头土脸、簸土扬沙、累土聚沙……尽管我们认为尘土很脏,它却是孕育生命的基础。与空气、水资源相同,土壤在自然条件下可以自给自足。风、水侵蚀土壤缓慢进行,腐烂的动植物和基岩又能补充新的土壤,但这种生成与消蚀的平衡很容易被打破。
最初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使得土壤直面风吹雨打,到了工业时代,土壤遭到更加严重的破坏。土壤污染末日若来临,人类或将“食不果腹”,在仅有的耕地面积上为粮食而挣扎。但幸运的是,我们知道如何补救。
另眼相待的土壤保护
1931年,日本富士县的“痛痛病”让人心有余悸,许多人因无法忍受痛苦而自杀。很多妇女患有全身疼痛的病症,从起初的关节痛到呼吸痛苦、脊柱变形、饮食不进,就连咳嗽都能引起骨折。几年后人们找到原因,由于区域河流上游的炼锌厂排放污染,重金属超标的镉进入人体富集下来,“痛痛病”才有了科学的解释。
近年来,土壤污染治理在國内获得关注源于一次舆论风波。2015年,江苏省靖江市侯河村养猪场“地下藏毒万吨”被公开,云南商人周建刚在网上实名举报,养猪场老板唐满华在十余年间,接收农药类企业的废渣废液,而唐满华本人已经患癌去世。隐情曝光后,环保部于9月28日召开专题会并成立调查组,联合江苏省环保厅督办此案。经权威机构检测结果证实土壤被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走进大家的视线。
“不同于大气和水污染的直观判断,土壤污染的隐蔽性和滞后性更是防不胜防。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农作物检测,甚至对人畜健康的影响研究才能确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在接受《经济》杂志记者采访时这样解释土壤污染的特殊性。常纪文强调,土壤污染的累积性与难可逆性,使得土壤污染治理工作更加艰巨。
土壤一旦被污染,仅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很难恢复。在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为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全方位战略部署,譬如社会认知较高的“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
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根据土壤污染的特性,不同于其他环境污染治理,土壤防治以预防为主,不主张盲目地进行“大治理,大修复”。
今年作为“土十条”的落地之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法律与治理研究室副主任吴平告诉《经济》记者,“土十条”开展后,在收储土地的污染责任和治理修复责任更加明确。吴平表示,过去我国出台的土壤环境管理政策中多数带有“开发驱动”的特点,开展土壤环境管理行动的节点是土地开发利用,而不是土地收储或企业搬迁,导致一些污染场地被收储后再开发,导致污染事故。今后,以政府为业主的修复项目将主要集中在无主污染场地和农用地块,而土地储备中心将逐渐退出修复项目业主的行列,更多场地的治理修复将由污染责任者组织开展。
此外,现行的法律难以从根本上遏制土壤污染。尽管新环保法规定加强土壤保护,但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并没有制定专门的法律,土壤环境检测、监督执法、风险预警、应急体系建设也较为滞后,难以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具体的指导。
吴平呼吁,无论是土壤污染的预防、治理、追责,或是群众保护意识的提高,都有赖于健全的法律体系,依法防治土壤污染迫在眉睫。
高门槛的广阔市场
伴随土壤修复行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土壤治理需求有望加速释放,土壤修复市场应运而生。在《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公布同时,一系列相关政策接连出台,由此带来了政府投入加码、社会认知觉醒以及外部资本输入等诸多积极因素,构成土壤修复行业黄金发展机遇的外部动力。
我国幅员辽阔,土壤修复究竟带来多大的市场空间?在环境保护部11月份的例行发布会上,环保部规划财务司负责人尤艳馨表示,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的环保专项资金规模预计将达到497亿元,围绕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以及农村环境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等。相关人士表示,鉴于行业刚刚起步,土壤修复产业规模未来可期。
目前国内土壤修复行业还刚刚起步,实力较强的土壤修复企业分散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湖南等19个省市,其中以北京最为集中,多家企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环境治理项目中崭露头角,不乏科研背景较强的企业和国企,近年来有向南拓展的趋势。
环境商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高能时代环境修复有限公司总经理魏丽对《经济》记者表示,“土十条”对市场活跃度起到推动作用。“它虽引起了公众对土壤修复的关注,但土壤修复行业是一个新兴市场。”
“蛋糕”虽大,无从下手者亦有。魏丽强调,土壤污染成因复杂、具有不均匀性,空间变异性较大,需要多学科的融合和交叉研究。各区域之间的修复治理不能一概而论。“在业界我们的修复工作一般采用‘one by one的形式,即使在地理位置差距不大的两个地区,治理方式也不尽相同。”
在土壤修复领域,始终保持新鲜感是行业默认的“潜规则”,这也就给修复技术定下了一个更高的门槛。常纪文表示,土壤修复行业起步较晚,大多数会参照欧美国家的治理经验,在研究层面进行实践还需探索。“国家政策应引导并鼓励有治理技术完备、资金雄厚、综合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培养一批有活力并且能持续生存的土壤污染治理的中小企业。”常纪文建议。
土壤修复行业痛点待解
根据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土壤污染修复产业产值尚不及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重达30%以上。发展之初,国内土壤修复产业链前端的检测单位极为分散,区域特征较明显。
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在政策推动上,新进入的“修复者”正成为行业的“新势力”,土壤修复市场原有格局将逐渐被打破。
永清环境科技产业集团副总裁、北京公司总经理马铭锋向《经济》记者表示,土壤修复是环保产业中最具潜力的一个细分行业。2004年土壤修复行业刮来一阵风,却不是发展的“春风”,市场空间非常小,大多数企业在等待中被淘汰。“那段时间应该算是黎明前的黑暗,熬出来才看到现在的曙光。”
马铭锋介绍,2009年永清环保开始涉足环境修复业务。后来参与了湖南湘江株洲流域区域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正式踏入土壤修复行业。2016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关注到了永清自主研发的耕地治理稻米降镉技术,令他倍受鼓舞。
“技术与人才是环保企业的关键,同时也离不开国家政策与资金的支持。”马铭锋坦言,在技术方面,企业在2015年收购了美国土壤修复老牌公司IST,吸收了国外土壤修复技术,但资金还需要多方努力。
吴平对这一说法表示赞同。他认为,土壤修复治理技术研发时间长,投资大,推动难度大,因此,探索经济适用、简便高效的治理技术与保障商业资本在治理过程中的盈利至关重要。
据了解,按照修复标准和要求,农业部主推的耕地治理每亩在500-2000元之间,工业重污染土壤修复费用每亩在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
据马铭锋透露,很多地方政府的专项资金渠道单一,前期制定技术方案的费用较为缺乏。土壤修复行业相关技术标准和项目管理规范尚不健全,治理过程中会经常碰到诸多难题,行业的规范急需出台相关的技术标准。
魏丽认为,现在进行的土壤修复解决的是历史遗留问题,土壤管理还需先摸清“家底”,抓住源头,对症下药才是根本。“我们不排斥更多的同行,相反我们希望更有责任担当的企业加入,认真做好每一个项目,不打价格战,让行业更加健康发展。”